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6711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Word格式.doc

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具有其独特性。

陶行知1914年赴美留学,1916年回国后即与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倡导和从事平民教育运动,深入军营、商店、工厂、街道,开办平民学校。

在这期间,陶行知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

1925年以后,陶行知便把眼光投向农村和农民身上,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1926年12月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其中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

“要筹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陶行知主要是想通过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和文明意识,达到拯救农村的目的,于是积极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的思想

  陶行知积极倡导和实践乡村教育的思想,实际是来源于他早期的“教育救国”主张。

陶行知对此有很深刻而生动的阐述:

“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不同之点,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达到个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

  而中国教育的最大弱点是在农村,由是他主张把乡村教育作为“改进社最重要之事业”。

1926年12月陶行知在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的《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写道:

“本社的乡村教育政策是要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的中心,乡村教育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而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师资问题,陶行知认为,“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

于是,陶行知主张大力培养愿意献身农村教育的人材。

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设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招生,招生广告中声明其培养目标和报考条件均与传统师范教育明显不同。

培养目标为:

“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

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非常明确地把乡村师范教育办成为农村农民服务的乡村工作者。

因为在陶行知看来,乡村学校不单纯是教育机关,还应该是改造乡村的力量,乡村教师也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发挥其影响乡村进步的作用。

“学校既是乡村的中心,教师便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

教师的人格影响于学生和乡村人民很大。

  其次,陶行知主张,必须把办学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即把农村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技术等结合起来,使教育服务于社会,这样的教育才有社会意义。

而且要把办教育与改造(农村)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承担起改造社会的使命。

对此,陶行知阐述道:

“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

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

  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因此,陶行知特别强调,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必须要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去投入工作:

“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

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的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

……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针对此,在1927年1月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招生广告中,陶行知特别注明报考者必须“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者”。

  “改造中国乡村的试验机关”——晓庄学校

  为了实践自己的乡村教育思想和改造乡村主张,1927年2月陶行知开办了晓庄中心小学,3月15日,又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

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学校,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使其教育思想得到实验。

由于晓庄学校在当时乡村建设运动中所起的独特示范作用,被学术界和乡村建设运动者称为“改造中国乡村的试验机关”。

  在晓庄学校,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并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其要点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学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

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晓庄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单位,而是作为“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承担起改造农村的任务。

首先,成立了民众学校,对学校附近地区农民进行识字教育,通过办民众夜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扫盲教育。

其次,开办中心茶园,为农民提供健康积极的休闲娱乐场所,帮助农民摆脱赌博、吸毒等陋习。

第三,创办晓庄医院,给附近地区农民免费看病,并进行种牛痘、预防天花等卫生科学普及宣传,为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第四,成立晓庄剧社,由晓庄师生自编自演的节目拿到农村去演,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第五,成立“联村自卫团”,将农民组织起来,开展防匪防盗等自卫活动,并培养农民的团结战斗精神。

  但是,晓庄学校在社会上和附近地区农民之间的影响,引起国民政府当局的担心。

由于晓庄学校师生参加了反对英日军舰侵入长江、支援工厂工人反帝国主义罢工游行示威等活动,1930年4月13日,晓庄学校被国民党政府武力封闭,陶行知等受到通缉,只好避难日本。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立足中国农村,适合农民需要,既不照搬欧美教育模式,也不步城市教育和传统书斋式教育的后尘,彻底告别那种“为教育而教育,与社会需要完全脱节”的路子,把乡村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材,以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这无疑对社会是有用的。

其次,主张“教学做合一”,摈弃了那种动口不动手的教育方式,培养能够吃苦耐劳、自己动手解决生计问题的学生,“拔茅草,搬石块,自己的学校自己开。

互相教导,互相信赖,读书不做书呆。

分析过去,抓住现在,创造将来。

”这种模式在今天恐怕也很有借鉴意义。

再次,陶行知发明的“小先生制”,对于广大农村中扫盲工作非常有效,曾经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陶行知给献身乡村教育的同仁题词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其精神在今天对广大知识分子还是有学习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