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470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讲稿新1011Word格式.docx

  四、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性科学,或称交叉科学、中间科学。

  五、心理学的分类。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此外还有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航天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脑(brain)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二、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主要是通过人脑和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的控制和调节而实现的反射活动。

  反射(reflex):

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的回答反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reflexarc),它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reflex)和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以语言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1879年是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年,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抑制

  1

  过程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止相联系。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规律

  1.扩散和集中规律:

大脑皮层某部位的兴奋和抑制产生后,就会从产生的地点,近及远,向四周扩散、蔓延,这种情况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

当其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逐渐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集中。

  2.相互诱导规律:

大脑皮层发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概述

  一、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适宜刺激:

能够使某种感受器特别敏感并产生兴奋的刺激叫做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4.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感觉阈限(sensorythreshold)来测定。

人的感受性会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为感觉的适应(sensoryadaptation)、对比、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感觉的补偿等。

  二、感知觉的分类:

  1.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有视觉(visualsense)、听觉(auditorysense)、嗅觉(smell)、味觉(taste)、肤觉(skinsense)。

  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知觉的分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错觉。

  3.错觉(illusion):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错误的知觉,是一种与正确知觉相对的特殊知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认识事物时最终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2知觉的选择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我们只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

  3知觉的理解性指人总是借助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事物,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四、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知识经验、注意、定势。

  第二节观察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观察的能力。

  2

  二、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的目的任务是进行观察的首要条件;

掌握有关知识,为观察做好准备;

  学习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第四章记忆与注意

  第一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记忆的概念

  1.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

识记就是记住事物,即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它是记忆活动的开始。

研究表明,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

  保持是我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思考过的问题等在头脑中的储存。

  再认就是过去的事物出现在眼前时能够把它们认出来的过程;

回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有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与特殊时空的关系,划分为情景记忆和意义记忆。

  3.根据记忆的意识维度,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指传统的、需要经过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

内隐记忆指未意识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现象。

  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

瞬时记忆(sensorymemory)、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

  表象(appearance)

  表象也称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

  二、记忆的一般规律识记

  1.识记的分类。

从有无目的看,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从对事物的理解看,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2.影响识记的条件。

明确的目的、理解的程度、材料排列的特点。

  遗忘(forgetting)

  1.概念。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的再认与回忆的一种心理现象。

  2.关于遗忘原因的假说:

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3.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是遗忘

  3

  的进程不均衡,表现出“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

  三、提高记忆效率的主要策略

  对记忆材料进行合理组织加工。

组织加工就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将记忆材料加以组织,使新旧材料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的过程。

采用最佳的复习方式巩固记忆内容。

  1.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相结合。

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多样化指材料重组、编写纲要、为材料列小标题等。

多种感官指眼耳脑手同时并用。

  “梦游症”

  “梦游症”,即睡行症。

这是一种睡眠障碍,要确诊需到医院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便与另一种相似的疾病,如分离障碍相鉴别。

  

  睡行症是指一个突然从深睡中睁开眼睛表情茫然,起身离床,行动迟缓而单调,缺乏目的性。

如在房中来回走动、颠三倒四地乱穿衣裤鞋袜,或拿床单被子揉搓。

也有一些人会做一些比较复杂的事,如开门、打水、做饭等。

每次出现的时间在4-6分钟左右,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次晨醒来,否认夜里的发生的一切。

  睡行症以儿童多见,发生率在1-6%,以5-6岁为高峰,原因目前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一是悲伤或心理刺激过度;

  二是家庭不能给儿童足够的关心和温暖;

三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于梦游可能出现一定的危险,并可能引起别人的不安,影响到当事人的心身健康,必须进行预防和治疗。

  首先,儿童易出现梦游不必过于惊恐,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会自愈。

如果一周出现3次以上,病情会进一步延续到成年。

  其次,家庭要给予他们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心理刺激。

家中要做必要的安全防范,如门窗加锁、房内不生火、不放危险物品。

在梦游期间,一般不主张唤醒他,以免出现过分的反应。

  第三,安定类药物对该病有效,同时配合神经营养剂。

  关于催眠术

  催眠疗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个人认为,要想催眠别人,至少得建立相互的一种信任关系。

比较戒备的状态估计很难。

大多数人都会被催眠。

人的就是分辨力好了就容易接受暗示,被催眠。

  但是在达到深度催眠不是很容易,催眠术并不能让对方做任何

  4

  事。

如果太有背于道德观念,被催眠人会醒来,或者造成心理问题。

  催眠的时候一般采用暗示法。

语言加视觉刺激、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等等。

通常这些方法很容易让对方进入轻度催眠。

浅度催眠状态的求治者感到浑身倦怠、肌肉松驰、呼吸深缓、无力睁眼,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情有回忆能力。

中度催眠状态的求治者感到睡意甚浓、四肢僵直,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记忆。

深度催眠状态下的求治者除对施治者的说话有反应外,已基本没有知觉,甚至对针刺刀割也无痛觉,可施行外科手术。

  我想催眠只是让对方暂时失去思维,转而用低级的方法控制身体。

人的大脑很复杂,现在也没有形成原理。

  但是如果催眠失败。

如果在沉度催眠中,被惊醒,应该是很危险的。

或者自我催眠的时候陷入陷进,那可能会有很可怕的后果。

所以一般催眠师都会留有后门,免的出现麻烦。

  我们自己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前,最好不要自我催眠。

也不要随意接受催眠治疗。

  用催眠术进行手术必要性不大。

有现在的麻药吗。

治疗心理阻碍不错呀。

  可以通过暗示进入大脑中被忘掉的阴影中。

解决问题。

如:

人的大脑有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受到巨大刺激的时候,会故意把这段记忆忘掉。

但在人潜意识里会体现出来保护自己。

所以有些人小时候受到家庭暴力,或者小女孩被强暴。

这种情况当事人经常会忘记当时的具体情节或者根本不会记起这些事。

但对以后社会交往有很大压力,所以用催眠术帮助他们解开这段记忆,开解他们,会有非常好的帮助。

  希望热爱心理学研究的人们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别人的心理这种事只是小孩子的一进想法。

  第二节注意(attention)

  一、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二、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

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

一种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即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时。

  5

  可以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心理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