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5585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已知条件:

1、设有限拍无波纹随动系统如图,对象特性G(S)=10/S(1+0.1S)采用零阶保持器,采样周期T=0.1S,试设计单位速度输入时有限拍无波纹调节器D(Z)。

2、某加热炉燃烧系统如图,试进行DDC原则性设计,使加热炉能环保经济的运行。

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完成课程设计,设计共计一周。

2、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工作进度安排

1、根据已知技术参数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离散化设计。

(2天)

2、根据题目设计相应的控制方案,画出原则性系统结构图,说明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

《计算机控制系统》.何克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计算机控制系统》.王锦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谢剑英、贾青.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张玉明电力出版社.2000

《Computer-ControlledSystems》.KarlJAstro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审核批准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离散化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在给定系统性能指标的条件下,设计出数字调节器,使系统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

本章介绍的离散化设计是在Z平面上设计的方法,对象可以用离散模型表示,或者用离散化模型表示的连续对象。

1.1有限拍设计概述

有限拍设计的要求是在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作用下,经过尽可能少的采样周期后系统达到稳定。

并且,在采样点之间没有波纹。

有限拍无波纹设计其实是一种时间的最优控制。

图1-1中D(z)是数字调节器模型,由计算机实现,是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图1-1有限拍随动系统

G(s)是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零阶保持器和控制对象离散化以后,成为广义对象的Z传递函数HG(z)

HG(z)=Z[](1-1)

有限拍随动系统的闭Z环传递函数(1-2)

有限拍随动系统的误差Z传递函数=(1-3)

有限拍随动系统的调节器由(1-2)和(1-3)可得:

(1-4)

随动系统的调节时间也就是系统的误差e(kT)达到恒定值或趋于零所需要的时间,根据Z变换的定义:

=(1-5)

由式(1-5)就可知道。

有限拍系统就是要求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作用下,当k≥N时,为恒定值或等于零。

N为尽可能小的正整数。

由式(1-3)得(1-6)在特定的输入作用下,为了使(1-6)式中E(z)是尽可能少的有限项,必须合理地选择。

若选择=M≥m.的有限多项式,不含有(1-)因子。

则可使E(z)是有限多项式。

当选M=m,且F(z)=1时,不仅可以使数字调节器简单,阶数比较低,而且还可以使E(z)的项数较少,因而调节时间较短,据此,对于不同的输入,可以选择不同的误差Z传递函数。

有限拍设计的方法、过程及其结构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注意到以下问题:

(1)有限拍系统对输入形式的适应性差;

(2)有限拍系统对参数的变化很敏感;

(3)采样频率的上限受到饱和特性的限制;

(4)有限拍系统不能保证采样点之间的误差为零或恒值,系统存在纹波,纹波对系统的工作是有害的。

故为保证采样点之间的误差为零或恒值,需进行有限拍无纹波的设计。

1.2有限拍无纹波设计

有限拍系统采用Z变换方法进行设计,采样点上的误差为零,不能保证采样点之间误差值为零,有限拍系统的输出响应在采样点之间存在纹波。

纹波不仅造成误差,也能消耗功率,消费能量,而且造成机械摩损。

有限拍的设计要求是在系统的典型输入作用下,经过尽可能少的采样周期以后,系统达到稳定。

并且,在采样点之间没有纹波。

波动是零阶保持器的输入的波动造成的。

有限拍无纹波设计就是要求当k≥N时,保持恒值,或为零,N为某正数。

由于。

若选定是的有限多项式,那么,在确定的输入作用下,经过有限拍,就能达到某恒定值,而且能保证系统的输出没有纹波。

有限拍系统采用Z变换方法进行设计,有限拍系统的输出响应在采样点之间存在纹波。

有限拍的设计要求是在系统的典型输入作用下,经过尽可能少的采样周期以后,系统达到稳定,并且在采样点之间没有纹波。

1.3有限拍无纹波设计实例

有限拍无波纹随动系统如图1-2,对象特性G(S)=10/S(1+0.1S)采用零阶保持器,采样周期T=0.1S,设计单位阶跃输入时有限拍无波纹调节器D(Z):

图1-2有限拍随动系统

广义对象的Z传递函数:

=

选择(1-7)

Gc(z)中z-1和1+0.717z-1是由于HG(z)中含有z-1因子和零点z=-0.717,Ge(z)中(1-z-1)2是由单位速度输入决定的。

而Gc(z)中(a0+a1z-1)的项和Ge(z)中的(b0+b1z-1)项是为了使Ge(z)和Gc(z)的阶次相同,且使式子Gc(z)=1-Ge(z)成立。

由式(4-34)可得

解方程,可得

a0=1.408,a1=-0.826,b0=1,b1=0.592

单位速度输入时,有限拍无纹波调节器

由Z变换定义可得

e2(0)=0e2(T)=0.3825e2(2T)=0.0174e2(3T)=e2(4T)=e2(5T)=…=0.1

系统三拍以后,即k≥3,e2(kT)=0.1,所以系统的调节时间ts=3T=0.3s,并且可保证系统的输出是无纹波的。

与有纹波有限拍系统一样,按单位速度输入设计的有限拍无纹波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调节时间ts=3T=0.3s,超调量σp相当大。

