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简答题1Word文件下载.docx
《病理学简答题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简答题1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胞质改变,②胞核改变;
③有炎症反应;
④不能恢复正常
4.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哪些因素有关?
距离举例说明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如心肌细胞坏死较纤维细胞坏死影响大);
b坏死细胞的数量(如单个肝细胞坏死较广泛肝细胞坏死影响小);
c坏死细胞的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坏死较上皮细胞坏死影响大)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如肺的局灶性坏死较心的局灶性坏死影响小
5.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的区别干性:
病变区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病变小、硬,局部干燥呈黑绿色,全身中毒症状轻。
湿性:
病变区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病变大、有恶臭,呈黑色或灰绿色,全身中毒症状重。
6.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区别(竞赛考题)
坏死
凋亡
受损细胞数
多少不一
单个或小团
细胞质膜
常破裂
不破裂
细胞核
固缩、裂解、溶解
裂解
细胞质
红染或消散
致密
间质变化
胶原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
无明显变化
凋亡小体
无
有
细胞自溶
急性炎反应
7.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91K考题)
①肉眼 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
②镜下 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
③功能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平创口或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他异物;
④转归 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8.试述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91K)
①炎细胞可以抗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吞噬细胞尚可促进组织再生和增生;
②成肌纤维细胞可使伤口收缩;
③毛细血管可提供局部组织修复所需的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坏死组织吸收和控制感染;
④肉芽组织的所有成分有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的功能。
9.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条件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的伤口
组织缺损大,创缘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异物的伤口
坏死组织
少
多
炎症反应
轻
重
表皮再生
伤后24~48小时再生上皮覆盖伤口
异物清除、感染控制、肉芽组织形成后才开始
肉芽组织
第2~3天从伤口边缘开始长入少量肉芽组织
伤口边缘或底部长入多量肉芽组织
伤口收缩
不明显
明显
愈合时间
5~7天达临床愈合(短)
时间长
瘢痕
少、规则、线状
大、不规则
10.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①血肿形成 骨折的两端及其周围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及血凝块,伴有轻度炎症反应,部分骨组织缺血坏死。
②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后,血肿由肉芽组织取代并机化,继而纤维化,连接骨折断端。
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
③骨性骨痂形成 纤维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分泌骨样基质,形成类骨质,经钙盐沉着转变为编织骨。
纤维性骨痂中的软骨组织也经软骨性成骨过程演变为骨组织。
④骨痂改建和重塑 在破骨细胞吸收骨质和骨母细胞产生新骨质的协调作用下,骨性骨痂适应骨活动的力学方向改建为板层骨,重建皮质层和髓腔的正常关系。
11.简述梗死的原因、类型及其不同类型梗死的形成条件。
(竞赛考题)
(1)梗死的原因:
①血栓形成;
②动脉栓塞;
③动脉痉挛;
④血管受压闭塞。
(2)类型:
①贫血性梗死;
②出血性梗死。
(3)条件:
1)贫血性梗死 ①组织结构比较致密;
②侧支循环不充分;
③动脉分支阻塞。
2)出血性梗死 ①组织疏松;
②双重血液供给或血管吻合支丰富;
③组织原有淤血;
④动脉分支阻塞;
⑤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等。
12.根据所学的病理学知识,你认为在做全身慢性淤血死亡者的尸体解剖时,1.应注意检查哪些重要器官?
