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6674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5+2工作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四)服务原则遵循“学生自愿,校内实施,安全共管”的原则,学生和家长自愿申请,学校根据实际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三、组织机构

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具体要求

(一)课后服务对象

本校在读的全体学生。

优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雜体。

(二)课后服务时间

工作日期间,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17:

45-18:

35、19:

00—21:

30

(三)课后服务场所

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

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四)课后服务人员

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

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并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高校优秀学生、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能力。

学校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品德、健康等要严格把关。

(五)课后服务内容

1、主要为校内托管服务。

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提供托管服务期间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提供一些科普活动、游戏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阅读指导、作业辅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个别辅导与答疑等服务,并确保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新学期,将在全面提供晩托服务的基础上启动午托服务,从整体上扩犬课后服务面。

试行“无边界课堂”,引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等校外优质资源为学生开设讲座。

将“无边界课堂”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课后服务时段和周末时间。

活动时间要求:

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3、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服务主要内容是安排学生做作业、写字、诵读、劳动、体育、音乐、美术及棋类活动,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类校园活动。

4、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结合“十个一"

开展相关活动。

5、暑期托管服务:

暑期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加快探索解决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积极营造全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各小学要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暑期学校托管服务坚持自愿和公益普惠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学校托管服务主要以看护为主,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6、自主作业:

以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为主,教师指导并督促学生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

7、安排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学校现有科技、艺体、心理教师资源,组织学生在每周三下午课后服务时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兴趣、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六)课后服务程序

1、认真做好宣传。

召开相关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确保全体师生及家长知晓。

2、无缝衔接。

对无意愿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及家长写出放弃申请,落实责任,按规定时间正常上下学。

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服务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安全离校。

3、调查摸底,通过家长会、学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后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

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査摸底?

做好统计。

4、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学校事先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服务内容公示、学生选择、家长申请、班级审核、校长审定、学校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

由家长向学校提出托管申请,学校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

5、学校进行下午放学后家长正常接学生的情况调查,摸清无人接送和无人看管的真实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我校的实际,召开班主任、相关科任教师、值班人员会议,详细制定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申报条件。

签订课后服务承诺书和安全责任书,实施课后服务具体活动。

6、家长申请。

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托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申请表》,并确定参加特色服务的培训项目,家长签名、班主任签名。

(七)课后服务收费

在财政投入及社会资助不足的情况下,由家长承担课后服务的费用,具体收费情况如下:

由学校提供的午餐收费项目按照物价等部门管理规定执行,由学校代收午课后托管服务由第三方社会机构根据家长自主选择项目收取相关费用,收取费用要进行专帐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

进一步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引导家长深刻认识普及课后看护工作的意义。

(二)考评表彰。

为提高课后服务的管理成效,学校将制定有关课后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三)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延时服务申报审批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检査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

落实教师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规范要求;

家校合力,努力使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

(五)我校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

(六)为保障课后服务质量,从扩大课后服务工作的参与群体、参与场所等方面积极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明确课后服务以学校供给为主,但也可根据需求,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人员或志愿者参与。

要加强与民政、文旅等部门的联动,发挥好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作用,实现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资源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

同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建立入口审核、过程监督、效果评价和退出机制,保障服务质量。

(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放学后看护学生在校安全

学校将看护学生集中安排教室作看护。

当班人员负责点名,18:

00之后安排未离校的学生至传达室等候家长来接。

(八)强化监管。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将做到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将做好托管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评价。

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校內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鼓励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有关工作的监督。

六、安全工作措施

(一)学校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校内托管安全保障工作。

建立健全校内托管安全管理制度,对参加校内托管的学生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

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配备数量足够的值班人员,明确警卫和校内托管服务人员责任,强化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管理、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二)严格交接制度,班主任要和课后服务教师做好交接工作,帮助课后服务教师尽快了解每位托管生的具体情况,使课后服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每天课后服务结束后集体放学。

(三)加强行政和教师值班制度,细化值班人员职责,以便学校及时发现了解课后服务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迅速作出反应。

(四)完善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和不法分子进入学校。

(五)完善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和不法分子进入学校。

(六)沉着应对突发事件,托管期间若遇到突发事件(如:

发生踩踏、暴力入侵、碰伤、疫情、自然灾害等),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确保托管期间师生的安全。

(七)加强对延吋值班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每位老师的安全意识。

备用方案二: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函【2021】2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和《XX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及《XX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于2021年X月1日起全面实行课后服务工作。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XX、XX市有关工作部署精神,我校于9月1日起,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这项工作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把课后服务工作办成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工程。

二、工作目标

(一)为家庭分忧。

满足社会客观需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以保证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延时服务工作。

(二)让家长放心。

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学校公信力。

(三)对学生负责。

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三、课后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

放学后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本校学生。

(二)课后服务方式及内容:

1、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为“5+2”模式,即学校每周工作日5天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课后服务,下午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学时,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2、服务方式

(1)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辟“针对焦点重点、易落地、效果好”的服务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基本服务

基本服务包括看护、指导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与答疑等。

托管期间教师发挥看护、辅导等作用,保安全、保健康、保快乐、保成长。

托管时,提倡教师对学生作业个别答疑解惑,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拓展开发,但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2、拓展服务

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发展学生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体魄。

可组织学生集体进行阅读交流、视频观赏、音乐训练、体育运动、绘画制作、劳动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本校设施设备、师资条件、场地大小,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2)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