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6795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同步练习63《弹力与弹簧测力Word格式.docx

A.弹簧测力计没有量程的限制

B.弹簧测力计不需要观察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要调零

D.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7.某弹簧测力计受力50N时,弹簧伸长2cm,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1cm,则弹簧测力计受力大小是(  )

A.50 

NB.25 

NC.100 

ND.0 

N

8.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读数为N。

综合训练

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11.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

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

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12.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值为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比N大B.M比N小

C.M等于ND.以上都有可能

13.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4.如图所示,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

此时手感觉到的力的作用来源于。

15.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

正确的握持方式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16.一个椭圆形厚玻璃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如图所示).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说明.

17.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18.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乙弹簧的长度/cm

7.5

l0.5

13.5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测力计.

经典考题

19.下列属于弹力的是()

A.重力B.磁极间作用力C.电荷间作用力D.压力

20.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2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

如图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22.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1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L(cm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  ;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  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参考答案

1.A

2.B

3.B解析:

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是弹簧对手的拉力。

4.弹

5.B解析: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指在0.2N处,此处相当于起始刻度“0N”,所以所测力的实际大小应为2.5N-0.2N=2.3N。

6.C解析:

弹簧测力计是测力工具,刻度尺是测长度的工具,它们在使用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有量程的限制,都需要观察分度值,读数时视线都要正对刻度线;

不同之处为,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要调零,而刻度尺不论是否有零刻度都能进行测量。

7.B解析:

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受到50N拉力时,弹簧伸长是2cm,则测力计弹簧伸长1cm受力大小为,1cm×

50N2cm=25N。

8.0~5N2N解析:

测力计的每大格为1N,每一小格表示0.2N,这是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从上向下至指针所示位置,此刻度表示拉力大小为2N。

9.A解析: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茶杯有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弹力,即茶杯对桌面有压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

茶杯对桌面有压力,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茶杯,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

10.A解析: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始终是压缩的,因此产生的弹力方向是向右的,弹簧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使小球的速度不断增大,A对;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方向是向左的,B错;

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被拉伸到最大程度,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使小球向左运动,C错;

小球在O点左侧,受到的弹力方向是向右的,小球在O点右侧受到的弹力方向是向左的,D错。

11.B解析:

两种方法中,弹性绳的弹性强度k和形变量x相同,需要相同的拉力F;

图甲中,两同学在绳两端反向拉,两人的拉力大小相同,为F=kx;

图乙中,两同学在绳一端同向拉,则若二人所用拉力相同,则每人所用的拉力为,故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12.B解析:

“断裂的那一小段去掉”,这样弹簧就短了,短了后,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伸长的总长度就变小,在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也会变小.“校准”的只是“零点”.

13.D解析:

研究一个因素跟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的做法是,控制多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影响乒乓球弹性的因素有很多,在研究乒乓球的弹性时,应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然后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4.橡皮筋要恢复原来的状态解析:

橡皮筋被拉长,橡皮筋要恢复原来的状态,所以就对手产生力的作用,即橡皮筋对手产生弹力的作用。

15.甲解析:

乙图中,弹簧的轴线方向与所测的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16.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解析:

用双手挤压玻璃瓶,因瓶子的容积会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已灌满且体积一定,所以会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7.乙甲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乙两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乙受到的拉力比甲大,因此乙弹簧可用来测量较大的力。

甲、乙两种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甲的伸长比乙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

因此,甲弹簧可制作成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18.

(1)正比大

(2)BA解析: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的形变较大;

(2)弹簧测力计A、B的外壳相同,说明A、B中的弹簧伸长的最大长度相同,由表中数据我们看出,伸长相同的长度,乙弹簧(即B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小,所以说B弹簧测力计量程大,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A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的力小,所以说A弹簧测力计精度比较高。

19.D

20.D解析: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受到的拉力为F时,同时弹簧还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反方向的、拉力F的作用,弹簧应该是均匀伸长。

21.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2.

(1)14.21mm

(2)如图所示3.30解析:

(1)实验中,数据的记录结果应保留相同的小数位,所以不规范的数据是14.2;

分析记录的数据,”12.56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为mm,所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根据实验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3)由图像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对应的弹簧伸长量为3.30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