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13 乌鸦喝水 教案共2课时市级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13 乌鸦喝水 教案共2课时市级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上册13 乌鸦喝水 教案共2课时市级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
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
(板书:
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
齐读。
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
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
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
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yā
dà
ochù
bà
nfǎ
pá
nɡbiān
xǔduō
乌鸦
到
处
办法
旁
边
许
多
shí
zǐ
fà
nɡjì
n
zhǎoshuǐ kà
njià
yì
zhī
kǒukě
石
子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只
口
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
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认读压力,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
(渐渐)能换个词吗?
(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
教师引读: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
(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
书空、动笔写。
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
(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
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
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
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继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
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
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
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
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
“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
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
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
”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功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
本环节的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也许……也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
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
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
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
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
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智慧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
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
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本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见解,使学生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
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动力。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
“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读好书就是对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办法,因此,此环节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到水的过程。
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
“哟,水真的升高了!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
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困难“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不断发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