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727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换热器的选用也是根据生产任务,计算所需的传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由于参与换热流体特性的不同,换热设备结构特点的差异,因此为了适应生产工艺的实际需要,设计或选用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并通过比较才能设计或选用出经济上合理和技术上可行的换热器。

2设计参数

给定量:

(1)额定饱和蒸汽量0.5t/h

(2)额定饱和蒸汽压力0.5MPa

(3)给水温度20℃

(4)排污率2%

(5)烟气的体积流量11500m³

/h

(6)排烟温度180℃

(7)烟气温度500℃

(8)管长4.9m

采用阳泉无烟煤WMar=5.0%Aar=19.0%Car=68.9%Har=2.9%Oar=2.4%Nar=1.0%Sar=0.8%发热量Q.p=26400kJ/kg空干水分Mad=1.0%干燥无灰基挥发物Vdaf=9.0%灰熔点=1400℃

3设计方案

3.1平均温差(温压)的计算

∆T=(∆tmax-∆tmin)/ln(∆tmax/∆tmin)K(3.1)

逆流最大温差:

∆tmax=t₁'

-t2'

'

K(3.2)

逆流最小温差:

∆tmin=t1'

-t2'

K(3.3)

以上式中:

t₁'

:

烟气温度,℃;

t1'

排烟温度,℃;

t2'

水的进口温度,℃;

t2'

出口温度,由p=0.6MPa查参考文献[1]附录9,℃

3.2换热量的计算

热测烟气换热量:

Q₁=C₁·

∆t₁·

M₁KJ/s(3.4)

冷测水换热量:

Q2=1000D[(Ish.s-If.w)+Pb.w(Is.w-If.w)]/3600KJ/s(3.5)

换热器换热量:

Q=(Q₁+Q2)/2KJ/s(3.6)

烟气质量流量:

M₁=(V₁·

ρ₁)/3600KJ/s(3.7)

换热效率:

η=(Q2/Q1)*100%(3.8)

C₁:

热测烟气比热容,按热侧平均温度(t₁'

+t1'

/2查参考文献【1】附录6,KJ/(kg.K);

C2:

冷侧水比热容,按冷侧平均温度(t2'

+t2'

)/2查参考文献【1】附录9,KJ/(kg.K);

ρ₁:

烟气密度,按热侧平均温度查参考文献【1】附录6,kg/m³

V₁:

烟气体积流量,m³

/h;

Ish.s:

饱和蒸汽焓,由Tsh.s=159℃,p=0.6MPa查参考文献【2】附表2,kJ/kg;

Is.w:

饱和水焓,按p=0.6MPa查参考文献【2】附表2,kJ/kg;

If.w:

给水焓,按给水温度tf.w=20℃查参考文献【2】附表1,kJ/kg;

D:

蒸发量,t/h;

Pb.w:

排污率,%;

3.3流通截面积计算

烟道流通截面积:

A1=V₁/3600/u㎡(3.9)

管子流通截面积:

A2=M2/W/ρ2㎡(3.10)

换热器换热面积:

F=1000Q/∆T/K㎡(3.11)

u:

烟气流速,参考文献【3】354页(7-13m/s)取定,m/s;

M2:

水的质量流量,M2=D*1000/3600,kg/s;

W:

水的流速,参考文献【3】354页(不小于0.3m/s)取定,m/s;

ρ2:

水的密度,按冷侧平均温度查参考文献【1】附录9,kg/m³

K:

传热系数,取定[范围:

10—100W/(㎡.k)],W/(M²

.k);

3.4换热管的设计计算

横向管距s1=dw*2~3m(3.12)

纵向管距S2=2Rm(3.13)

管数n=4*M2/ρ2/3.14/dn/W

热管长度L=F/3.14/dw/nm(3.14)

管长l"

=l'

-3.14R+Rm(3.15)

管程Np=L/l'

(3.16)

总传热管数Nz=2Np(3.17)

烟道宽度a=l"

+2*cm(3.18)

烟道深度b=S1+2*cm(3.19)

烟道截面积F1=abm²

(3.20)

dw:

管子外径,由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取定,m;

dn:

管子内径,由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取定,m;

取定管厚3m;

4计算汇总表

表4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及计算

结果

工作压力

P

MPa

给定条件

0.5

蒸发量

D

t/h

烟气温度

500

排烟温度

取定(小于200℃)

180

冷侧进口温度

20

冷侧出口温度

由p=0.6MPa查参考文献[1]附录9

159

热测温差

∆t₁

K

∆t₁=t₁'

-t1'

320

冷测温差

∆t2

∆t2=t2'

139

逆流最大温差

∆tmax

341

逆流最小温差

∆tmin

160

温压

∆T

∆T=(∆tmax-∆tmin)/ln(∆tmax/∆tmin)

239

热测烟气比热容

C₁

KJ/(kg.K)

查参考文献【1】附录6

1.134

冷侧水比热容

C2

查参考文献【1】附录9

4.175

烟气密度

ρ₁

kg/m³

0.457

水的密度

ρ2

965.682

烟气体积流量

V₁

11500

烟气质量流量

M₁

kg/s

M₁=(V₁·

ρ₁)/3600

1.460

水的质量流量

M2

M2=D*1000/3600

0.139

饱和蒸汽焓

Ish.s

kJ/kg

查参考文献【2】附表2

2756.660

饱和水焓

Is.w

670.670

给水焓

If.w

查参考文献【2】附表1

83.800

排污率

Pb.w

%

2

热测换热量

Q₁

KJ/s

Q₁=C₁·

529.754

冷测换热量

Q2

Q2=1000D[(Ish.s-If.w)+Pb.w(Is.w-If.w)]/3600

372.861

换热器换热量

Q

Q=(Q₁+Q2)/2

451.308

换热效率

η

η=(Q2/Q1)*100%

70.4

换热器换热面积

F

F=1000Q/∆T/K

23.58

传热系数

W/(M²

.k)

取定[范围:

10—100W/(㎡.k)]

80.0

烟气流速

u

m/s

参考文献【3】354页取定

8.0

水的流速

W

0.3

烟道流通截面积

A1

A1=V₁/3600/u

0.40

管子流通截面积

A2

A2=M2/W/ρ2

0.00048

管子外径

dw

m

参考文献【4】187页表格2

0.024

管子内径

dn

0.018

弯曲半径

R

0.040

横向管距

S1

s1=dw*2~3

0.048

纵向管距

S2

S2=2R

0.080

管数

n

n=4*M2/ρ2/3.14/dn/dn/W

1.9

管数取整

热管长度

L

L=F/3.14/dw/n

156.481

管长

l'

取值

4.900

l"

-3.14R+R

4.814

管程

Np

Np=L/l'

31.9

管程取整

Np'

取整数

32

总传热管数

Nz

2Np'

64

外侧管距墙体距离

c

烟道宽度

a

a=l"

+2*c

4.894

烟道深度

b

b=S1+2*c

0.128

烟道截面积

F1

F1=ab

0.63

烟道截面积校核

F2

A1+2*dw*l"

换热面积校核

S

s=3.14*Nz*dw*l'

23.63

换热系数校核

k

W/(m²

Q/s/∆T*1000

79.8

5结论

本次课程设计,按任务书的要求,从确定余热锅炉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开始,到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计算,直到最后的汇总,计算方法符合要求;

在进行计算时,计算误差均小于2%的要求。

计算结果、总体设计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余热利用——换热器设计》的任务。

6体会

为期两周的余热锅炉换热器的课程设计,使我获益匪浅。

首先这种综合性和实际性较强的设计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我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我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以前学习课程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