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
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
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
牧童短笛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1.通过欣赏乐曲《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联想乐曲的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或由学生现场演奏,为学生展示音乐才能提供机会。
2.了解我国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轶事,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视野。
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牧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吗?
同学们会唱吗?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二、欣赏乐曲,启发想象。
1.初听乐曲,提示:
根据乐曲的速度变化,可以将乐曲分成几段?
每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2.分段欣赏,体会乐曲的情绪,记忆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
(1)第一乐段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你联想到了什么?
A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B
出示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哼唱主题旋律。
C
乐曲特点:
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
(2)第二乐段的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情绪是怎样的?
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欣赏第三乐段:
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哪一段相似?
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与第一段相似,但音多了,节奏密集)
教师在琴上弹奏第三乐段的主题,告诉学生这种方式叫做“加花”。
3、完成书上的练习。
4.完整欣赏乐曲,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5.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牧童的古诗、故事或者绘画作品?
6.欣赏由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
三、简介作者,欣赏作品。
1.有谁知道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吗?
2、贺绿汀与《牧童短笛》的故事。
《牧童短笛》是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
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
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
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从而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使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
作者贺绿汀曾经说:
“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
”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片段1)。
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乐曲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片段2)。
最后,再现第一段的主题。
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3.贺绿汀生平轶事及他的代表作品。
贺绿汀190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户贫困农家。
二十岁时,他走进长沙岳云艺术专修学校,攻读绘画与音乐,两年后留校任音乐教员。
1931年,贺绿汀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三年后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
这年,他进入电影界,先后为电影《船家女》、《都市风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和话剧《复活》、《武则天》等二十多部影剧配乐,创作了《摇船歌》、《背纤歌》、《春天里》、《怨别离》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抗战期间,他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并创作了不朽歌曲《游击队歌》,以及《全面抗战》、《弟兄们拉起手来》、《上战场》、《保家乡》等鼓舞人们斗志的抗战歌曲。
1943年,贺绿汀到达延安,在鲁艺教书。
《前进,人民的解放军》、《新中国的青年》、《新民主进行曲》等,是他解放战争期间创作的歌曲,风靡一时。
解放后,贺绿汀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音乐教学上。
他一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职务,并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
4、欣赏贺绿汀的代表音乐作品。
(1)《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同志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本歌的节奏活跃、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
歌曲生动的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的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这是一首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革命歌曲。
(2)《森吉德玛》这是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
写成于1945年,森吉德玛是一位蒙古少女的名字。
作者对这首民歌旋律加以精心的发展,采用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体现了蒙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全曲分为两段。
第一段缓慢和安静的旋律,描绘出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二段的主题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配器上也作了变化,使原来那段缓慢幽静的音乐,顷刻之间转为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音流,写出了蒙族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3)《嘉陵江上》反映了东北人民对沦陷的家乡的思念,大胆借鉴西洋歌剧咏叙调的创作手法,并与中国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4)《天涯歌女》1934年,贺绿汀在上海,应聂耳之邀,
为影片《船家女》作曲,从此踏进了影视圈。
那时的周璇,所唱的歌曲,还要由胡然去配
音,她没有名气,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音乐才能。
抗战前夕,明星电影公司拍摄《马路天使》,贺绿汀任该片作曲。
导演袁牧之,找来两首苏州民谣,一首叫《哭七七》,一首叫
《知心客》,由田汉改词,由贺绿汀编曲,贺针对周璇的演唱风格,对两首民谣的旋律和节
奏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艺术加工,又在配器上别出心裁,用了对位体来处理。
周璇没受过专
业的音乐训练,但天份很高,贺绿汀一一指点,周璇对作曲的意图和民谣的风格
,一下就把握得很准确,唱得很投入,很动情,很有韵味。
周璇的歌唱才华,在贺绿汀的帮助下一下
就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这就是《马路天使》中的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后来影片
上演,唱片发行,周璇一曲走红,登上了电影明星和歌唱家的宝座,并获有金嗓子的殊荣。
第三单元
欣赏《阿细跳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一、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间:
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
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
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二、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三、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
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
“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四、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54的节拍特点:
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
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五、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六、再听乐曲。
1.在521处拍手。
2.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
(14次)
七、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
主题出现几次?
每一次有什么变化?
(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
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
速度有什么变化?
八、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九、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十、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
嗨嗨)。
十一、课外拓展。
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小河淌水》教案
1、通过基本发声方法的练习,巩固气息和“a”“i”元音的发声
2、学会***曲《小河淌水》
3、通过表演唱《小河淌水》,感受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1、“a”“i”元音和气息的练习
2、歌曲《小河淌水》的演唱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歌曲旋律及节奏的把握
2、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
教学用具:
钢琴、黑板、多媒体
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唱法、练习法
一、发声练习
(纠正学生的口型和发声位置,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声。
)
二、导入:
播放歌曲《彩云之南》的视频,提问学生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引导出云南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省份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三、歌曲学唱
1、老师示范演曲《小河淌水》
(老师示范唱,激发学生对歌唱表演的兴趣)
2、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作品介绍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
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
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