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将这些引以为豪。
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文章进行批驳,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感受民族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知识链接
驳论文
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
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
(1)列现象,
(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搽(chá
)
玄虚(xuá
n)
省悟(xǐng)渺茫(miǎo)
脊梁(
jǐ
诓骗(
kuāng
)慨叹(kǎi)
佛教(fó
)笼子(ló
ng)
仿佛(fú
)笼罩(lǒng)
(2)词语释义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舍身求法:
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
光耀:
文中指光辉,光大。
也可以指光辉照耀(多用比喻)。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就紧跟上去。
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摧残:
(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了什么论点?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答案示例:
批驳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的论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第1、2段):
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
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
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
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
得出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研读分析
你认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在国家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是当时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鲁迅先生心怀民族、国家,所以要批驳错误的观点,鼓舞民族自尊心。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
那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呢?
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大家会知道答案。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鲁迅先生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论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驳斥该论点的。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作者是怎样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
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这是直接批驳。
(2)作者是怎样间接批驳敌人错误论点的?
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
这是间接批驳。
2.品味赏析
文中有许多语句有深刻含义,请大家反复品读语句,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1)“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2)“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广大人民。
(3)“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中国人”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5)“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写法探究
这篇杂文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请品读文章,找出能体现这些特点的语句。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
“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被外国列强欺侮的时候,鲁迅先生有自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力量有自信,中华民族有自信,所以,我们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战胜敌人,赢得了胜利。
现在,中华民族到了复兴的伟大时刻,我们有没有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我们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四、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5、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2、新课导入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
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
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
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
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这就是做学问。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2.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检查预习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
ng)虚妄(wà
ng)盲从(má
ng)停滞(zhì
)
折叠(zhé
)便装(bià
n)
折腾(zhē)便宜(piá
折本(shé
(3)词语释义
腐草为萤:
语出《礼记·
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
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
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
“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
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
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
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
(1)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
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