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课题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化写作体现在:
一是主观感受,即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感受,不是大家的感受。
二是独特的感受,即与别人不同的感受。
三是真实的感受,即不是抄袭、编造的感受。
综观我校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指导泛泛运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方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2、滥用固定不变、人云亦云的作文套路来指导写作,造成“一花独放”的无奈局面。
3、采用抹杀个性、无视基础的写作练习,企望提高作文水平,实际上造成了学生作文兴趣的严重丧失。
上述现象,其实质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看法、表述也就带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写作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使学生作文返朴归真、突出个性化特点。
并使他们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活动。
所以,我校教研室申请进行“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的课题实验研究,旨在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化”问题,探索出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途径与方法,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被动局面。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习作教学的深层思考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提升,能够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结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宣传并推广实验研究成果,为社会市场经济培养人才;
通过对作文个性化的目标体系、教学途径、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的探索,革新作文教学中被动局面,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2、具体目标
(1)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向“指导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在作文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作文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案预设全面发展,三维目标协调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式和内容,又有措施和策略。
教学活动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
(3)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掌握其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把自己感知事物的表象经过提炼写成个性化作文。
(4)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体思维地评价学生的作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将作文训练内容向生活延伸,是实现有效作文教学的主要途径。
2、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
3、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4、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有个性地表达。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写真话,表真情,这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四、实验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尽可能多给学生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2、真实性原则:
写作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一定要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将有效性作文教学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中,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3、实践性原则: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作文个性与各种写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个性。
4、创造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因此,鼓励学生创新,必须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
5、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探索出适应自身特点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模式。
在研究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稳定发展,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使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自主学习,深化理论素养
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一份教学杂志,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并定期做好阅读摘抄。
2、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
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
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有效的作文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有效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
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课堂教学,深入研究
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致力于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探寻,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进行教学。
每学期开展两次课题研究课的设计、教学实施、反思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开展。
(三)、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贵在探索,重在实践。
为此,实验教师把开展作文课堂教学作为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写出有真实内容、有独特感受、有个性思想的文章。
1、珍视成果,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
为了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努力做到:
(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
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珍视习作成果。
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行打印并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2、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随时向生活索材。
如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有的学生在食堂乱倒饭菜,不认真做操等现象。
公共汽车上的对话,一堂不同寻常的公开课,考试卷发下来后的复杂心情,上晚自习时教室突然停电后的场面等。
写老师、写同学;
写大自然的春风、夏雨、秋露、冬雪等。
可写人,也可写事;
可文字也可作画,可片断也可成文,任其自然。
这样便大大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很好的解决了学胜“无米下锅”的问题。
(2)结合热门话题即兴作文。
如玉树地震献爱心,看世博以及学校开展的“感恩伴我成长”、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等等。
(3)写观后感、读后感等。
如学了《海伦凯勒》一文,我要求学生到图书室去借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并让学生写了一篇读书笔记。
(4)开展专题作文。
结合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写作文。
如:
母亲节这天,我让学生为母亲做一次饭;
父亲节时,为父亲洗一次脚;
教师节时,让老师露一次笑脸……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内心的点点滴滴。
(5)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谈感受。
如清明节左右组织学生找春天;
节假日布置学生参观家乡的一处景点;
星期天布置学生当一回家等等。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3、指导学生进行日积月累
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没有积累就存储不了丰富的语言词句,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生动流畅的表达;
没有积累,就不能在大脑有效存储自然景象、人文景观和人生的历练,就不能积累丰富的体验和习作素材,以致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没有积累,就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那么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抓好积累,厚积薄发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本。
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者背诵。
除了进行日积月累外,要积累更多的习作语言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广泛的阅读。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指导学生要充分地阅读课内外读物。
课内外读物可拓展课程时空,它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
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充实自我,在读中积淀,在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读中领悟写作的技能。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我利用学校图书室,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读书角”,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至少高效地阅读两篇文章,还适时地利用读报写字课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写作思维。
(2)熟读或背诵。
著名作家路遥,他曾花了一年的时间专门阅读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报纸,后来才创作了著名的小说《平凡世界》。
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
对于词语手册中精美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诗文,我要求学生背诵并加以默写。
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4、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我国特级教师丁有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解剖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三十法”。
即叙事四法(按事情经过先后,按时间先后,按地点变换先后,按以事为主结合时序地序交错);
状物三法(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写人八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综合描写,写一事表人,写几事表人,写几个品质表人);
开头五法(交代、明意、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