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4219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docx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第三章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9

第一节需求分析9

第二节服务规模与标准10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3

第一节项目选址13

第二节项目区自然条件13

第三节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18

第四节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20

第五章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23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目标23

第二节规划方案分析25

第三节建设方案31

第六章消防46

第七章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47

第一节环境保护47

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48

第三节建议50

第八章节能分析52

第一节概述52

第二节节能设计依据52

第三节能耗分析53

第四节节能措施54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进度58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58

第二节 进度计划安排60

第十章招投标方案62

第一节 招标管理62

第二节 项目招标基本情况6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

第一节投资估算66

第二节资金筹措70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71

第一节经济效益71

第二节社会效益73

第十三章结论75

 

1.项目概要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投资单位:

苏州恒辉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恒辉生物),恒辉生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占地面积53280m2,四万平方米的办公、车间、宿舍,拥有一支强大的新能源开发技术队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5人),专业的机械加工技术人员59人,拥有配套的生物质能源实验室和大型的机械加工厂房、车间,并配备有大型行吊设备,拥有机械精密加工的大型车床、钻床、锯床、磨床、铣床、线切割机,具备大规模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技术支持单位: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于2011年12月批准组建的,中心依托福建农林大学运作,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这有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工程技术委员会作为管理委员会的技术和政策咨询部门。

中心现有在职科研和管理人员共60余人,流动人员40多人,拥有较完备的菌草工程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与中试条件,与国内外菌草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中心的目标为建成一流的菌草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流的合作与服务平台。

通过技术创新、工程化和技术集成,成为我国菌草行业的领军者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控制功能我技术交流,培养一批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菌草工程技术人才,形成基础工程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能力,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菌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服务科技扶贫与援外工作。

1.2项目建设内容

1.2.1项目名称

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菌草循环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

1.2.2建设性质

新建。

1.2.3建设地点

菌草及食用菌示范基地设在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桔头村。

1.2.4建设规模

菌草种植面积100亩,食用菌栽培用房10亩菌,渣年再利用生产用房10亩,母种5万支,原种20万瓶,栽培种100万袋,珍惜菌棒1100万袋,栽培生产鲜杏鲍菇600吨。

1.2.5主要建设内容

(1)2000亩的菌草的耕种;

(2)原种试验室、母种试验室和专家实验室;

(3)日产4万袋制袋生产线;

(4)消毒、接种室、菌种培养室;

(5)出菇试验场和标准化食用菌示范基地10亩,1100万袋珍稀食用菌生产与销售;

(7)原辅材料及成品仓贮1500平方米;

(8)研发、育种、包装、营销、质检、菌产品加工、培训学校、管理办公等综合大楼;

(9)配套水、电、路、绿化、运输等设施;

(10)其它配套设施。

1.3项目建设方案

技术的来源及先进性:

主要技术来源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是新的优质菌种、标准化菌种生产技术、无公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和相关食用菌产业科技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进度安排:

总建设期3.0年。

2013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批准立项和项目用地2000亩的租赁,以及菌草种芽的耕种;

2013年底前完成栽培种生产标准化厂房建设及相关生产线安装,2013年12月底前投产,第一年生产母种2万支、原种10万瓶、栽培种60万袋;

2015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体工程建设,项目达产:

菌草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干草12000吨;

年产母种10万支、原种20万瓶、栽培种100万袋,标准化基地10亩,年产珍稀商品食用菌600吨,1100万袋珍稀食用菌;

相关配套功能运转,项目完成验收。

市场营销:

设立菌种销售部,负责总体销售工作;

在市县十多个食用菌主产乡镇依托生产大户建立菌种推广和售后服务点,在周边15个市县设销售服务总代理;

利用公司专用网站,设立菌种天地专门网页,对外发布品种信息,并进行网上销售;

建立菌种生产协会,对市内外菌种生产企业供应原种和母种。

组织管理:

菌种厂实行合作社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设研发部、生产部、营销部、售后服务中心和办公室,财务由合作社统筹。

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规模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340万元(其中,土建1060万元、设备280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其它60万元。

资金来源:

招商引资1000万元,自筹60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地方财政扶持100万,合计2000万元。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可产5万支母种、20万瓶原种、100万袋商品种,1100万袋珍稀食用菌,可产珍稀商品食用菌600吨,税前年销售收入可达2500万元,总成本1324万元,税前年利润1176万元,投资利润率为66%,回收期为3年。

