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4706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写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5、水文条件

6、水、电、汽供应条件

五、设计方案

六、环境保护

七、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八、项目实施进度与安排设想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十、经济效益测算

一十一、结论

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推动建筑产品生产工业化,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九八八年国家建设部在《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中,要求省会城市“八五”期间推广商品混凝土.一九九四年国家建设部又把商品混凝土列为一九九四和一九九五年重点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的重点项目.一九九五年全国建筑业工作会议所发的《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中,再次要求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有条件的城市应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厂.

商品混凝土已有9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量已达全部混凝土产量的60%以上,国外实践证明,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后,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200—250%,节约水泥10—15%,降低成本5%左右.

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商品混凝土,发展较快的有北京、大连、天津、武汉、常州等城市,据最新资料统计,上述城市应用商品混凝土已占该市混凝土总量的36%以上,上海、大连已占60—65%,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1、外商品混凝土发展概况

美国于1913年开始建厂投产,30年代末,遍布欧洲,每个国家都有了商品混凝土工厂的雏形,二次大战后,商品混凝土又重新发展.而美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1950年美国商品混凝土已达3800万立方,占全部混凝土产量的35%,1963年—1973年又由1.2亿立方增到1.74亿立方,1987年增到2.3亿立方,至2000年预测产量为3.04亿立方.日本的商品混凝土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日本于1953年开始发展商品混凝土,全国只有9个搅拌站,到1978年已达4811个,其中53%的厂家质量达到日本工业标准.日本的产量水平1956年为200万立方,1960年达590万立方,占当年水泥总产量的9.6%,1973年增长到1.5亿立方,在20年时间里,日本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增长了75倍,占混凝土总量的78%,人均消费量达1.06立方.

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商品混凝土产量几乎占全部混凝土产量60%以上.其中美国为84%、瑞典83%、日本78%、澳大利亚68%、荷兰58%、全世界大约有15000个商品混凝土公司,3万个工厂,从业人员达40万人.

北京市商品混凝土始于地铁建设初期,70年代北京一些大型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现浇混凝土,由于施工现场狭窄,工地紧迫等原因,开展施工相当困难,承担施工的企业多在距施工现场较近处,设立混凝土集中搅拌设施,采用解放牌翻斗车运输混凝土,解决了施工的急需,系预拌混凝土的萌芽.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京开始引进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德国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日本的运输搅拌车及混凝土输送泵车,相继建成一批混凝土搅拌站.80年代后期已有16个站投入运营,这些站的能力多在5—15万立方之间.“七五”期间的五年混凝土产量总和为531万立方.进入90年代,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增长较快,截止1994年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已发展到29个,年设计能力近500万立方,确保了全市重点工程的需要.1995年统计,北京商品混凝土站已发展到35个,总设计能力为600万立方,占全市现浇混凝土总量的59%.

上海市商品混凝土开始于1977年,随着高层建筑、港口、隧道、立交大桥、地铁等一系列大型工程施工项目的出现,原有分散施工现场混凝土生产和供应方法不能适应现代化施工技术与工期要求,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的商品混凝土才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完善.

早在1976年,上海市建工局土建公司筹建了供应本公司需用的混凝土集中搅拌站,采用翻斗运输车,这是上海商品混凝土发展的雏形阶段.随着宝钢的建设需求,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到1986年,上海已有22个混凝土搅拌站,总设计能力260万立方,拥有搅拌车192辆,混凝土泵车46台,在92年不足30家工厂,1993年到1994年两年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出现了成倍增长势态.据统计94年已达120家,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万立方,实际供应520万立方,全市拥有混凝土搅拌车500辆,混凝土泵车100台.

三、本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一直沿用的现场搅拌有如下缺点:

1、砂、石堆放,混凝土搅拌占用了场地及道路,有的还占用了主要街道的人行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2、大量砂、石、水泥用小四轮拖拉机运输既阻塞交通又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不利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

3、混凝土搅拌机在施工中产生强噪声和机械振动,告别夜间施工,噪声振动危害更大,居民反响强烈.

4、场搅拌多为手动操作机器,混凝土浪费大,配比控制不准,匀质性差,强度不稳定,特别是农建队工地不计量现象更为严重,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难以生产出高标号的混凝土来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的需要.

5、场搅拌混凝土无法使用掺合料,如粉煤灰等,从而使原材料的消耗浪费严重.

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几十座大城市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其优越性如下:

1、减少砂、石、水泥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粉尘污染,减轻了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净化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文明建设,节约占用城市土地.

2、商品混凝土是采用集中搅拌,具有工厂化、专业化的生产特点,是建筑施工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改变手工操作方式,实现建筑业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3、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具有完善、合理的生产工艺,称量准确,控制可靠及采用生产监视系统,提高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简化现场混凝土浇注前的施工准备及组织工作,提高了工程质量.

