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2731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材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三种类型。

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抽象的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

P58-59

11、研究者提出了教学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

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消极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

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17、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与(强化)功能。

P112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

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

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

P122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三个维度。

P123

2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P124

23、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

一是(直接强化);

二是(替代性强化);

三是(自我强化)。

P125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内容特征)(组织特征)和(巩固性)。

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8、根据记忆存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区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P181

29、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P199

30、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后者又可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P206

31、元认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种。

P209

3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P240

33、发散思维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即(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

P256

34、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P267

35、心理学认为,态度和品德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P292

36、态度与品德的两个区别是(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37、价值内化的五个水平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P293

38、柯尔伯格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儿童和成人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大多数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处于(习俗)水平。

P295

39、价值官辨析的三个阶段是(选择)(赞赏)(行动)。

P300

40、班杜拉把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形式。

P307

41、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P373

42、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43、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指导学习活动的进行)等基本功能。

44、根据测量学的要求,布卢姆等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45、一般认为,对教学内容的任务分析涉及三个方面,即(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和(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P379-380

46、教学测量与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动机)功能。

P395

47、常模参照测验可供(选拔)、(编班)、(编组)之用。

P404

48、测量与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施行的测验时(准备性)测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验时(形成性)测验,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时(总结性)测验。

P405

49、大学生新生入学后,校方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进行分班教学,需要运用(准备性)测验。

二、名词解释(有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学风格P46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2、皮格马利翁效应P47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接受“权威诺言的暗示”,对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3、教学效能感P51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4、教学监控能力P61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5、消极强化P97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6、惩罚P97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7、先行组织者P103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8、认知内驱力P113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9、附属内驱力(交往内驱力)P113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0、自我效能感P125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1、自我强化P125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12、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132简称倒“U”曲线。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

13、学习迁移(简称迁移)P138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14、形式训练说P142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

15、相同要素说P142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

即,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

16、定势(也称心向)P150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17、遗忘的衰退说P198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18、遗忘的干扰说P199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19、遗忘的同化说P200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20、遗忘的动机说P200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21、陈述性知识P205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一般通过记忆获得,也称为记忆性知识。

22、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P205指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它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因此又称为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又分为两个亚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23、功能固着P249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即,当一个人熟悉了一某种物体的功能,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24、原型启发P250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25、自我意识P266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

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方面。

26、社会自我P268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和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27、投射自我P268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28、理想自我P268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

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29、自我强化P307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30、社会助长P316也称社会助长作用。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31、社会惰化P318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32、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