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856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第一部分 研究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但从小学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状:

(1)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

(2)平时随堂听课时,常可听见由于老师对学生朗读表现不太满意,“请同学们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你用心去读,一定能读出——”可同学们参差不齐的齐读让老师再度暗自蹙额。

针对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本。

“书卷多情似故人,沉昏忧乐每相亲”,课堂内外、晨诵夕读,点滴之时,方寸之间无不可成为有感情朗读的天地。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并且充分利用该课题的研究,努力促使我校不同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差的问题有所改善,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文化素养的熏陶。

同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自身语文专业素养。

 

  课题组根据学生朗读现状调查以及分析,确定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了解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3.通过课外活动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4.研究朗读能力评价指标。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本课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朗读的总体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指导,把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主要采取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课题实验经历了四个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2009.6──2009.9)成立课题组做好前期实验准备。

  

(1)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总负责人的课题组,制定万水泉中心小学教科研制度。

课题组进行分工:

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成员组成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经费保障等事项;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牵头,实验年级语文教师组成课题实验小组,具体负责实验的操作和数据跟踪记录、信息汇总反馈,研究实验对策。

  

(2)课题组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了课题指导思想、组织形式、实施计划、实验思路和工作目标,明确了职责分工。

  (3)课题实施前通过问卷调查法,进一步调查分析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

  (4)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5)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课题主持人作了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2.实验操作阶段(2009.10──2010.10)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朗读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1)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使学生激起朗读兴趣。

制定晨读训练记录、课堂教学渗透、阶梯训练提升等一些研究策略,并根据拟定的对策设计学生晨读训练和朗读阶梯训练评价表,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2)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了学生演讲比赛师生讲故事、小小播音员评选、读后感征集、邀请包头广播电台主持人和学生互动等活动,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议,梳理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拟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和思路。

  (4)邀请市区两级教研员对课题进行指导。

  3.提高发展阶段(2010.11──2011.3)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阶段性成果。

  

(1)拟定本阶段工作计划,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2)撰写实验教师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和课件、教学光盘等。

  (3)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并于2011年11月17日通过专家组中期验收。

  4.总结验证阶段(2011.4──2011.9)进行后期测查,做好各项结题准备工作。

  

(1)2011年4月,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申请课题终期验收。

  

(2)进行课题终期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3)整理完善课题有关的资料。

  (4)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进行评审验收。

  (5)举办研究成果图文展。

(6)研究下一步课题成果的推广。

第三部分 课题实施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领导严格制度科学管理。

  1.健全组织科学管理。

  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整个课题实验教学环境的规划、师资队伍培训、课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成立以教导处牵头的课题实验科研小组,成员包括教导主任、实验年级教研组长、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的操作和数据跟踪记录、信息汇总反馈,研究实验对策工作。

聘请市区两级教研员吴秀玲、乔春梅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定期来学校开展研讨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2.制定万水泉中心小学教科研制度,从人员组成、经费保障、设备更新、教师培训、成果总结推广等多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3.条件保障:

我校具有完善的影像、多媒体器材设备,这为朗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学校又专门购置了录音笔。

我校虽然地处农村,但是教学中具有浓浓的“普通话气息”,这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发展空间。

学校特别重视教科研工作,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二、抓教师培训,扎实开展课题的研究。

  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

  

(1)学校为教师们开展业务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配备微机、打字机、复印机,常年开通足够流量的宽带,为教师网络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进行学习与参考,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业务学习制度,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40分钟左右,轮流由一位教师主持,学习和课题基础知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主要学习了《朗读学》《走进新课程》《央视2005—2010新年新诗会》《朗读手册》等书籍和音像资料,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两年来课题组教师每人都写了30多篇教学随笔和反思。

  

(2)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

学校专门开列了24种必读书目和5种选读书目,其中包括反映最前沿教育理论的杂志《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的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的专著《教海漫记》《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王崧舟讲语文》《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智慧》等,要求教师边读边摘录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举办多种层次的读书交流会,交流教师的学习心得。

  (3)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始终坚持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就“范读是否影响学生个性化朗读”“中高段学生如何防止唱读”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获得了教育思想、教学水平、教育管理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而且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写成论文,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共完成了50多篇关于朗读的教学论文,形成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朗读教学的能力。

  2.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1)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们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方面的理论书籍,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感训练的知识,并搜集许多相关的资料,印发了部分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理论文章和教学实例评析,形成课题组的资料库。

  两年来,我们分别邀请市教研室的吴秀玲老师、东河教研室的李智老师、包头市广播电台知名主播孟实老师来校进行朗读教学指导,邀请李镇西、汪志广、韩雪屏等教育专家进行教育培训更新教学观念。

特别是吴秀玲老师十分关心课题的进展,多次到学校组织课题研讨活动,指导课题组工作。

课题领导小组经常组织教师观摩新课程培训的系列录像专题讲座、听课,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论储备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改造,使教师能站立在新的高度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两年来累计派出课题组教师20人次外出学习。

  

(2)为了推动实验课题的有效进行,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计算机实现校园网络化,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资源,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交流、研讨提供平台,实现零距离的互动。

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的展示平台,进一步强化和检验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使教师在展示中进一步深入地自我展示,感受课题研究带来的丰硕收获的喜悦。

主要方式有:

课题教研课展示活动、课题研讨会、课题对外交流学习等活动,如2010年12月2日东河区教研室专程来我校进行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自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按照研究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全面推进课题实验工作,研究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是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市教研室吴秀玲老师等相关专家的帮助下,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经过两年艰辛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实验教师自身素质同时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取得以下成果:

一、学生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

  1.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从终期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

学生停顿断句、语气语调、节奏把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朗读感情更加充沛,朗读的表现力明显增强。

课题实施之初,有50%以上的孩子因为紧张、读不好怕别人笑话、掌握不好停顿、读不出情感等原因不喜欢朗读,现在85%以上的孩子开始喜欢朗读,而且能自主朗读,家里用于朗读的时间也明显增加。

过去朗读时丢字、多字,紧张胆怯,声音细小,拖腔拿调的现象明显减少。

  经过前期实验,我们进行了朗读检测。

我们从课内选出比较优美的10篇课文,课外选出2篇课文。

随机抽取五、六年级160人分别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测,获得了优等的学生有100人,占学生的62.5%;获得了良等的学生45人,占学生的28.1%;检测合格的学生有15人,占学生的9.8%。

这充分说明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组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依托文本编出朗读材料。

本课题实验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本,紧紧围绕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学生训练。

在读好课本中的篇目的同时,课题组搜集整理了许多名家美文汇集成学生课外朗读训练篇目,和学生朗读阶段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学生朗读阶梯训练评价册》。

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朗读,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其他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语音面貌得到转变。

  课题实验的开展,使得学生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方言音得到极大地纠正,学校里讲普通话的教学氛围已经形成,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方言种类多,普通话不易巩固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是来之不易的。

二、教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

  1.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能力提高。

  课题实验促发了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引起了教学行为的变化。

课题研究中,参研教师自主、积极地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课内外整合的额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