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docx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
-社会科学论文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大到强?
文/罗仲伟
制造业在工业化中的历史地位
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从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以轻纺工业为主的时期。
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首先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的主导行业,这个时期也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时期。
(2)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时期。
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第二阶段以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
(3)以微电子、激光、机器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核能技术、新材料、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时期。
目前,一些工业化发达国家已经步入这一时期,即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
这些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工业的面貌,并逐步取得主导地位。
从国家和区域的历史进程看,工业化首先在18世纪60年代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得以实现,然后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实现。
这些国家引领着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随后是20世纪初的日本,再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前后跨经几百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即各国的资源禀赋、人口土地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积累等不同,工业化特点也各不相同。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而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实现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是制造业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
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按部门分类产值所占比重计,制造业的比重已大幅增长到占国民经济主要地位。
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德国的卡特尔组织等,无不是紧紧围绕促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制成品生产能力的相关主题。
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当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制造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且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制造业在本国处于产业的中心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世界上基本都处于当时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
由此可见,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并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能力,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新型工业社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高效合理持续地发展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当务之急。
综合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主要有以下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
第一,重视国民教育.创新和人才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重视和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攀升至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第三,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重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第四,适度把握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并规范市场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培养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第五,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并进行合理布局,有力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第六,促进制造眼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中国制造业现状
1.所取得的成绩
规模总量稳居世界前列。
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很多产品产量也已居世界第一位。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23:
306.8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84%,较2000年的6.32%提高了14.5%。
我国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出口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3.78%上升到2012年的l3.46%,提升了近10%。
目前,我国的钢铁、水泥、煤炭、服装、彩电、手机、汽车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如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4.35万元/人·年大幅提高到2012年的20.19万元/人·年,提高了464倍;销售利润率从2000年的3.8%增长到2012年的6.4.%,提高了2.6%。
近10年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显著提高,由2003年的78.4%提高到2012年的89.8c/o;质量竞争力指数不断攀升,由1999年的75.95提高到2012年的83.06。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首先,重点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数产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并已形成若干与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很接近的优势产业,其中通信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处于世界前列。
例如,2001年至2012年我国电信设备出口额由81.4亿美元跃升至600.4亿美元,出口份额由3.9%增长至35%,一跃成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第一出口国。
2013年我国通信没备制造企业华为全球市场占有率增至4.9%,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公司的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中兴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3%,略低于索尼,居第五位,远远超过了LG和HTC等著名品牌。
其次,大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加。
2014年公布的世界500大企业中,中国有100家企业入围,属于制造业领域的有49家(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
再次,产品出口结构趋优。
2012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球制造业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3.46%,相较2000年的3.78%提高了近10%。
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随着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和竞争压力的加大,我国制造业企业已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研究开发活动中,投入强度和技术积累有了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也大幅提高。
201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RD)为6850.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0.85%,超过了当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77%的研发投入强度。
201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占从业人员比例为0.15%,相较2000年的0.05%有了大幅度提升。
另外,2011年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98868.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3.47%,比2008年提高了近2%。
十几年来,制造业各领域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装备,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虽然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总体上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201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超过了石油进口额。
但是我国芯片产业长期受制于人,就手机芯片来说,国内自主生产的只占市场的20%,4G手机芯片国内没有任何厂家能做,使用的都是国外的技术。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
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偏少。
三是经济效益发展不均衡。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过度依赖于资源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发展方式粗放。
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高速增长,但经济效率明显下降,表现为2012年增加值率为22.1%,比2000年的26.24%下降了4%。
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国甚至超过了40%。
劳动生产率虽有大幅度提高,2012年达到20.19万元,人·年,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10万~20万美元/人·年的数值。
四是制造业质量基础相对薄弱,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召回问题不断:
2012年,欧盟RAPEX对华发出通报1118起,占欧盟通报总数的57.93%,美国CPSC共对华发布不安全产品召回通报174批次,在总召回批次中所占比例高于前3年,并首次突破65%o,达到65.17%,出口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五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lO%~20%。
造纸行业大部分企业吨浆纸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38吨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为0.9~1.1吨标准煤。
制造业面临的国际挑战和机遇
1.严峻的国际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计划或行动。
同时,工业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是以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美国明确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通过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并先后启动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将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先进汽车、航空与太空能力、生物和纳米技术、新一代机器人、先进材料等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
制造业地位在欧盟也再次受到重视,多个成员国提出要“再工业化”,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振制造业。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工业政策方向与目标的重点是促进创新,如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
德国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被看成是提振德国制造业的有力催化剂。
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凭借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竞争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弱化。
美国AlixPartners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成本将赶上美国,竞争优势不再。
同时,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档产品市场的转移。
罗兰·贝格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一些产业正发生着转移,从“中国制造”转向“越南制造”,包括石油化工、照相机、钟表、服装、笔记本、玩具等产业。
近两年,英特尔公司在越南建立了一个组装与测试工厂,中国香港利丰公司则将产品生产转移到越南,越南已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的最大生产基地。
2.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并逐渐成为关系世界全局发展的大趋势。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急剧动荡、变化无穷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以时代潮流的形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抗拒的主导力量,也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主旋律,只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就无法不与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一起。
对21世纪制造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当然也必须以经济全球化为出发点。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产业国际化分工日益明显,国际产业演变和融合与国内产业变动日趋密切相关,国际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速度加快,产业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企业实施全球竞争战略、内部分工国际化和产业链整合达到空前的深度、强度和广度。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际分工的高度化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其发展既受国际分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支配,又受市场力量、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支配。
伴随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迅速普及运用,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具有信息体验特征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出来,形成全新的市场,进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业时代被替代、被终结,而是表明人们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因应市场的变动而重新塑造工业,或者说无论在生产方式层面还是在组织体系层面,需要重新定义产业及产业关系。
事实上,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打破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