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71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理科综合能力评估

(分值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判断题(在答题卡上正确涂【T】,错误涂【F】)

1.因为圆周长C=πd,,所以π与d成反比例。

()

2.把甲、乙、丙、丁四人分成两组,每组2人,则甲、乙分在一组的可能性为。

()

3.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三种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

()

4.一件商品,降低原价的20%后,现在又提价20%,商品现在的价格跟原来一样。

()

5.把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分割成25块。

()

6.m、n是不为0的自然数,m+n=3,那么m,n的最大公因数是n,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m。

()

二、选择题

7.李莉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零用钱若干,你认为她的钱可能是()。

A.38元B.36元C.28元D.8元

8.把250克盐溶于1千克水中,盐占盐水重量的()。

A.25%B.125%C.20%D.15%

9.如下图中的四个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图形是()。

10.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数字式电子钟,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该电子钟的时间显示如右上图所示,那么它的实际时间是()。

A.12:

51B.15:

21C.15:

51D.12:

21

11.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刚好拼成一个宽为20cm的长方图案(地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则每块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

A.75cm²

B.60cm²

C.40cm²

D.20cm²

1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为()

A.3个B.4个C.5个D.6个

13、一个袋子中装有除了颜色以外都相同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个,红球个数的5倍与白球的个数之和为20。

任意从袋中摸出一球,可能性最大的是()

A.红球B.白球C.黑球D三种球一样

14、繁分数化简后的整数部分是()

A.9B.10C.11D.12

15、百合外国语学校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每个进水口的进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出水口的出水量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论断:

①0点到1点,打开2个进水口,关闭出水口;

②1点到3点,同时关闭2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

③3点到4点,关闭2个进水口,打开出水口;

④5点到6点,同时打开2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其中可能正确的论断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四个小朋友站成一排,老师按图中的规则数数,数到2018时对应的小朋友可得一朵红花.那么得红花的小朋友是()

A.小沈B.小叶C.小李D.小王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7、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锦”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则“你”在正方体的_______面.

18、在一幅比例尺为1:

1000000的地图上,表示72千米的距离,地图上应画__________厘米。

19、一个圆柱的高是4分米,沿着底面直径剖开可得到两个正方形的剖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__立方分米。

(π取3.14).

20、小军这学期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85分,为了能升入百外最近非常努力,这次测验得100分,平均分提高到88分.那么这次测验是第__________次.

21、甲、乙分别从一个周长为196米的长方形围墙的对角顶点按顺时针方向同时出发围绕围墙(如右下图),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经过__________秒钟后,甲第一次看到乙。

22、当n无限大时,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数)

23、从A、B、C,3人中选取2个人当代表,可以有A和B,A和C,B和C三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模型是:

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记作,一般地,从m个元素选取n个元素的组合,记作,根据以上分析,从7人中选取4人当代表的不同选法有__________种。

四、解方程

24、

(1)

 

(2)

 

五、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计算

25、

(1)

 

(2)

 

(3)

 

(4)

 

26.六一儿童节李老师相送点礼物给孩子们,他去超市打听到圆珠笔5支包每盒售价51元,8支包每盒售价72元,老师教的班级有49位小朋友,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支笔,李老师至少要花多少钱?

(圆珠笔只能整盒售出)

 

27.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98平方厘米,s1和s2的面积都是66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8.跟我学一学,同一平面内的多边形连接任意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称为对角线,如下图,三角形没有对角线,四边形A与C不相邻,过点A有一条,同理过点B有一条,过点C有一条,过点D有一条,因为过每一点只有一条,所以共有AC,BD两条对角线,五边形中过每个顶点都有2条,共有5条对角线,六边形每一个顶点有3条,共有9条对角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十边形任意一顶点有几条对角线?

共有多少条?

(2)n变形过任意一点有多少条对角线?

共有多少条?

 

29.李勇,张强两人周末到笔架山锻炼身体,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李勇到达山顶时,张强距离山顶还有400米,然后李勇下山,张强爬完

400米到山顶也准备下山,李勇回到山脚时,张强刚好返回到半山腰,求山顶到山脚的距离?

 

30.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要10天,单独完成乙需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需要4天,单独完成乙需要20天,如图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快需要多少天?

 

31.已知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它的含义是.已知,那么

(1)m等于多少?

(2)计算(1*2)+(3*4)+(5*6)+......+(999*1000)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在答题卡上正确涂【T】,错误涂【F】,每小题2分,共12分)

1.×2.×3.×4.×5.×6.√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B8.C9.B10.A11.A12.D

【解答】解:

C点所有的情况如图所示:

故选:

D.

13.B

【解答】解:

根据已知条件,红球少于4个,多于2个,所以,红球为3个,白球5个,黑球2个。

故选:

B.

14.D

【解答】解:

放缩法,所以

15.D

【解答】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进水管的速度为1;一个出水管的速度为2.从0点到1点,蓄水量由5增加到6,如果打开2个进水管关闭出水口的话,就要增加2,所以①不对,排除A、B.

C、D中都有②,②一定对.3点到4点,蓄水量由6变为5,关闭2个进水口,打开出水口的话就应该减少2.③不对.

故选D.

16.【解答】解:

去掉第一个数,每6个数一循环,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7.上面

【解答】解: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你”与“程”是相对面,“前”与“锦”是相对面,“祝”与“似”是相对面,.故答案为:

上面

18.7.2.

【解答】解:

把72千米化成厘米,72×1000×100÷1000000=7.2.故答案为:

7.2.

19.50.24

【解答】解:

根据切割特点可得,圆柱的高是8厘米,所以圆柱的体积是:

3.14××4,

=3.14×4×4,

=50.2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

50.24立方分米.

20.5

【解答】解:

(100﹣88)÷(88﹣85),

=12÷3

=4前面已经有4次了,这次是第5次。

故答案为:

5.

21.28

22.

23.35

四、解方程

24、

(1)

(2)

五、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计算

25、

(1)0.18

(2)99.8(3)2(4)3024

26、

解:

5支包每盒售价51元每只笔单价比8支包每盒售价72元单价要贵,所以尽量选8支一盒的

49÷8=5余9

5×72+51×2=462(元)

27、55

28、

(1)10-3=7

10×7÷2=35

(2)

29、

解:

设全程距离为x米。

李勇上山速度为,则下山速度为,张强上山速度为,则下山速度为。

解之得

30、9

31、解

(1)所以m=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