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510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doc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劳技)

教师:

毛紫瑜

2013年9月

三年级上册劳技学科教材说明书

任教人:

毛紫瑜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二、目标及知识点分布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5、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6、使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法》、《刑法》等的教育。

三、教材编排体制及编写的特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出社会高素质人才,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要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课程。

2013年9月

三年级劳技课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毛紫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二、教材分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

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

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5、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6、使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交通安全法》等

四、教学重难点:

1、对学生进行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教育。

2、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策略及措施

1、突出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注意技能与技艺的训练。

2、加强课外信息的导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3、加强信息的反馈,注意师生的沟通。

4、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安排

备注

第一周

新学期入学教育

第二周

清扫教室内外卫生

第三周

清扫寝室卫生

第四周

自己叠被子

第五周

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周

交通安全教育。

第七周

穿鞋带

第八周

法制教育

第九周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第十周

健康教育

第十一周

保护环境

(一)

第十二周

保护环境

(二)

第十三周

学叠衣服

第十四周

安全教育。

第十五周

珍惜生命的教育

第十六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第十七周

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误课登记表

时间

原因

节次

累计

9月2日

文化户口调查

1

1

9月9日

教师节活动

1

2

10月7日

放国庆

1

3

课题及课时

1清扫教室内外卫生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9月16日第3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清扫教室内外卫生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清扫教室内外卫生的方法、要求,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清扫教室内外卫生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清扫教室内外卫生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准备

扫把,盆,撮箕,毛巾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板书: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2、今天我们班的值日生是哪位同学啊?

(2分钟)

(1)班长检查教室干净:

表扬值日生同学

(2班长检查教室不干净:

让值日生说说原因,保证下次做好值日生工作。

二、小组讨论

如果在你值日,比如你正在擦黑板,有同学找你出去玩游戏,你会怎么办呢?

(1)同学们在大扫除时分小组吗?

寻问一个小组的同学自己打扫时具体做什么工作?

是老师安排还是自己选择呢?

如果老师安排的是自己不喜欢的,怎么办?

例如:

我喜欢擦黑板,老师却叫我扫地,这是你会怎么做?

(2)如果同学在打扫清洁时很快做完自己的工作,而其他同学还没有完成,你们会怎么办?

三、课堂小结

总结:

在值日劳动中,虽然我们自己受了一点累,却换来了教室的整洁,使同学们有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每天的劳动,不仅为大家,也为自己,为集体带来了好处,我们因感到高兴。

板书

设计

1、清扫教室内外卫生

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

课题及课时

2、自己叠被子第2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9月23日第4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自己叠被子

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学习自己叠被子的方法、要求,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动手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如何自己叠被子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教给学生如何自己叠被子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准备

每个人一条毛巾或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教师检查学生自己带的手工工具(叠被子)用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条毛巾的准备情况。

二、教师讲述叠被子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三、教师教给学生叠被子的方法及步骤。

(1)用一条毛巾或一张长方形的纸不对折两次,使它成一条长方形。

(2)再将长方形的两端对折,然后再对折。

使其成一个正方形即可。

(3)将叠好的正方形的被子放入床的正中。

四、让学生在听懂老师的要求后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师对学生的自己叠被子(操作)进行实地指导。

六、检查动手操作情况。

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自己叠被子。

大家在看老师叠的过程中观察得既仔细又很认真,掌握了叠被子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每位同学把你们的小屋收拾得的精致、美观。

表彰:

对自己叠被子做得很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板书

设计

自己叠被子

自己的事自己做

课题及课时

3、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第3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10月14日第5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也来保护环境,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发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也来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也来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二、过渡:

你们希望我们的家乡环境是怎样的呢?

三、讨论水污染现象、后果及应对措施。

1、出示小河上漂浮着死鱼。

2、从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你还看到过或了解到哪些污染河流、湖泊的现象?

四、讨论畅谈其它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应对措施。

五、对于防治环境污染,我们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每一个小学生,为保护环境都应该从我做起,要知法、学法、讲法、用法。

六、总结:

1、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乌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出我们的贡献!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板书

设计

课题及课时

4、有限的水资源第4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时间

2013年10月14日第7周星期一

教学内容

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教学难点

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