2.这些器官可能有什么改变
① 检查心、肝、肺、肾、脾、脑。
②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肥大扩张;
慢性心瓣膜病——心瓣膜增厚变硬、左心房肥大扩张或左心房室肥大扩张,二者同时伴有右心肥大扩张;
高血压心脏病——全心肥大扩张;
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腔扩张,多灶性心肌纤维化,相邻心肌纤维萎缩和/或肥大;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脏壁层纤维性粘连;
扩张性心肌病——心脏肥大扩张,心肌不均匀肥大,内膜下及心肌间质纤维化。
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病变、硅肺病变、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变;
慢性左心衰竭——肺褐色硬化。
肝:
槟榔肝、心源性肝硬化。
脾:
淤血性脾大病变。
肾和脑:
淤血、水肿。
13肺淤血与肝淤血的病变特点
肺淤血
肝淤血
发病原因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肉眼所见
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边缘变钝,暗红色,切面变实,可见血性泡沫状液体流出
肝体积增大,暗红色与灰黄色相间,呈槟榔肝。
镜下所见
肺组织实变,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见蛋白水肿液、红细胞,巨噬细胞,心衰细胞。
中央静脉及周围肝静脉血窦扩张充血,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消失,小叶周边肝细胞有脂肪变性。
临床表现
明显气促、缺氧、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
肝下界下移,肝区痛疼,肝功能异常。
结局
肺泡壁增厚和纤维化,肺质地变硬,肉眼呈棕褐色。
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易形成淤血性肝硬化。
14.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1)淤血的原因:
①静脉受压;
②静脉阻塞;
③心力衰竭。
(2)病变:
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②呈暗红色③皮肤出血时发绀,温度下降;
2)镜下:
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
②有时伴水肿;
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
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
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
15.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竞赛考题)
(1)形成条件:
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
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2)对机体的影响:
1)有利的一面:
①防止出血;
②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2)不利的一面:
①血栓阻塞血管可引起组织的缺血、发生坏死;
②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引起
16.请列出栓子的种类及栓子的运行途径。
答:
(1)种类:
①血栓;
②脂肪;
③气体:
空气、氮气;
④羊水;
⑤肿瘤细胞;
⑥寄生虫及寄生虫卵;
⑦细菌等。
(2)运行途径:
1)顺血流方向:
①体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
②左心房→左心室→动脉系统至大动脉的分支,最终嵌塞于口径与其相当的分支。
2)逆血流方向(由于胸、腹腔内压骤然剧增所致):
①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所属的分支;
②左心→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右心等。
17.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1)栓塞的类型:
①血栓栓塞;
②气体栓塞;
③脂肪栓塞;
④羊水栓塞;
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后果:
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里衰竭而死亡;
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核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
③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梗死;
④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
⑤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
⑥肝动脉栓塞,可引起肝梗死等。
18.描述梗死的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
①外观呈锥体形,灰白色;
②切面呈扇形;
③边界清楚;
④尖部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
⑤梗死周边可见充血、出血带。
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脑为液化性坏死);
②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③梗死边缘有充血和出血等。
(2)出血性梗死:
①梗死区呈暗红色或紫褐色;
②有出血;
③失去光泽,质地脆弱;
④边界较清;
⑤肺的出血性梗死的底部靠近肺膜、尖部指向肺门的锥形病灶。
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
②梗死区及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
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19.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
(1)1)血栓形成:
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
②血液成分凝固;
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
①循环血液中;
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
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
①动脉阻塞;
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
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
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
20.简述肺、肾、心、脑、肠梗死的大体特点及病理学基础(竞赛考题)
梗死灶呈锥形,尖端朝向肺门,梗死灶质实,暗红色;
病理学基础血管呈锥形分布,且肺具有双重血供,组织疏松,在严重肺淤血的情况下发生出血性梗死。
肾:
梗死灶呈锥形,尖端朝向肾门,梗死灶质实,灰白色;
病理学基础血管呈锥形分布,肾只有一条血供,组织致密,易发生贫血性坏死,使梗死灶呈灰白色。
心:
梗死灶呈地图状,梗死灶质实,灰白色;
病理学基础心肌冠状动脉不规则分布,故梗死灶呈地图状,心肌组织致密,易发生贫血性梗死,使梗死灶呈灰白色。
脑:
梗死灶是囊性空腔;
病理学基础脑因含多量水分和磷脂等液化性坏死,后背吸收溶解只剩下空腔,脑发生的是贫血性坏死。
肠:
梗死灶呈节段性,梗死灶呈暗红色,质脆;
病理学基础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梗死灶呈节段性,肠具有双重血供,当肠发生严重淤血时,肠发生出血性梗死,使梗死灶呈暗红色。
HK的特点:
基本特点①病变往往先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临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
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者较少。
(3分)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有一种R–S细胞,且常有多数各种炎细胞浸润。
(3分)组织类型有淋巴细胞为主型;
淋巴细胞削减型;
混合细胞型;
结节硬化型四种。
(4分)
肿瘤转移为何有亲和性:
肺癌→ 肾上腺、脑
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 →骨
乳腺癌→肺、肝、骨等
原因机制:
①靶器官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配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结合
②释放趋化因子
③环境不适宜肿瘤细胞生长:
21.什么是炎症有何生物学意义
(1)①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
②对损伤的防御反应。
(2)1)意义:
没有炎症反应,人类就不能生存。
①局限或消除致病因子;
②防止病变蔓延;
③促进修复。
2)危害性:
渗出物过多。
①压迫局部组织→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
②机化→器官间的粘连;
③重要器官的重度炎症→死亡。
22.炎症的基本病变有哪些简要说明它们在炎症中的辩证关系。
(1)基本病变:
①变质;
②渗出;
③增生。
(2)辩证关系:
①变质属于损伤过程;
②渗出属于防御过程;
③增生也是一种防御反应,属于抗损伤过程,并有修复作用;
④渗出物过多或增生过度均可损伤组织,影响器官的功能。
23.渗出液在炎症病变局部的作用有哪些
(1)有利方面:
①稀释毒素;
②促进物质代谢;
③消灭病原体;
④局限炎症病变;
⑤促进修复;
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