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08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docx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的方法概要

中国盐业总公司

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试行稿)

科技安全环保部

二0一三年一月

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

(试行稿)

1.目的: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规范中国盐业总公司下属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方法,统一计算口径,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暂且适用于中国盐业总公司各下属企业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的依据,直到国家出台正式统计计算方法为至。

3.本办法引用的文件

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国家气候应对变化司《关于公布2010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

《能源基础数据汇编》

能源统计年鉴2008

4.术语和定义

4.1温室气体定义: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波的气态成份。

ISO14064-1定义并管控的温室气体有六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0)、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

4.2温室效应定义:

温室气体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

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4.3二氧化碳当量一种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将人类活动产生最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规定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即二氧化碳当量。

4.4全球变暖潜势(GWP):

GWP是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以二氧化碳的GWP值为一,其余气体与二氧化碳的比值作为该气体GWP值。

全球变暖潜势表示这些气体在不同时间内在大气中保持综合影响及其吸收外逸热红外辐射的相对作用。

5.计算方法

5.1计算原则:

各种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主要采用“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

“质量平衡法”主要用于计算固定燃烧排放源的排放量,即依据燃料用量与含碳量,用“化学平衡方程式”计算CO2排放量,一般假定燃料中的碳100%燃烧变成CO2。

“排放系数法:

”根据各种不同的排放源,依据IPCC2006温室气体盘查清单指南所提供的排放系数或发改委公布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报告期使用燃料量)X排放系

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出后,依据2007年第四次温室气体评估报告的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暖化潜热GWP,(参见本制度附表),将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化为CO2当量值,即C02当量=C02排放量XGWP

5.2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确定:

首先确定本企业CO2运营边界,对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范畴1、范畴2、范畴3。

范畴1:

指直接排放源:

主要由固体燃料经窑、炉燃烧天然气燃烧等排放二氧化碳务车使用、灭火器使用(CO2)、空调(冷媒)、生活污水(CH4)等气体排放。

范畴2: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生产企业外购的电力、热力或蒸汽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范畴3:

温室气体的其他间接排放:

因企业的活动引起的、由其他单位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如:

员工的商务旅行;员工的通勤;产品、原料及废弃物的运输;外部支援的活动;制造及特许授权经销商。

本办法只考虑范畴1和范畴2的内容。

5.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进行计算时需将单位进行统一,应换算

为系统中所内定的单位值如公斤、吨或升等。

531范畴1:

直接排放源的计算方法:

如原煤(焦炭)燃烧、石灰石煅烧、电石炉气燃烧、天然气燃烧、柴油、汽油燃烧、空调、CO2灭火器的使用等。

(A)原煤燃烧的计算方法

原煤燃烧选用“质量平衡法”和“排放系数法”进行计算

第一步:

计算原煤燃烧产生的C02排放量:

选用“质量平

衡法”即化学方程式法计算,C+O2=CO2

原煤全部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报告期原煤使用量

(活动数据)X原煤纯度%(含碳量)M4(CO2分子量)/12

(碳分子量)

第二步:

计算灰、渣中含C%带出CO2量=报告期灰、

渣量X灰、渣中含C%量X44(CO2分子量)/12(碳分子量)

第三步:

原煤燃烧实际CO2排放量=原煤全部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灰、渣中带出CO2量。

第四步:

计算CO2当量CO2当量=CO2排放量XGWP

从附表中查到:

CO2的全球暖化潜势为1

贝UCO2当量=CO2排放量X1

第五步:

计算N20排放量:

选用“排放系数法”。

N2O排放量=原煤(kg)X原煤热值(kcol/kg)X4.1868

(kJ/kcol)X10-9(转化成TJ)X1.5(查IPCC2006国家

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表所得1.5kgN2O/TJ)。

折CO2当量=N20排放量X298(查附表GWP值)

第六步:

计算CH4排放量:

选用“排放系数法”。

CH4排放量=原煤(kg)X原煤热值(kcol/kg)X4.1868

(kJ/kcol)X10-9(转化成TJ)X1.0(查IPCC2006国家

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表所得系数1.0kgCH4/TJ)。

折CO2当量=CH4排放量X25(查附表GWP值所得)

第七步:

CO2当量总和=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

(B)石灰石煅烧产生C02当量的计算方法

石灰石在石灰窑中锻烧产生CO2当量的计算选用“质量平衡法”方法计算:

CaCO3=CaO+CO2

第一步:

CO2排放量=报告期石灰石使用量X碳酸钙纯度X44(CO2分子量)/100(CaC03分子量)

第二步:

CO2当量=C02排放量XGWP(CO2的全球暖化潜热GWP为1)

(C)电石炉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

电石炉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选用①“质量平衡法”

②“排放系数法”

第一步:

