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Word下载.docx
《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量用法]3~12g。
生大黄---泻下(后下或泡服);
酒制----活血较好;
炒炭----止血。
[使用注意]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药理作用]泻下、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利胆、保肝、促进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止血、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2.芒硝
[药用部位]主含含水硫酸钠。
[性味归经]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苦寒降泄,咸能软坚。
内服既善泻热通肠,又能润燥软坚,为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外用除能清热外,又能消除坚硬之肿块,为治疮肿、痔肿所常用。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主治病证]①实热积滞,大便燥结。
②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用量用法]10-15g。
冲服。
3.芦荟
[药用部位]芦荟叶汁的浓缩干燥物。
[性味归经]苦寒。
归大肠、肝经。
[性能特点]苦寒清泄,沉降下行,入大肠、肝经。
既泻热通便,又清泻肝火,还能杀虫,为治热秘、肝火及小儿热惊、热疳之良药。
[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病证]①热结便秘,肝经实火。
②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③癣疮(外用)。
[用量用法]0.6-1.5g;
入丸散,不入汤剂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孕妇忌用。
4.番泻叶
[药用部位]干燥小叶。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
[性能特点]苦寒清泄沉降,味甘质粘滑润,专入大肠,药力颇猛。
大剂量用能泻积热、通大便、行水消胀、少量用除积滞、助消化。
[功效]泻下导滞
[主治病证]热结便秘,食积胀满;
水肿胀满
[用量用法]缓下1.5-3g,攻下5-9g宜用开水泡服,入汤剂当后下
[使用注意]攻下力猛,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服。
剂量过大,可致恶心、呕吐、腹痛等,故不宜过量服。
润下药[了解]:
1.火麻仁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油润,既善润燥滑肠通便,又兼补虚,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超大剂量服用,可引起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抽搐、精神错乱、昏迷及瞳孔散大等。
2.郁李仁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辛苦,甘平。
归脾大肠小肠经。
[性能特点]既润肠通便,又利水消肿,还行肠中滞气。
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
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不利者最宜。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兼行肠中滞气
[主治病证]①肠燥便秘。
②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用量用法]5-12g。
[使用注意]滑肠,孕妇慎服。
大便不实者忌服。
峻下逐水药[了解]:
1.甘遂
[药用部位]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苦甘寒。
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有毒,药力峻猛,既善泻水逐饮,又善消肿散结。
为治水肿、风痰癫痫及疮毒之猛药。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主治病证]①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
②风痰癫痫。
③痈肿疮毒。
[用量用法]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lg。
醋制可减轻毒性。
[使用注意]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对消化道有较强的刺激性,服用后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用枣汤服或研末装胶囊吞服可减轻反应。
反甘草。
2.巴豆
[性味归经]辛热,大毒。
归胃大肠肺经。
[性能特点]生用能峻下寒积、开通闭塞,既能荡涤肠胃之沉寒痼冷、宿食积滞,又能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斩关夺门之功。
压油取霜(巴豆霜)则药力较缓,可温通去积、推陈致新。
此外,外用又善蚀疮去腐。
[功效]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主治病证]①寒积便秘,腹满胀痛,痰食积滞。
②大腹水肿。
③寒实结胸,喉痹痰阻。
④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用量用法]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降低毒性。
内服0.1-0.3g,多入丸散。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
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畏牵牛子。
3.京大戟
[药用部位]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寒。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善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疗水肿、停饮、肿毒、痰核之顽症。
②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用量用法]煎汤:
1.5~3g,散剂每次0.5-lg。
醋制可减低毒性。
[使用注意]同甘遂。
反甘草
4.红大戟
[药用部位]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
有小毒。
归肺、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与京大戟同功,长于消肿散结,治痈肿、瘰疬多用。
[用量用法]煎汤,1.5-3g;
研末,0.3-1g。
[使用注意]峻泻有毒,故体虚者慎服,孕妇忌服。
5.牵牛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
归肾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既善通利二便,显泻下逐水与消痰涤饮之效,为治水肿、痰饮、便秘之猛药。
又善消食积、驱杀肠道寄生虫,为治食积、虫积之良药。
且尤宜水肿、痰饮兼二便不利或积滞内停者。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主治病证]①水肿,鼓胀,痰饮喘咳。
②胃肠湿热积滞,大便秘结。
③虫积腹痛。
[用量用法]汤剂3-10g,打碎;
散剂,每次1.5-3g。
生用或炒用,炒用药性较强,副作用较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体弱者慎服,不宜多服、久服。
大剂量除对胃肠的直接刺激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与黏液血便外,还可能刺激肾脏,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碍、昏迷等。
6.芫花
[药用部位]干燥花蕾。
[性味归经]辛苦温。
[性能特点]功似甘遂、大戟而力稍强,既善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又能杀虫疗疮,为治胸胁停饮、寒痰喘咳及顽癣秃疮之要药。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②寒痰咳喘。
③头疮,白秃,顽癣,冻疮。
[用量用法]汤剂,1.5-3g;
散剂,每次0.5-1g。
醋制减毒。
[使用注意]孕妇、体虚,或有严重心脏病、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者忌服,不宜连续或过量服用。
反甘草,不宜与甘草同用。
7.千金子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肾大肠经。
[性能特点]既善泻下利尿而逐水退肿,又善下瘀血、消积聚而破血消癥,为治水肿、闭经、癥瘕之猛药,兼二便不利者尤宜。
[功效]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主治病证]水肿,鼓胀;
癥瘕,经闭;
顽癣、赘疣,蛇伤。
[用量用法]内服:
制霜后入丸散,0.5-1g,或装胶囊;
选用肠溶胶囊,可减轻对胃的刺激。
[使用注意]孕妇及体弱,或有严重心脏病、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者忌服,不宜连续或过量服用
祛风湿药
概述[掌握]:
含义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性能功效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适应范围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配伍方法:
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于上部者,配祛风解表药;
病邪入络,血凝气滞者,配活血通络药;
寒湿偏盛者,配温经药;
郁久化热者,配清热药;
病久气血不足者,配益气养血药;
肝肾亏损,腰痛脚弱者,配补养肝肾药。
使用注意
(1)痹证多属慢性疾患,需较长时间治疗,为服用方便,本类药可制成酒剂或丸散剂常服;
(2)本类药中的部分药物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常用药物药性、主治功效及使用注意[了解]:
独活
【药用部位】干燥根
【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肾、肝、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归肾肝,兼归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
【主治病证】
①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②表证夹湿。
③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配伍】羌活配独活:
羌活性温,功能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发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治上半身风寒湿痹;
两药相合,走里达表,散风寒湿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用量用法】3~9g。
煎汤或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故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威灵仙
【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辛、咸,温。
归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①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②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用量用法】5~9g,治骨鲠可用30g。
【使用注意】本品性走窜,久服易伤正气,故体弱者宜慎用。
防己
【药用部位】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性能特点】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
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木防己与广防己则长于祛风止痛。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
①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
②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量用法】5~9g。
治水肿尿少宜用汉防己,治风湿痹痛宜用木防己或广防己。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故不宜大量内服,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广防己含马兜铃酸,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肾病患者忌服。
秦艽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微寒,平和不燥,兼利二便。
既善祛风湿、舒经络、止痹痛,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最宜。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①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②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用量】5~9g。
徐长卿
【性味归经】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