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8784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医学研究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实验法;

③理论法。

4.医学研究的场所:

①社区;

②医院;

③实验室。

5.医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设计;

②衡量;

③评价。

三、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 

选题

2. 

设计

3. 

实施

4. 

分析

5. 

报告

四、医学研究的分类

按照科技活动类型分

①基础研究:

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

基础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产生社会效益。

②应用研究:

利用基础理论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方法。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产生社会效益为主。

③开发性研究:

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

按照研究方法分

①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②试验性研究:

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③理论性研究:

数学模型构造。

按照试验场所分

①实验室研究:

研究对象是动物、组织、细胞。

②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是病人。

③人群研究:

研究对象是一般社区人群。

按照研究的任务分

①纵向课题:

指令性和指导性项目。

②横向课题:

联合、协作、委托性项目。

③自选课题

五、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病因学研究

发病机制研究

形态与功能研究

症状与体征

诊断试验

6. 

治疗试验

7. 

预后试验

8. 

预防试验

9. 

疾病自然史研究

六、医学科研实践的基础

人员基础

方法基础

资源基础

试验基础

第二章 

因果推论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许多情况下是先发现了果,再去找因,或去探索两个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收集因果存在的证据的过程,但我们所收集的证据是否能够证实因果关系的成立,需要进行科学的推论。

有些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一对应的,比较直观,但广义因果律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即原因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

疾病的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

因果关系是事件或特征类别之间的一种关联,改变某一事件或特征类别的频率,就会引起另一事件或特征类别的频率改变,这样可以认为二者互为因果。

一、因果关系的方式

单因单果

单因多果

多因单果

多因多果

间接联系

二、因果联系研究的思路

描述性研究假设形成分析性研究发现关联统计学检验有

非因果关系

显著意义因果关系推论

可能因果关系试验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

关联性检验无显著性时,要考虑的可能性①确实无意义;

②样本量不足。

下结论时要根据概率的大小。

三、因果关系推论时需要的证据

联系的强度

联系的梯度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时序性

联系的特异性

分布相符

实验证据

理论解释

第三章 

科学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往往提出课题要比解决课题更为困难。

一、选题原则

(1)创新性原则:

①前人未解决的问题;

②前人解决不彻底的问题;

③前人虽已得出结论,但作者间持有不同见解;

④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2)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

(3)难度适当。

(4)突出特点。

在不同地区或人群中进行研究可以对已有的研究结论加以证实或补充。

国外已有研究可引进,结合无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以填补国内空白。

(5)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结合。

二、选题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文献评述形成假设立项

提出问题

是课题形成的萌芽阶段。

课题的来源:

①经验积累;

②意外启发;

③阅读文献;

④实际需要;

⑤研究结果。

形成假设

问题提出后要查阅文献、咨询专家进展、性质、目的、价值假设(题目)。

论证立项:

创新性、可行性论证。

三、选题注意事项

1.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明确和具体:

研究者必须明确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

目的不是口号,而是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目的和内容要从题目上显示出来,一般题目不能超过20个汉字,旗帜鲜明。

2.要结合自身优势、工作基础、技术条件及经费。

3.要加强合作,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实和发展自己。

第四章科研设计

依据客观允许程度而制定的尽可能严密的计划为科研设计(researchdesign),是实施科学研究的行动纲领。

一、科研设计的内容

1.立题依据:

项目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基础项目着重结合国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

应用研究着重结合科学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论述改项目的应用前景对生产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效益。

开发研究着重论述实用意义、经济效益、示范意义和推广前景。

2.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5.预期研究结果

6.研究的基础(可行性分析)

7.进度安排

8.经费预算

二、科研设计的原则

随机化

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

使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为随机抽样,使样本中每个个体分到各试验组的机会均等为随机分配。

坚持随机化原则可避免试验措施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作用,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随机的方法

(1)简单随机:

抽签、抛硬币、随机数字法等,适用于小规模研究。

(2)系统随机:

个体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按表现出的规律采用简单随机法。

(3)分层随机:

个体间某些特征相差较大,先根据特征将人群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按随机的方法进行。

适合于目标人群某些特征相差较大,分层后可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4)整群随机:

