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92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解析版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学案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3)思想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4)主观努力: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2.诞生: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3.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

疑难问答 为什么说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

答:

1空想社会主义:

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民族矛盾: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

(2)阶级矛盾: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经过

(1)人民起义:

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占领市政厅等要地。

(2)公社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①军队建设:

废除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政权建设:

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

③民主制度:

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结果:

1871年5月28日,巴黎被凡尔赛军队占领。

3.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

19世纪70年代,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不成熟。

(2)重要原因:

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4.历史意义

(1)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3)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误区警示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性质

1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背景

(1)经济: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治:

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国内局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主观: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2.经过

(1)二月革命: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

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七月事件: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游行示威,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领冬宫。

(5)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3.意义

(1)对俄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

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归纳总结 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的四个变化

(1)政权: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4)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考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对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2.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

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教训的深刻性

缺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

要求: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巴黎公社的性质。

史料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刘祚昌《世界通史》

提示:

从公社委员的组成、措施等方面分析。

论证:

答案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理由如下:

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

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1.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发现问题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命题角度 不同时期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及成因;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探讨。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发现问题 材料中的分析符合唯物史观。

命题角度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与巴黎公社的结局。

考点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

(1)政治上: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俄国初步确立。

(2)经济上: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3)文化上: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要求:

分析下面的材料,概括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材料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主要信息:

答案 

(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2)组织基础:

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3)思想基础:

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4)群众基础: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的革命措施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发现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措施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命题角度 为什么说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措施的比较。

2.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

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发现问题 材料对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符合唯物史观。

命题角度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1.命题点:

十月革命方针的形成

(2017·江苏单科,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 C

解析 从《四月提纲》到《国家与革命》,材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方针的变化过程——从和平过渡到武装起义,说明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是逐步明确的,不是一次形成的,C项为正确选项。

A项与《四月提纲》不符,故错误。

D项与《国家与革命》的方针不符,故错误。

B项看似正确,实际错误,俄国革命的方针是列宁根据俄国形势灵活决定的,不是全党的政治智慧,加米涅夫等人公开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导致彼得格勒起义提前举行。

2.命题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过程中的重要文献

(2014·广东文综,2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B项《共产党宣言》是工业革命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也是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与题干中“工人运动”“大工业发展”相符。

《四月提纲》全面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