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6487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唱一唱《秋天多么美》

1、有感情地学习歌曲并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认识、了解连音的符号意义,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一、导入、激趣。

    1、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

秋天来到了,你知道哪些农作物丰收了?

丰收后的景象美不美?

引出歌曲《秋天多么美》。

2、放动画视频录音一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词和旋律的优美。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秋风是怎样吹的?

什么农作物成熟了?

成熟后的果实、庄稼是什么样子的?

二、理解歌曲。

    1、老师范唱一遍,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词。

    提问:

你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

(用歌曲里的话说一说)

    2、老师分句讲解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3、老师带领学生读歌词,分句讲解,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4、随音乐读歌词。

三、学唱新歌。

1、随音乐唱歌。

老师讲解“连音”的唱法,让学生了解。

在熟悉了歌词的基础上,老师大声唱,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

    2、集体练习唱。

听唱法学唱。

3、用不同的方式唱:

领唱、分组唱、齐唱,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演唱。

四、表现歌曲。

  1、让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提示:

你学学秋风怎样吹。

棉桃姐姐是什么样子的?

稻花姐姐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学生可以加上一些简单动作,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也是一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同时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培养学生观察力、模仿力。

五、总结。

老师和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第二课时

唱一唱《丰收之歌》

1、通过学唱歌曲《丰收之歌》,感受农民丰收之后的愉悦心情,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创编表演简单的集体舞。

多媒体课件;

一、进入课堂,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歌

1、学生齐唱歌曲《秋天多么美》。

2、指名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

3、教师评价指导。

三、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农民伯伯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回答:

喜悦、高兴、兴奋等)这个时候,他们会怎样来庆祝丰收呢?

(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庆丰收的美景)

四、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初听歌曲;

(1)让我们与农民伯伯一起去享受这种喜悦吧!

请听《丰收之歌》

(2)听到这首歌曲,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啊?

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

?

2、教师范唱,请学生听完后评价,熟悉歌曲旋律。

(1)学生随多媒体课件用“la”轻声哼唱,师及时指导;

(2)再次哼唱,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再唱一唱;

(3)完整的哼唱。

3、加上歌词唱一唱

(1)学生轻声清唱歌词一遍,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

(3)分男女学生演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5、分析处理,表演歌曲

(1)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最好听呢?

节拍:

24拍情绪:

欢乐地演唱方法:

跳跃的,有弹性的

(2)按分析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师点评小结。

(3)你能再编创几个动作来边唱边跳吗?

(分组创编,教师指导)

五、拓展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还学过听过哪些关于秋天丰收的音乐作品?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音乐《丰收锣鼓》、《四季、十月之秋》)

3、以后,同学们有好听的歌曲也要拿来和老师共享哟。

下去以后收集一些有关丰收的歌曲吧。

五、课堂小结

让我们把丰收的喜悦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吧!

                 第三课时

玩一玩《圆圆和弯弯》《野菊花》

1、体验演唱歌曲带来的快乐。

2、即兴创编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模唱、做头饰做游戏。

创编表演丰收场面。

乐器:

大鼓、腰鼓、钹。

菊花头饰。

DoReMi唱名头饰。

桔子、香蕉等水果。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秋天多么美》。

二、聆听《圆圆和弯弯》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

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学生说后,拿出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四、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大鼓、腰鼓、钹)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

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部分同学伴奏)

五、演一演《野菊花》。

游戏DoReMi。

  1、戴上野菊花头饰。

  2、听音乐,律动表演。

  3、戴上DoReMi头饰。

  4、教师吹竖笛,听到那个音,戴那个音头饰的小朋友就跳一跳,并把那个音唱三遍。

利用佩戴头饰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既学到音乐知识,又提高识谱听辨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提高课堂效率。

六、小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在《野菊花》音乐声中结束。

第二单元《聪明的小动物》

          第一课时唱一唱《聪明的小猴》

  《聪明的小猴》是一首欢快、活泼、幽默的山东民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其结构为两个7小节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两个乐句和节奏完全相同,旋律相对应,给人一唱一和的感觉。

1、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聪明的小猴》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风格,启发学生学习小猴子的聪明。

    2、进一步熟悉锣鼓钹等打击乐器,记住它们的声音,并动手敲击。

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聪明的小猴》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风格。

为歌曲编创简单的动作。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聪明的小猴》

  1、谈话导入

  讲述小猴子盖新房的故事,引入课题,请学生回答这间小屋用了哪几种乐器,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学习节奏×

×

×

和×

A、小猴子盖新房的时候总是敲三下,你们能试着给小猴子帮忙敲一敲吗?

引出×

B、请学生分组敲击这两种节奏,没有乐器的同学,用手拍,或者用脚跺

3、学习歌曲

  A、跟着老师随节奏朗读歌词

  B、师范唱,学生整体感受,了解歌曲的情绪(欢快),速度(中速)

  C、师弹琴,学生跟音乐轻唱歌曲。

  D、接龙演唱,纠正没有唱好的小节。

三、处理歌曲

  1、你觉得用什么样的伴奏能让这首歌跟好听呢?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歌曲伴奏

  如用打击乐器,或者拍手,跺脚,甚至别的能够发出声音的方式,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

  3、你能再编创几个动作来边唱边跳吗?

(分组创编,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聪明的小猴子用乐器造了音乐小屋,希望今后我们也用手中的乐器创造更多好听的音乐。

          第二课时

听一听《蓝精灵之歌》玩一玩《小猫旅游》

1、欣赏《蓝精灵之歌》,了解歌曲表现的情绪。

2、通过船的速度变化所发出的相应响声和模声活动,学习二分、四分、八分音符。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二、复习。

  1、指名演唱《聪明的小猴》。

  2、齐唱《聪明的小猴》。

  3、指一小组上台表演《聪明的小猴》

三、听一听《蓝精灵之歌》。

  1、引导学生回忆《蓝精灵》的故事情节。

  2、回想《蓝精灵》主题曲。

  3、指名唱一唱。

  4、一齐随录音哼唱。

   学一学其中的动作。

5、请指出这首歌的情绪。

(1)欢乐地

(2)忧伤的(3)抒情的

四、玩一玩。

1、演一演。

分组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

五、小结。

           第三单元  同栽幸福花

                第一课时

唱一唱《同栽幸福花》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

    2.通过听唱、自学形式学习歌曲《同栽幸福花》,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3、在歌曲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表现。

1、感受音乐情绪。

2、用自然、流畅的声音,亲切地演唱这首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帽子、表情卡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段舞蹈想送给同学们,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同学们也可以和一起来跳一跳。

我国有56个民族组成,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三、学习歌曲

1、初听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表达我们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歌曲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在黑板上贴上开心图片)

2、复听

这首动听的歌曲叫《同栽幸福花》。

歌里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让我们仔细听听,都有那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3、再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聆听歌曲,仔细听一听歌里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

4、感受节奏

我们来试一试用拍手、摆头、拍拍小脸蛋、轻声跺脚来表现这首歌曲的节奏,好不好?

5、模唱现在,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歌曲,老师在一边引导哼唱把握节奏。

6、按节奏读词

7、听谱填词试唱,教师随机纠正。

8、分组演唱,其余同学拍手、打击乐器伴奏,反复练唱。

四、创编动作

学生试着根据歌词做一些动作,看看哪些同学的动作即优美又好看。

              第二课时

听一听《金孔雀轻轻跳》《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乡的风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了解云南省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