4、可以使用散装水泥及粉煤灰等掺合料,一般可节约水泥15—20%,节约砂石6%,节约木材,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现场用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实属必要.

1、项目的构成范围

2、建筑设计

3、生活福利建筑项目

4、能源动力

5、生产给水

6、消防用水

7、蒸汽

8、压缩空气

1、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生产线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砂石料,水泥入库产生的粉尘和洗涤车辆用水,粉尘产生于散装水泥入库、砂石运输、下料、搅拌等生产过程.废水来源于每天冲洗搅拌运输车,排放污水量达13—17立方米.污水中含有水泥、砂、石和外加剂为强碱性物质.PH值约为11—12,必须加以控制与处理.

2、控制污染方案

粉尘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排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设计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从总体布置上尽量减少生产中的扬尘环节,首先把原料进厂关,购进的砂、石料均为水洗后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减少粉尘含量.选择扬尘少的设备,水泥、粉煤灰等粉状物料采取封闭料仓,输送采用管道式螺旋输送机等封闭式输送设备,对于需胶带输送的物料尽量降低落差,加强密封,减少粉尘外逸,物料储存采用封闭库,厂内的物料装卸、倒运及物料的露天堆场等入考虑喷水增湿式或其它措施,减少扬尘.水泥、粉煤灰仓顶采用除尘器予以收尘.

污水处理

厂内计划建设300立方米循环水池一处,生产线建成后,冲洗搅拌运输车所排废水,中和达标后,重复利用,无需外排,该水池配备专用设施,可随时清理沉淀物,保证循环使用.

3、环境管理机构

建厂后,设置环保机构,配备兼职管理人员一名,在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企业自身的环保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4、环境影响分析

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所排几各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本工程设计采取了各种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环保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时设计、同时方式、同时投入运营,整个工艺线路环保设施配套齐全,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均以达到国家标准.

1、组织机构

本企业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对企业全权负责,董事会依照合同章程规定决策解决企业中重大问题,主要设置机构有:

生产计划部、技术部、质检部、人事部、财务部、供销部、后勤部、运输部和生产车间.

2、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需定员50人,其中生产定员28人,占全部人员比例56%,技术人员7人,占全部人员比例14%,管理人员10人,占全部人员比例20%,服务人员5人,占全部人员比例10%,各类人员比例为:

工人:

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服务人员=56:

14:

20:

10

全员劳动生产率:

本项目设计定员50人,按总产值(现行价)计为每人每年300万元.

工人劳动生产率:

本项目设计工人定员28人,按总产值(现行价)计为每人每年535.71万元.

由于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所有招聘工人的技术等级按四一五级工要求,并在投产前抓紧进行全员技术培训,设计部门负责为用户培训操作维护人员4名,其中机械2名,电控2名,有关人员应参加投产前设备调试工作,现场一边听技术人员介绍设备性能,一边亲手操作.并可根据具体情况,派遣少量技术及管理人员赴设计生产部门进行短期培训,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车,装载机司机全部招聘有15年驾龄的技术闲熟的中年劳力.

该混凝土搅拌厂投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混凝土50万立方米左右.混凝土所用原料经化验合格后存入堆场和料库,通过皮带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分别进入搅拌系统料仓,经电子称计量由中心控制室控制,进入搅拌系统拌和,搅拌运输车将拌好混凝土运至工地卸料浇注,需要提升的由混凝土泵送至高层进行灌注.

为减少投资额和缩短建设工期,尽量减少土建工程,选用200吨左右的钢结构筒仓数个,适当增加物料堆放场地,形成设备占地少,布局紧凑等优点.搅拌设备采用厂家生产的成套设备,从浇注基础安装,调试,包括用复合夹心板进行搅拌楼处装修,预计2个月即可完成.

九、主要生产设备投资估算

我们按建立一个大型规模搅拌站,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立方米,年实际生产能力按50万立方米计算,需求主要设备见下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产地

规格

单价

数量

金额

1

搅拌站(主机)

国产

120m3/h

170

2套

340

2

混凝土搅拌车

8m3

40

10台

400

3

37米车泵

220

1台

4

拖泵

30

2台

60

5

装载机

L50

25

6

电子汽车衡

80t

9

7

全套试验设备

1套

11

8

工业锅炉及配套

2t

60

小型货车

1部

变压器及电缆

500KVA

办公用车

2部

20

设备小计

约1180

14

搅拌站,汽车衡基础

15

实验室,办公楼,宿舍等建筑设施

16

各种手续费用

合计

约12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