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9064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docx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

整改工作指南

 

前言

 

为便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相关单位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所依据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编写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指南》,供参考。

本指南包括总则、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建设三个部分,附录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主要标准简要说明。

1总则1

1.1工作目标1

1.2工作内容1

1.3工作流程2

1.4标准应用3

1.5安全保护能力目标5

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6

2.1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7

2.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7

2.3确定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8

2.4落实安全管理措施8

2.4.1人员安全管理8

2.4.2系统运维管理8

2.4.2.1环境和资产安全管理8

2.4.2.2设备和介质安全管理9

2.4.2.3日常运行维护9

2.4.2.4集中安全管理9

2.4.2.5事件处置与应急响应9

2.4.2.6灾难备份9

2.4.2.7安全监测10

2.4.2.8其他安全管理10

2.5系统建设管理10

2.6安全自查与调整10

3安全技术措施建设10

3.1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现状分析11

3.1.1信息系统现状分析11

3.1.2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现状分析12

3.1.3安全需求论证和确定12

3.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建设整改方案设计12

3.2.1确定安全技术策略,设计总体技术方案12

3.2.1.1确定安全技术策略12

3.2.1.2设计总体技术方案12

3.2.2安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13

3.2.2.1物理安全设计13

3.2.2.2通信网络安全设计13

3.2.2.3区域边界安全设计13

3.2.2.4主机系统安全设计13

3.2.2.5应用系统安全设计14

3.2.2.6备份和恢复安全设计14

3.2.3建设经费预算和工程实施计划14

3.2.3.1建设经费预算14

3.2.3.2工程实施计划14

3.2.4方案论证和备案15

3.3安全建设整改工程实施和管理15

3.3.1工程实施和管理15

3.3.2工程监理和验收15

3.3.3安全等级测评15

附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主要标准简要说明17

1总则

1.1工作目标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在做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工作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要求,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

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管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建设,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的各项要求,使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有效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1.2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在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中,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要求,坚持管理和技术并重的原则,将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建立信息系统综合防护体系,提高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

要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建立并落实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工作,落实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安全管理建设整改

安●岗位设置人●人员录用

全●人员配备员●人员离岗

管●授权和审批安●人员考核

理全

机●沟通和合作管●教育和培训

构●审核和检查理●人员访问管理

安●管理制度●环境管理

全●制定和发布●资产管理

理●评审和修订●介质管理

制●设备管理

度系●监控管理

●定级备案运●安全管理中心

维●网络安全管理

●安全方案设计管●系统安全管理

●产品采购使用理

系●自行软件开发●变更管理

统●备份恢复管理

建●外包软件开发●事件处置

设●工程实施

管●应急响应

理●测试验收

●系统交付

●安全服务选择

●等级测评

安全技术建设整改

●机房位置选择●身份鉴别

●防火防雷●访问控制

●防水防潮●安全审计物●防静电主●入侵防范理●物理访问控制机●病毒防护

安安

全●防盗窃防破坏全●资源控制

●温湿度控制●安全标记

●电力供应●剩余信息保护

●电磁防护

●区域划分●身份鉴别

●边界防护●访问控制

网●访问控制●安全审计

络●安全审计●通信完整性

安应

全●入侵防范用●通信保密性

●病毒防护安●软件容错

●通信保护●资源控制

●安全标记

数●数据保密性●剩余信息保护

据●数据完整性●抗抵赖

全●备份与恢复

与备份恢复

图1: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主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

不同级别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的具体内容应根据信息系统定级时的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以及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现状确定。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整改内容一并实施,或分步实施。

1.3工作流程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

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规划,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第二步:

开展信息系

统安全保护现状分析,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确定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需求;第三步:

确定安全保护策略,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方案;第四步:

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建设安全设施,落实安全措施;第五步:

开展安全自查和等级测评,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安全隐患和威胁,进一步开展安全建设整改工作。

该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基本流程

1.4标准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应依据《基本要求》,并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技术活动参照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

等级保护有关标准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工作中的作用如图3所示。

 

保信信

护息保息

测系护系

评统测统

过安评安

程全要全

指等求等

南级级

安全等级

况信息系统安全方分法

析指

等级保护建设导

信安信

保息全息

护系设系

实统计统

施安技等

指全术级

南等要保

级求护

基线要求

 

图3:

等级保护相关标准间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及配套标准是《基本要求》的基础。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以下简称《划分准则》)是等级保护的基础性标准,《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等技术类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管理类标准和《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等产品类标准是在《划分准则》基础上研究制定的。

《基本要求》以上述标准为基础,根据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并确定了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的最低保护要求,即基线要求。

(二)《基本要求》是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的依据。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应以落实《基本要求》为主要目标。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根据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要求》中相应级别的安全保护要求作为信息系统的基本安全需求。

当信息系统有更高安全需求时,可参考《基本要求》中较高级别保护要求或《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其他标准。

行业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基本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和信息系统实际出台行业细则,行业细则的要求应不低于《基本要求》。

(三)《定级指南》为定级工作提供指导。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为信息系统定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定级指南》,结合行业特点和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出台本行业的定级细则,保证行业内信息系统在不同地区等级的一致性,以指导本行业信息系统定级工作的开展。

(四)《测评要求》等标准规范等级测评活动。

等级测评是评价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状况的重要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为等级测评机构开展等级测评活动提供了测评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对等级测评活动提出规范性要求,以保证测评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施指南》等标准指导等级保护建设。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实施的过程控制标准,用于指导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方法、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不同的角色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对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技术设计活动提供指导,是实现《基本要求》的方法之一。

1.5安全保护能力目标

各级信息系统应通过安全建设整改分别达到以下安全保护能力目标:

第一级信息系统:

经过安全建设整改,信息系统具有抵御一般性攻击的能力,

防范常见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危害的能力;系统遭到损害后,具有恢复系统主要功能的能力。

第二级信息系统:

经过安全建设整改,信息系统具有抵御小规模、较弱强度恶意攻击的能力,抵抗一般的自然灾害的能力,防范一般性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危害的能力;具有检测常见的攻击行为,并对安全事件进行记录的能力;系统遭到损害后,具有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第三级信息系统:

经过安全建设整改,信息系统在统一的安全保护策略下具有抵御大规模、较强恶意攻击的能力,抵抗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能力,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危害的能力;具有检测、发现、报警、记录入侵行为的能力;具有对安全事件进行响应处置,并能够追踪安全责任的能力;在系统遭到损害后,具有能够较快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对于服务保障性要求高的系统,应能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具有对系统资源、用户、安全机制等进行集中控管的能力。

第四级信息系统:

经过安全建设整改,信息系统在统一的安全保护策略下具有抵御敌对势力有组织的大规模攻击的能力,抵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能力,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危害的能力;具有检测、发现、报警、记录入侵行为的能力;具有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处置,并能够追踪安全责任的能力;在系统遭到损害后,具有能够较快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对于服务保障性要求高的系统,应能立即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具有对系统资源、用户、安全机制等进行集中控管的能力。

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据《基本要求》,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标准规范要求,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工作流程见图4。

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

落实安全岗位和人员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确定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自查和调整

图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设整改工作流程

2.1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明确领导机构和责任部门,设立或明确信息安全领导机构,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

建立岗位和人员管理制度,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对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具体依据《基本要求》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