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到底什么大Word文件下载.docx
《大武汉到底什么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武汉到底什么大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清“大武汉”之大,进而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对外宣传推介大武汉的统一口径,这对武汉而言,将是一种生产力和驱动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我们分析认为,大武汉有“十大”——大都市圈、大文化、大科教、大光谷、大设计、大交通、大商贸、大江湖、大钢铁、大汽车。
这“十大”,是武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也是构成武汉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可能大家还会有更多关于大武汉的认识,我们也希望大家来共同讨论、共同总结。
大都市圈
坐拥土地、淡水等丰富战略资源的武汉,得益于强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巨大。
同时,随着三大国家发展战略①的聚集和叠加,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武汉的大发展正当其时。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仅次于北京、天津,超过上海、广州、重庆(不包含偏远县),是香港的8倍,新加坡的13倍;
建成区面积不足全市总面积的1/4;
人口密度与5大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仅略高于天津,人口对土地、生态环境等的压力较小,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水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一线大城市第一,远超五大中心城市,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巨大。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武汉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1+6”新城构想、“1+8”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梯次推进,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②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为武汉拓展了586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主城区建设控制在三环线以内;
6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卫星城”拱卫主城;
更多的主城人口疏散至新城组群居住,工业布局加快向新城组群集聚。
武汉“1+8”城市圈于2007年正式上升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后,经过几年发展,2010年,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2.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逾60%的GDP和65%的财政收入,吸纳超过60%的投资,实现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0%。
如今,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汉正携手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致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武汉的发展腹地,正逐步延伸至整个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地域范围内,而这一带正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
同时,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递进,重大国家战略接踵而至,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则表示:
“这个支点从区域来讲指全省,从点上来讲就是武汉”;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12月,国务院又批复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
武汉与5大国家中心城市部分指标对比
总面积(平方公里)
总人口(万人)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立方米)
大文化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武汉是一个兼收并蓄、革故鼎新之地。
武汉人秉承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昂扬气概,武昌首义,神州巨变,帝制终结,共和始创。
改革开放后,武汉虽深处中部腹地,但勇立潮头,一度成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的风向标,天下第一街③、第一位洋厂长④、第一支商业企业股异地上市⑤……如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再次展现了武汉人面向未来、自我加压,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城市的不懈追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督鄂18年间,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开中国近代教育和武汉文化开放之先河,使武汉的教育文化后来居上,领先全国。
他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武科大前身)、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等,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武汉的文化教育。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开放文化的指引下,张之洞大兴实业、发展交通,使得开埠较晚的武汉一跃进入中国近代工业第一方阵。
“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赢得“大武汉”的称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以武昌首义为开端,辛亥革命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丧钟。
这场被列宁称为“东方觉醒”的伟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阀门。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从中央到湖北省委省政府再到武汉市,各项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百年辛亥纪念活动中,弥足珍贵、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武汉市重拾起“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这无疑是对先辈最好的怀念、对优秀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
新一届武汉市委市政府,以文化再造为源头,提炼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深度营造发展文化,并将其细化、落实到各项工作细节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之中。
2011年,是武汉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武汉市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胜利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同时,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打造全国最优投资环境、全国一流城市环境,武汉市于2011年4月起强力推进“治庸问责”,此举成为武汉市自我加压、积极作为的最大亮点。
原有748项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调整409项,所有办事流程全部控制在5个以内,在全国率先实行工商注册登记“零收费”,行政管理和干部作风满意度都得到很大提升,“企业家和百姓说武汉好的人多了”、“感到武汉干净整齐多了”、“干部紧张起来”。
“治庸问责”活动开展一年来,为武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打造了优质的投资软环境,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汉投资兴业。
随着通用、施奈德、霍尼韦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新近落户,截至今年一季度,世界500强已有89家在汉投资。
仅2011年,武汉及周边地区签署的项目总投资就突破了8000亿元,相当前几年的总和。
对武汉市干部作风转变、投资环境优化的最大肯定,来自于企业主体的认同、认可。
未来三年,联想控股将在汉投资160亿元,万达集团将在两年内完成在汉800亿元投资,TCL集团也将在汉打造年产千万台家电生产基地……
“企业挑选在某个地方发展,它的硬环境很重要,但软环境是第一重要的,政府怎么对待企业是最重要的。
从湖北省到武汉市,我们的感觉是,一是用法制法律来对待企业,这个让我心里最踏实;
二是诚信和对企业的尊重。
”中国创业领域和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说,“我们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以前一直是这样的,我们是多少年来才更正过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变化特别大。
”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文化”的力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武汉正以文化再造为源头,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
各行各业的“武汉人”则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
作为在汉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湖北中烟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坚持以企业文化再造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中心,以核心资源为基础,全力打造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全产业链的比较优势,促使企业从中国卷烟业内“散乱低差”的代表变为全行业发展进步的典范,年税利由2002年的39亿元增至2011年的280多亿元,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称誉为“中国烟草的奇迹”。
武汉市的本地法人银行汉口银行,也从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部崛起、湖北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自我加压,谋求跨越式发展。
在更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银行资产增加3.51倍,有效客户数量增加3.54倍,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由808位飙升至484位。
汉口银行从体制建设、平台搭建、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率先作出打造“中国硅谷银行”的高标准战略决策,着力破解科技与金融结合难题,逐步探索出一条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如今的武汉,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指引下,在各方智慧的支持下,全市干部群众正按照“中部第一、全国一流”标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正在努力一步步地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蓝图变为现实。
新时代的武汉人正沿着前人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
大科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作为中国科教重镇的武汉,拥有69所普通高校(“985”⑥高校2所、“211”⑦高校7所)、106所各类科研机构、59名两院院士、20个国家级实验室、2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毕业生人数全国第一,科教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为武汉市培育了大量人才。
仅测绘领域,从武汉走出或在武汉工作的院士就达11位,占据全国该领域院士数量的半数以上。
在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武汉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已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关键性的智力支撑,这也成为武汉市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武汉市吸引了IBM、微软、西门子、NEC、富士康、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科教、人才优势也使武汉频频受到国家政策的青睐。
2009年12月,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武汉市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而对商机有着敏锐嗅觉的金融企业,也在武汉市突出的“大科教”优势中发现了巨大的潜力。
汉口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在汉推行科技金融创新,设立科技金融中心或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
武汉市委市政府更是积极引导,正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资本特区”,出台了政府奖励、购租房补贴、税收返还、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将武汉市的科教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25万人
近三年武汉市高校毕业生人数
24.46万人
27.52万人
大
众多的高校毕业生。
光谷
2009
2010
2011
世界一流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四个国际电联标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纤传感器、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这些“第一”都有一个共同的诞生地:
“中国光谷”。
2011年,“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450亿元,成为中国该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在光纤通信产业,“中国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66%、国际市场占有率25%;
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国际市场占有率12%;
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并拥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武汉光迅、楚天激光等一批在全球具备研发和产业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在研发领域,“中国光谷”拥有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力量不断增强。
2011年,华工科技、长飞光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烽火通信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全球首台71英寸激光电视、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光高清视盘机、中国首套汽车车顶盖激光在线焊接系统等一批科研成果密集涌现。
正是由于武汉在光电领域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优势,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
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中,将武汉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