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88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

教学要求: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懂得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第一时一、引入新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

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

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

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

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

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

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

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时一、指导看第四页图

1.上图

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图上都有什么?

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教师点拨: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主动识字。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二、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书法作品?

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

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

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会本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和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

一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支美妙的旋律,谱写着热爱、追求和向往;一曲动人的歌曲,传唱着理想、幸福与希望。

它伴随几代人的成长,回响在许多人的心上。

它就是著名词作家乔羽爷爷所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小诗,去感受它永恒的魅力。

 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  双桨绿树红墙轻轻倒映幸福  环绕四周凉爽  洒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相机正音  4、通过读诗,大家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一群少先队员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

  现在,就让我们也加入他们行列,与他们一起到北海泛舟去吧。

 三、问题引领,深入感受  1、“我们”在什么时候荡起了双桨,从哪句可以看出?

默读,边读边想,找到相关语句勾画下。

  2、当你们做完了一天的功,是怎么样的心情?

都会玩些什么?

(生自由说)  痛痛快快玩,自由自在地欢乐,这就是尽情欢乐。

  带着你们的体验和感受,好好读一读。

 四、入情入境,读中感受  1、学习第一节  “让我们荡起双桨……绿树红墙”  你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眼前一定会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能给大家说一说,这画美在哪儿吗?

(随机理解“倒映”“环绕”)  我们置身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怎能不感到快乐。

  让我们再关注“荡起”和“推开”这两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

  “推开”本是人的动作,把小船当成人写,感受到船儿慢慢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从“荡起”可以感受到小朋友荡舟的动作轻快,情绪欢快。

  划着几条小船荡漾在碧波上,欣赏如画的美景,怎能不感到快乐?

指导读书  2、过渡:

还有让你感受到快乐气息的语句吗?

  学习第二小节  “红领巾迎着太阳……歌唱”  抓“愉快歌唱”体会小伙伴心情愉快,这愉快的歌声把水中的鱼儿都吸引过,鱼儿真的会望着“我们”,倾听“我们”的歌声吗?

谁读读这四句诗句,读出少先队员的高兴和愉快?

  预设:

抓“悄悄地”,轻读  我们的歌声太愉快了,太动听了,连水中的鱼儿都情不自禁放轻了动作,生怕打扰我们。

  再静下心读一读这几行诗句,如果你是画家,你还会给这美丽的画卷增添什么?

  3、学习第三节  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在想:

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结合整首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关爱我们的父母、老师、祖国……  这首歌创作之时,我们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五周年,少先儿童在新中国和共产党的光辉下健康成长,他们快乐地泛舟北海,怎能不感谢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

  4、细读这三节诗句,你有什么发现?

  反复的修辞手法,诗歌创作中人们常常使用这样的手法使诗句读起更有节奏和韵律美。

  再次诵读,感受少先队员的欢乐和幸福 五、出示资料,总结全  本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是19年拍摄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它真实表现了20世纪0年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再现了孩子精彩的童年。

这首歌更是家喻户晓,伴随一代代儿童成长,成为0多年传唱不衰的经典。

 六、作业设计,延伸拓展  1、学唱歌曲  2、假日,去公园划划船,唱唱歌,交流感受。

 七、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桨  愉快欢乐幸福

《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懂得学语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

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

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读读,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

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1-)(6-8)(9)。

  (3)写了一什么事?

(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

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第9自然段,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

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自读第1~自然段,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下堂再学习。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

同学们,上节我们已经读通了§1~,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怎样的事呢?

[出处小精灵儿童资讯站]2、再指名读第1~自然段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

聪聪怎么回答的?

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

从什么地方看出的?

  3、讨论交流  板书:

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

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

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

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

有字词典)  爸爸:

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

(板书:

无字词典)  板书:

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读爸爸说的话  讲:

这不是……吗?

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

(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

)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就是……解释。

)  6、指名朗读第3~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第6~8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第6~8自然段  爸爸说:

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

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  板书:

惊涛拍岸:

大海边,波涛涌,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

[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

让我们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第9自然段,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

你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并且再结合生活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  4、描红  、抄写词语  6、扩词  查()()()典()()()  聪()()()岸()()()音()()()    五、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马路上烈日当空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崩地裂有字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无字词典自生活自自然不仅……而且……

《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掌握“车”字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个字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教学准备:

  1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时安排:

2时教学过程:

第一时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林中传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行》。

  2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

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

真了不起呀!

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