电石炉气中CO燃烧产生的CO2:

(质量平衡法)

CaO+3C=CaC2+CO

CO+1/2O2=CO2

CO2排放量二报告期石灰使用量X氧化钙纯度X44(CO2分子量)/56(CaO分子量)

CO2当量=CO2排放量XGWP(CO2的全球暖化潜热

GWP为1)

第二步:

电石炉气中的CH4燃烧产生的CO2当量:

(排放系数法)

CH4排放量=报告期电石炉气产生量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炉气热值

表5.1炉气排放系数表

燃料

CH4排放系数(IPC

到换算单位

炉气热值(查可研可

2006)

得)

CH4

1KgCH4/TJ

Kcal/Nm3

4.1868KJ/Kcal

注:

将炉气热值Kcal/Nm3换算成KJ/Nm3,KJ换算

成TJ进行计算。

CO2当量=CH4排放量XGWP(经查附表CH4的全球暖化潜热GWP为25)

第三步:

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CO2当量求和即为炉气燃烧排放的CO2气体。

(D)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天然气燃烧主要有CO2、CH4、N2O气体产生。

第一步:

CO2,CH4,N2O排放量=报告期内天然气使用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平均低位发热量

表5.2天然气排放系数表

燃料

排放系数(IPCC2006)

平均低位发热量

(IPCC2006)

天然气

CO2

CH4

N2O

56100

KgCO2/TJ

1KgCH4/TJ

0.1KgN2O/TJ

8900Kcal/m3

通过以上表可分别计算CO2,CH4,N2O排放量

第二步: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当量=CO2、CH4、N2O

排放量XGWP(经查附表CO2、CH4、N2O的GWP分别

为1、25、298)

通过以上数据可分别计算C02、CH4、N20的C02当量。

第三步:

将CO2,CH4,N2O的CO2当量求和即得天然气燃烧排放的CO2气体。

E)柴油、汽油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

柴油、汽油燃烧产生的CO2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柴油、汽油燃烧主要有CO2,CH4,N2O气体产生。

第一步:

CO2,CH4,N2O排放量=报告期内柴油、汽油使用量(活动数据)X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X平均低位发热量

表5.3柴油、汽油排放系数

燃料

排放系数(IPCC2006系数)

低位发热量

(IPCC2006

燃料平均密

CO2

CH4

N20

柴油

74100KgC02/

TJ

3.0KgCH4/TJ

0.6KgN2O/T

J

8800kcol/L

0.84Kg/L

汽油

70000KgC02/

TJ

3.0KgCH4/TJ

0.6

KgN2O/TJ

7500kcol/L

0.725Kg/L

第二步:

柴油、汽油产生的CO2当量=CO2、CH4、N2O

排放量XGWP(经查附表CO2、CH4、N2O的GWP分别

为1、25、298)

第三步:

将以上计算结果CO2,CH4,N2O的CO2当

(F)CO2灭火器逸散量计算方法

灭火器(C02)当量计算方法采用数据直接获取法即实际填充量方法计算。

依据本企业CO2灭火器填充数量,按逸散量与填充量平衡计算,不同规格灭火器填充量按说明书或设备名牌标识计算。

CO2灭火器逸散总量(或当量)=每具填充量X报告期

内填充灭火器台数XGWP。

(CO2的全球暖化潜热GWP为1)

(G)空调冷媒(R22)CO2当量计算方法空调冷媒即氢氟碳化合物(HFCs)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

数法”

冷媒(R22)逸散量折CO2当量=冷媒原始填充量X排放因子XGWP

冷媒原始填充量:

依据空调说明书或设备名牌标识计算。

排放因子:

依据IPCC2006公布之逸散系数,取值为3%全球暖化潜热GWP取11700

(H)化粪池(CH4)逸散量折CO2当量计算方法化粪池CH4逸散量计算方法采用“排放系数法”

CH4逸散量折CO2当量=报告期厂内员工总数X报告期内工作天数XCH4排放系数XGWP

厂内员工总数:

分成正常班员工、倒班员工工作天数:

正常班员工:

一周五天工作日,并节假日休

倒班员工:

一周六天工作日,休息两天

CH4排放系数=BOD排放因子(IPCC

2006)X每人•天产生BOD的数量(IPCC2006)

表5.4BOD相关排放系数

BOD排放因子(IPCC2006)

每人•天产生BOD的数量

(IPCC2006)

0.6KgCH4/KgBOD

40gBOD/人/天

532范畴2: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主要通过电表显示的用量乘以公布的排放系数计

算;热力或蒸汽以热力折标煤乘以公布的吨标煤排放CO2

的系数进行计算。

(A)外购电力:

CO2排放量=外购电力总量XCO2排放系数,CO2排放系数:

选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公布2010年中国区域电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