2.建设方案

2.1建设任务和规模

(1)2000亩巨菌草的种植、收割、粉碎。

(2)杏鲍菇的工厂化基地10亩。

(3)四层综合楼2000平方米,一层为销售中心、推广服务中心,二层为专家试验室、菌产品加工包装车间,三层为办公楼,四层为食用菌培训学校。

(4)菌种培养室3000平方米,为砖墙钢顶结构。

(5)原料仓库1000平方米。

(6)制袋车间500平方米。

(7)锅炉房、灭菌室300平方米。

(8)冷却室、接种室300平方米。

(9)出菇试验场1000平方米。

(10)菌产品和原辅材料仓库500平方米。

(11)水塔、配电房和供电、供水设施。

(12)各类生产、试验、检测设备200台套。

(13)晒场1000平方米。

(14)绿化带3000平方米。

(15)道路、场坪1000平方米。

(16)菌种配送车1台。

(17)质量检测室100平方米。

(18)项目达产后年可产5万支母种、20万瓶原种、100万袋商品种,2100万袋珍惜食用菌。

2.2建设规划和布局

该项目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规划办公、加工、科研、营销、培训等综合楼2000平方米,标准化菌种培养室10个、3000平方米,制棒工区及生产用房1800平方米,产成品库500平方米,出菇试验1000平方米,晒场、道路、绿化5000平方米,各类生产、试验、检测设备100台套,及相应的供水、供电和运输设备。

100万袋标准化菌种厂布局示意图

绿

出菇试验场化制袋工区原料库

工作通道

绿化隔离带

晒场兼隔离带

综合办公大楼

成品材料库

绿化带

公路

2.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2.3.1生产技术方案

2.3.1.1技术路线

项目示范与推广的指导思想是:

因地制宜,边研究,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标准化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

选出高产稳产配方菌种中心建设

科学安排种植模式

科学的温、光、水、气管理

配方筛选试验菌种提纯复壮

适时采收

产品保鲜、加工或鲜销

生产原料收集采购菌种改进筛选选育

食用菌生产配套技术辐射推广

技术路线图

2.3.1.2主要配套技术内容

(1)筛选优良菌株和提纯复壮技术

此为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菌种,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的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菌种。

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不断对菌种进行提纯复壮,确保菌种的生命力,克服菌株退化现象。

其中主要技术内容有:

先端菌丝分离,控制好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减少转代次数等。

(2)提高纯菌率技术

此为食用菌菌种生产和食用菌熟料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pH值调节技术、培养基配制灭菌技术和菌丝培养技术。

(3)食用菌管理技术

此项技术对提高食用菌产量与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主要包括选用科学的栽培配方,温、光、水、气控制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适时采收技术,产品包装、保鲜、加工技术等。

2.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2.4.1建设标准

土建标准:

标准化厂房建设行业标准和国家建筑设计标准。

设备标准:

参照中国农科院《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技术标准:

2.4.2具体建设内容

2.4.2.1土建

(1)杏鲍菇的工厂化基地6000平方米。

(2)四层综合楼2000平方米,一层为销售中心、推广服务中心,二层为专家试验室、菌产品加工包装车间,三层为办公楼,四层为食用菌培训学校。

(3)菌种培养室3000平方米,为砖墙钢顶结构。

(4)原料仓库1000平方米。

(5)制棒车间500平方米。

(6)锅炉房、灭菌室400平方米。

(7)冷却室、接种室400平方米。

(8)出菇试验场1200平方米。

(9)菌产品和原辅材料仓库600平方米。

(10)晒场1000平方米。

(11)道路、场坪1000平方米。

(12)质量检测室100平方米。

(13)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2.4.2.2设备

各类生产、试验、检测设备100台套;

水塔、配电房和供电、供水设施;

菌种配送车1台。

主要设备有:

(1)配料设备:

衡器、拌料、分装、压料打穴等工具;

(2)灭菌等设备:

高压灭菌锅炉;

(3)接种设备:

接种室里的相关设备;

(4)菌种培养设备;

(5)试验室设备。

2.4.2.3科技措施

(1)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聘请该院陶鸿教授为首席专家顾问。

(2)制定企业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兴办企业菌业技校,对公司员工和菌种购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对公司技术人员定期安排对口进修。

2.4.2.4其他

绿化带3000平方米。

2.5实施进度安排

总建设期3年。

2013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批准立项和项目用地征收,以及2000亩巨菌草耕种;

2013年完成栽培种生产标准化厂房建设及相关生产线安装,9月份投产,第一年生产母种2万支、原种5万瓶、栽培种60万袋;

2015年全部完成整体工程建设,项目达产,相关配套功能运转,项目完成验收。

项目建设进度表

A:

巨菌草种植B:

平整围墙

C:

综合大楼D:

菌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