为了作出有限拍无纹波系统的输出相应,(包括采样点之间的输出值),可以用广义Z变换或扩展Z变换求出然后求出相应的y(t)。

图4.13表示有限拍无纹波系统的输出响应。

为了消除纹波,系统的调节时间加长或者调节性能变坏。

有限拍无纹波设计,仍然只是针对某种类型的输入信号。

当输入型式改变时,系统的动态性能通常变坏。

第二章DDC原则性设计

2.1 DDC系统的应用设计

DDC系统的设计分为开发设计和应用设计两部分。

前面两节讨论了开发设计,开发者的任务是生产最终用户所需的硬件和软件。

本节讨论应用设计,应用者的任务是选择满足控制对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控制方案,并用监控组态软件构成可实际运行的控制回路及操作显示画面,通过现场投运调试,满足操作监控要求。

本节只讨论其中的控制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和运行调试,并列举应用实例。

2.2DDC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DDC系统的应用设计中控制方案或控制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其余设计都是为控制方案服务的。

在进行控制方案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对控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熟悉工艺流程,根据生产中提出来的问题,确定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

然后写出设计报告,选择控制方案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控制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控制效果、系统投资和经济效益。

DDC系统的控制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某个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下面仅以加热炉燃烧控制为例,讨论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方案。

2.2.1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方案

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系统如图2.1所示。

它增加了高值选择器HS2、低值选择器LS2、正偏置+a4%和负偏置-a3%,从而保证了加热炉负荷变化的过程中,既限制了剩余空气系数μ的下限值,又限制了μ的上限值,使得燃料流量Ff和空气流量Fa分别限制在冒黑烟界线和空气剩余界线之内,如图2.1所示。

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燃料流量调节回路中,炉温调节器TC的输出信号A,与根据空气流量测量值Fa计算出的所需燃料流量减去偏置a3%得到的信号C

(2.1.1)

和信号B相比较,由高值选择器HS2和低值选择器LS1来选通A,C,B之一作为燃料流量调节在空气流量调节回路中,炉温调节器TC的输出信号A,与燃料流量测量值Ff加上偏置a4%得到的信号E

(2.1.2)

和信号D相比较,由低值选择器LS2和高值选择器HS1来选通A,E,D之一,再乘以空燃比r作为空气流量调节器FAC的给定值Sa。

器FFC的给定值Sf。

图2.1 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系统

图2.2表示出当负荷变化时,双交叉限制燃烧控制系统中各信号的过渡过程。

下面分别对稳定负荷、升负荷和降负荷这三种状态进行分析。

(1)定负荷

当系统处于稳定负荷状态时,炉温调节器TC的输出信号A同时作为燃料流量调节回路的给定值(Sf=A)和空气流量调节回路的给定值(Sa=Ar)信号,此时剩余空气系数μ等于给定值μs,如图2.5(d)所示。

(2)升负荷

当升负荷时,信号A急剧上升,发生正跳变,如图2.2(a)所示。

先看空气流量调节回路的情况,见图2.2(c)。

此时,A<

E,LS2选通A。

当A正跳变到A>

E时,LS2选通E,A被中断,同时E>

D,HS1又选通E,再乘以r作为空气流量给定值Sa,使空气流量随着E值的增加而增加,即空气流量随着燃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交叉限制开始。

当E增加到E>

A时,LS2选通A,E被中断,同时A>

D,HS1又选通A,再乘以r作为空气流量给定值Sa,交叉限制结束,此时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

再看燃料流量调节回路的情况,见图2.2(b)。

此时,A>

C,HS2选通A。

当A正跳变到A>B时,LS1又选通B,A被中断,B作为该回路的燃料流量给定值Sf使燃料流量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加,即燃料流量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交叉限制开始。

当B增加到B>A,同时A>C,HS2选通A,LS1也选通A,A作为该回路的燃料流量给定值Sf,交叉限制结束,此时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

至此,升负荷的过渡过程结束。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燃料流量和空气流量互相影响交替增加。

图2.3(a)和(c)所示的实验曲线也证明了上述分析。

(3)降负荷

当降负荷时,信号A急剧下降,发生负跳变,如图2.2(a)所示。

先看燃料流量调节回路的情况,见图2.2(b)。

当A负跳变到A<

C时,HS2选通C,A被中断,同时C<

B,LS1又选通C,C作为该回路的燃料流量给定值Sf,使燃料流量随着C值的减小而减小,即燃料流量随着空气流量的减小而减小,交叉限制开始。

当C减小到C<

A时,HS2选通A,同时A<

B,LS1也选通A,A作为该回路的燃料流量给定值Sf,交叉限制结束,此时系统恢复稳态。

再看空气流量调节回路的情况,见图2.2(c)。

D时,HS1又选通D,再乘以r作为空气流量给定值Sa,使空气流量随着D值的减小而减小,即空气流量随着燃料流量的减小而减小,交叉限制开始。

当D减小到D<

A时,同时A<

E,LS2选通A,HS1也选通A,再乘以r作为空气流量给定值Sa,交叉限制结束,此时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

至此,降负荷的过渡过程结束。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空气流量和燃料流量互相影响交替减小。

图2.3(b)和(d)所示的实验曲线也证明了上述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图2.2和图2.3所示的曲线可知,当升负荷时,由于信号A急增,偏置a1%和a4%分别给燃料流量调节器FFC和空气流量调节器FAC的给定值一个增量,信号B和E使FFC和FAC的给定值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