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73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ocx

申报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编号

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学校中国科技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化学

课程负责人尤田耙

申报日期2005年7月15日

 

安徽省教育厅制

二ΟΟ五年五月

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尤田耙

性别

出生年月

1945年6月

最终学历

大学毕业

职称

教授

电话

3601143

学位

学士

职务

传真

3606168

所在院系

化学系

E-mail

ytp@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230026)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五年来主讲“有机化学”本科生基础课,三届学生总数约480人(周学时4)

五年来主讲“有机立体化学”,研究生课,五届学生总数约190人(周学时4)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12人,每届2~3人。

硕士生毕业论文10人,7人已毕业。

博士生毕业论文12人,其中6人已毕业。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本科有机实验内容更新研究。

(2001~2002,项目负责)

2.“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003~2004,项目负责)

王宽诚育才奖一等奖。

(2004年)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五年来主持的学术研究课题:

1.新核苷衍生物的合成和抗病毒活性研究(交叉学科基地项目,20万,2000~2002)

2.光活联苯双酯类新药的开发研究(省攻关前期,10万,2001~2003)

3.用不对称组合化学方法合成核苷类新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万,2002.1~2004.12)

4.野菊花中抗炎活性成份研究(973前期项目,20万,2002~2004)

5.不对称频哪醇偶联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万,2005~2007)

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近3年来的代表性论文如下:

1.Li,D.-L.;Bao,H.-L.;Tan,Q.-T.;Cai,D.-M.;You,T.-P.*SynthesisofRibavirinAnaloguesContainingAminoAcidsResidues,Synth.Commun.2005,35,1017.

2.Li,M-J;Jiang,C.;Li,M-Z.You.T-P.*,QSARstudiesof20(S)-camptothecinanaloguesasantitumoragents,J.Mol.Struc.:

THEOCHEM,2005,723,165.

3.Cai,D.-M;Lin,K.-H.;Li,M.-Z.;Wen,J.-W.;Li,H.-Y.;You,T.-P.*SynthesisofNovel1,3-DioxolaneNucleosideAnalogues,Chin.J.Chem.2004,22,1425.

4.Li,Y.-G.;You,T.-P.*etal,Asymmetricpinacolcouplingofaromaticaldehydescatalyzedbyanewtitanium-Schiffbasecomplex,Tetrahedron:

Asymmetry,2004,15,1707.

5.Tian,Q.-S.;You,T.-P.*etal,Experimentalandtheoreticalinvestig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tericstructureofSchiffbasesandthediastereoselectivityofpinacolproducedfrombenzaldehyde,J.Mol.Cat.A:

Chem.2004,219,315.

6.Cai,D.-M.;You,T.-P.*etal,Ring-ExpandedC-NucleosideAnaloguesofTiazofurin,Syn.Commun.2004,34,159.

7.Tan,Q.-T.;You,T.-P.*etal,AConvenientPreparationofEnantiopureendo-2-Hydroxyepicamphorandendo-3-HydroxyepicamphorFromCamphoricAcid,Syn.Commun.2004,34,2945.

8.Li,Y.-G.;You,T.-P.*etal,EnantioselectivePinacolCouplingofAromaticAldehydesMediatedbyTiCl4(THF)2/ZnwithTartaricEster,Chin.J.Chem.2004,22,950.

9.Jiang,C.,You,T.-P.*etal,QSARStudyofCatalyticAsymmetricReactionwithTopologicalIndices,J.Chem.Inf.Comput.Sci.2003,43,1876

10.Tan,Q.-T.;You,T.-P.*etal,ANovelandEfficientSynthesisofCamphorquinonefromCamphoricAcid,Synthesis,2003,12,1869.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含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尤田耙

1945.6

教授博导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沈晓明

1946.2

副教授

精细化工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王中夏

1963.7

教授博导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汪志勇

1962.6

教授博导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郭庆祥

1951,7

教授博导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宋钦华

1965.1

副教授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郑小琦

1970.3

副教授

有机化学

负责中级有机实验

许毓

1972.12

讲师

有机化学

主讲本科有机化学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全教研室共1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

其中43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2人,占75%,全部有博士学位。

除院士因年纪大不担任教学工作,3个刚留校的年轻教师尚未承担教学任务,另有3人只担任研究生教学外,其余9人均独立承担过本科有机化学课的教学,同时还承担不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年终考核成绩全部合格,60%以上优秀。

除少数刚留校的年轻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外,辅导工作大部分由研究生承担(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本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由基础实验中心带领部分研究生共同承担。

尚未承担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包括只担任研究生教学,尚未承担本科基础课教学的老师)拟先安排担任辅导教师,试讲合格后,分批安排主讲本科有机化学,争取在3-4年内,使所有教师都能独立承担有机化学课教学。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本课程组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主要做了下面几件工作:

1在广泛征求使用本教材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对自编教材的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推动对该教材的再次修订重版,已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汪志勇教授的带动下,组织了对原有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该自编教材已于去年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组织编写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有机化学电子课件,推动网络教学的全面实施。

4用典型化合物的合成课题组织专题研讨,作为改变“有机反应知识满堂灌”的教改试点,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从1958年科大建校始,有机化学课即作为化学系本科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在当时国内著名科学家王葆仁、刘达夫等教授的主持下,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这些老一辈科学家重视基础教学,亲自示范,传、帮、带,形成严谨治学风气。

学校搬到合肥后,以张宝忠、伍越寰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教师继承了第一代学者的优良作风,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保持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伍两位老师还分别编写出两套自己的教材,其中伍老师编写的教材,经多年使用,已正式出版,作为科大本科“有机化学”的教材使用多年,已再次修订重版,并作为科学院各研究所指定的考研参考书。

成为高校“有机化学”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国外引进和国内培养的大批年轻教师的加盟,占75%以上的这些年轻教师都有博士学位和科研经验,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使理论与实际更好结合,科研成果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目的是使这些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二十二章(具体内容见所附教学大纲—附件1)

课堂授课120学时(学时分配也见所附教学大纲)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各类有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以及重要有机反应的机理,测定有机物结构的波谱方法,同时对综合运用各种有机反应知识合成各类有机物的方法以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化学基础也作了适当的介绍。

本课程还配合开设160学时的“有机化学实验”课(实验教学的教学大纲和课时分配见附件2),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使用我们(伍越寰教授等)自编的“有机化学”与配套的“有机化学习题与解答”作教材。

伍越寰教授编写的“有机化学”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