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684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

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光的反射现象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学中的美。

(2)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方法阐释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中,按照“观察→建模→描述→猜想→设计→验证→总结”的思路逐一展开。

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利用模型化抽象为具体,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I自主预习形成

环节一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1.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写出光的反射定义。

2.小实验:

找反射光点——

教师将一面大小约为30cm×

40cm的平面镜(用铁架台固定),倾斜放置在讲桌上,让几个学生用激光笔(从不同角度)照射平面镜,天花板上立时出现了几个晃动的光点。

思考:

(1)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怎样到达天花板的呢?

你能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2)哪个是反射面、哪是入射光、反射光?

什么叫光的反射。

(3)天花板上出现了几个光点,你能分清天花板上哪个光点是谁照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利用生活经验对光的反射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下步建立模型提供感性支撑。

环节二建立模型——提出猜想

1.活动:

寻找反射光线

下图所示的模型,泡沫塑料的上表面表示反射面,两根竹针(用双面胶粘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先把表示入射光线的竹针插在泡沫塑料上,请你根据你看到的反射现象,在模型中把反射光线表示出来。

2.思考:

(1)结合你的猜想模型考虑,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通常要选择一个(标准)参照物,类似地,为了准确方便地描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能否也确定一个参照物(标准)呢?

(2)我们课本中给出了法线的概念,法线在描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时就相当于参照物(

标准)。

(3)请利用三根竹针分别代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插在在泡沫塑料上,制成一个模型,表示你的猜想,准备向全班回报。

【设计意图】光线是看不见的,加之学生缺乏立体几何的知识,所以关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空间关系,学生不好想象,或者学生虽然在脑海中有自己的想象,但往往不知如何描述。

这有了这个模型,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又便于学生描述。

类比参照物理解法线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是为了准确描述光现象的需要而引入的,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学生在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促进学生思考光在反射时可能遵循的规律,作出猜想假设,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探究方向。

环节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要探究光的反射遵循的规律,首先要有研究对象,即一个可供研究的反射光路。

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1)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材?

(2)怎样把看不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显示出来?

(3)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4)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角度进行实验,请设计一个表格,以方便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问题启发引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环节四阅读自学——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写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与不同。

2.小实验:

晚上,把一个小平面镜贴在竖直墙壁上,用一个手电筒垂直照射平面镜,分别从侧面和正对着平面镜的两个方向观察平面镜和墙壁,观察平面镜和墙壁哪一个亮度较大。

3.列举周围光污染的实例,思考:

光的反射是不是总是有利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自主体验理解认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通过了解生活中光污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的利和弊,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II合作展示探究

环节一出示交流展示内容和活动安排

1.列举生活事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交流展示制作的光的反射的模型,根据模型提出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猜想。

3.为验证猜想制定的探究计划和设计方案

4.实施分组探究,

5.展示探究成果

6.结合生活事例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问题和活动程序。

环节二小组讨论个人预习成果

2.交流制作的光的反射模型以及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猜想。

【设计意图】在预习形成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对以上内容都有了各自的认识和想法,通过实施小组内的相互讨论实现合作学习,对各自的探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

为全班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环节三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学生展示的模型,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泡沫板的上表面垂直;

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泡沫板的上表面不垂直;

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

有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

学生展示的猜想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三线”的位置关系和“两角”的大小关系。

在学生展示的方案(大部分按照课本上的方案)基础上,老师点拨优化探究方案:

在如右图所示,1是平面镜,2是编织毛衣用的竹针(表示法线,用铁架台固定竹针与镜面垂直),3是激光笔,4和5是缝衣用棉线。

制作时,可用铅笔刀小心地在竹针的尖端横划一道刻痕,把棉线牢固地系在竹针刻痕处。

该实验装置的巧妙之处是用棉线寻找反射光。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展示交流,各小组利用模型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加深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包括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等概念)的理解。

进一步优化探究方案。

对于学生的探究方案,只要学生有所思考有所设计即可,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于过程和体验。

环节四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各小组根据优化的探究方案,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同一小组的两名同学密切合作,进行实验。

通常,一名学生用激光笔沿着一根棉线照射——这根棉线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入射光线,另一名学生牵着另一根棉线,在空间寻找反射光线。

当另一根棉线显示出反射光线的位置时,可以用小木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入表格。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角度,再做几次。

【设计意图】反射光线的位置是学生用细线“找到”的,而不是直接在光屏上“看到”的,学生真正经历了在空间寻找反射光线位置的探究过程,对“三线共面”这一难点,体验非常深刻,认识比较透彻。

让学生在实验时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看看是否能够总是得到相同的规律,向学生渗透“多次实验可以增加实验结论的可靠性”的意识。

环节五展示交流探究成果

1.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包括实验结论、探究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困惑、自己的收获、体会等。

关于“三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简介实验过程,说出实验结论;

关于“两角”的关系,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投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结合数据分析总结。

最后征询其他各组的意见:

你们的发现是否都与该结论相同?

有没有补充或纠正?

有没有新的发现或问题?

老师出示学生展示猜想时用的模型:

现在你能正确地确定出“反射光线”的位置吗?

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量角器,在模型上插上“反射光线”。

让学生到前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确定出“反射光线”位置的。

启发点拨学生:

光的反射对称、和谐、简单——美不美?

让学生感悟物理学中的美。

环节六展示交流对漫反射、镜面反射的理解

学生展示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定义相同点不同点。

大屏幕播放录像资料: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实际中应用的许多生活场景(配有画外音);

关于光污染的场景及评述。

学生列举光的反射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

并就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设计意图】采用这种方式的展示交流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反思。

通过让学生观看光污染的视频,渗透STS思想。

教有所思

1.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从本章的知识体系来看,光的反射定律既是全章的重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一节研究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节进一步研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和规律,这些知识是学习下一节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基础,研究方法和技能又能迁移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上去。

2.本节是一堂比较典型的探究课。

整节课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在富有“冲击力”的情境激发之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猜想,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饶有趣味地探究光反射的奥妙,发现光的反射定律。

3.对于漫反射、镜面反射的教学,我没有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空间,让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或查阅图书报刊等获取信息,广泛收集相关资料;

并联系当地实际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在自己社区和学校附近开展调查,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光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止。

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制成课件,或拍摄成录像、照片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