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8835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树立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和“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财富品质、税收等方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一: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万里大造林,万里大骗局》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谈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确财富,需要法律天平的检验和道德标准的衡量,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财富的取得既要“守法”又要“有道”。

环节二:

预习导学

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1、合法致富:

①原因、目的

②“法”与“义”的关系

2、依法纳税:

①税收的含义、特征、作用

②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根据多媒体出示的问题,阅读课本,然后分小组解决问题,教师总结。

学生通过提纲即明确了本小节所要解决的问题,又通过阅读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环节三:

课堂助学

(一)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致富之道大家评:

1.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2.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获得好处费30万元。

3.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

4.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出售,获利15万元。

5.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

6.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

7.司某利用职务之便,贩卖用户的个人信息。

8.李某参与赌博,获利300元。

根据多媒体出示的材料,一的请找出合法的致富之道,并说说合法致富的好处;

二是请找出非法的致富之道,并说说非法获得财富的危害?

教师归纳:

财富的获得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即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二)多媒体出示图片:

《见利忘义还是见利思义?

根据图片回答,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点拨:

多媒体出示有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

“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多媒体出示材料视频《警示录之许霆案》和文字材料《警示录之许霆案续》

佛山市中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罪犯许霆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自2010年7月30日起,至2012年5月21日止。

谈起让他身陷牢狱的这起官司,许霆表示,不能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经过这件事,让自己看明白了很多事情,“幸福其实很简单,自由就是幸福;

有自由,起码可以选择,这一点,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领悟。

经历过之后,我也改了自己之前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和思想,以前自己会太冲动,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时候会跟别人打架,对父母也没有尽心尽力的去爱他们。

”“自由太好了,人干嘛有那么多烦恼和贪婪,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思考并回答许霆案给我们什么警示?

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见利不能忘义。

“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要见利思义。

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让学是加深在致富的过程中既要“合法”又要“有道”,同时充分的理解了在致富的过程中法与德之间的关系。

(四)走进税收

1、看材料,谈体会,说出国家为什么要税收?

多媒体出示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和财政支持结构表,学生回答。

国以税为本。

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

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税收;

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总之,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案例追踪

多媒体出示材料:

案例一:

据《河南商报》报道,2008年4月27日,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保罗国际美容美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何朝霞,采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少列收入,通过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达到法定标准。

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涉嫌偷税罪,遂依法做出批准逮捕何朝霞的决定。

案例二:

杨某是一名业余作家,深受读者喜爱。

近日,杨某因偷逃个人所得税5.4万元,被人民法院以偷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学生回答:

如果公民都偷税漏税,那国家将会如何?

我们每个公民又将如何?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设计意图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们要树立起以依法纳税为荣,以偷税漏税为耻的意识。

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明确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课堂练习】

1.2009年2月12日,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家岭案在市中院开庭审理,张家岭指使下属共计偷逃各项税款1126万余元。

与信用证诈骗罪、贪污罪等罪并罚,一审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205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案例警示人们

A.要合法致富,依法纳税B.要靠科技和智慧致富

C.企业经营不能以赢利为目的D.要福而思源、富而思进

2、2008年2月18日上午,张女士路经市区一杂货店时,不慎将钱包遗失,内有现金约4800元及两张银行信用卡。

青年黄某拾到后,拒不返还,据为己有。

于是失主向法院起诉,黄某最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说明

A.财富的获得要受到道德约束,同时见利不能忘义

B.做人做事只能讲奉献,不能讲利益

C.对自己要讲“利”对别人要讲“义”

D.拾金不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2002年8月至2006年7月期间,辽宁普臣房屋开发有限公司隐匿商品房销售收入;

开发产品抵顶借款及利息、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代理费不记收入等,造成偷税4578万元的事实。

截至2008年1月份税务机关已追缴税款及滞纳金2600多万元。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说明

①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必将受到法律制裁②偷税漏税,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③国以税为本,依法纳税,人人有责④税收具有强制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深圳市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两名会计共4人因采用“两套帐”等违法手段偷逃税款60多万元而被法院分别判处1-3年有期徒刑,并被处以5-55万元的罚款。

这一案例说明

①税收是国家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主要来源 

②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④偷税漏税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出租车司机小王拉了一位客人去火车站,一路上客人不断催促小王加快速度,到站后连出租车票都没顾上要就急匆匆地赶火车去了。

后来,小王发现客人忘在车上一个黑色皮包,里面有10万元现金。

面对这笔巨款,小王很心动,他正需要一笔钱换辆新车,而这位乘客又难觅踪迹。

这笔财富他该不该据为己有?

为什么?

答:

不应该。

①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

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②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是最有效的。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板书设计】

之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济阳县创新中学侯洪杲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第二部分是在探讨拥有财富之后如何使用的问题(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最后落实到学生身上,培养他们“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

在“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这一部分中,课本是从两个方面鼓励先富起来的人们去做功德千秋的的事业,也激励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从小做一个有理想、懂回报社会的人。

在“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这一部分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培养学生文明消费的观念。

同时今天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中长大的,对于勤俭节约的意义,通过学习,他们可以理解,但要想让他们真正端正思想,树立起良好的消费观,认识到我国现在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遏制奢侈之风的重大意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培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

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

1.学生准备:

学习小组课前搜集有关致富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有关富而思源的典型事例,进行学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