当目标人群很大时,可以小群体作为抽样或分配单位,再按随机的方法进行。

(5)多级随机:

即可将整群、分层等随机的方法同时使用。

对照

医学研究多数是通过比较产生结论,对照是比较的基础。

(1)对照的作用:

①鉴别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所产生的效应(性质、大小);

②估计、消除、减少研究的误差(生物学研究的条件不易控制)。

(2)对照的原则:

均衡可比的原则,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除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致。

这是理想状态,在医学研究中是难以做到,但应尽可能做到。

其他因素是指实验条件、个体特征、研究时间、研究人员、方式方法、诊断标准、重视程度等。

组间的一致性越好,研究因素的效应就越能突出表现出来,其他因素造成的偏差就越小。

(3)对照的种类

①空白对照:

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方法。

作为本底参照,可突出研究因素的效应,在临床上要考虑,不处理是否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②标准对照:

以标准的或常规的方法作为对照的处理。

可对研究因素的作用与标准进行比较。

③自身对照:

将研究对象接受处理前的状态作为对照。

优点是一致性很好,但对于所观察的指标变化较大,或短期内可自愈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不适合。

④历史对照:

将过去的研究或观察的结果作为对照。

使用的前提是必须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可以借用。

但由于时间的变化可引起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大变化,因此可比性问题不易解决,历史对照是一种不可靠的方法。

⑤配比对照:

根据试验对象的某些特征要求,选择对照的方法。

I.种类

i.频率配比:

按照试验组某特征出现的频率选择对照,使对照组该特征出现的频率与试验组相同。

ii.成对配比:

按照试验组每个研究对象个体的某些特征选择对照,并与试验组的研究对象结成对子,也称配对对照。

每个试验对象可选一个对照,组成1:

1的配对研究,也可选2个或多个对照,但最多为4个,组成1:

2、1:

3、1:

4的配对研究。

II.优点

i.严格配比,增强可比性,使结果容易解释。

ii.提高统计学效率。

III.配比条件

可能影响可比性或对结果解释有干扰作用的因素、特征均可作为配比条件。

理论上配比的条件越多,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越好,试验的结果越容易解释。

但在实际研究中,选择的配比条件太多,合适的对照不易找到,研究无法进行;

同时会出现配比过头错误。

通常3~5个因素为宜,一般有性别、年龄等。

⑥同期随机对照:

按照随机的方法选择或分配的对照组,并要求与试验组同时、同地进行研究与观察。

由于对照是按随机的原则产生可避免人为的选择偏倚,对照组与试验组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研究可避免时间与环境变化的干扰作用,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以同期随机对照开展的临床治疗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简称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是WHO推荐的首选研究方案。

⑦交叉对照:

临床治疗试验的一种设计,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二阶段时对换,适用于不能治愈的慢性病的治疗研究,并且第一阶段的治疗不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试验组对照组

--

洗脱期

对照组试验组

盲法观察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研究的观察者或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为盲法研究。

盲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研究者或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①单盲:

只有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

②双盲:

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观察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

③三盲:

研究对象、研究观察者及资料分析者均不知分组情况。

理论上试验过程中盲的人员越多,结果越可靠,但在临床研究中,如果治疗方案可能有副反应,盲的人多不易及时处理。

三、科研设计的要素

医学科研设计由三个要素构成:

研究对象、因素、效应。

1.研究对象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动物、离体组织、细胞,是具有生命表现,变异是特点,试验条件不易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多,容易产生偏倚。

动物试验条件相对容易控制,但结果存在种属差异,离体组织细胞缺乏体内代谢过程,研究的结果有时代替人的试验。

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1)选择对象的原则

①受益

②代表性

③均衡可比

④依从性

(2)样本量

样本量小抽样误差大、结果不稳定、代表性差、出现无显著意义(P>

0.05)时结果不能肯定。

样本量大投入增加、工作不易做细致,系统误差增加。

合适的样本量是能够满足对阴性(无显著意义)结果解释所需的最小样本量。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有:

①预期的阳性率或对比组间的差异大小,阳性率大、差异大,需样本量小。

②要求的精确度大小(抽样误差),要求高,样本量大。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高低,通常为0.05,如果为0.01,样本量大。

④容许误差大小,容许误差大,样本量小,通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