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509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docx

梨树的栽培及管理

梨树的栽培与管理

 

目 录

 

 

第一章          梨树新品种介绍

第二章          梨树建园技术

第三章          梨树各物候期管理技术

第四章          梨树整形修剪技术

第五章          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章 梨树新品种介绍

  

富平县目前梨园面积3万亩,已全部挂果。

酥梨面积2.3万亩,占栽培面积的76.7%,中华玉梨0.7万亩。

由于中华玉梨品质优、售价好,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现将这些品种介绍如下:

 1.中华玉梨是富平县果农仵六九用八年时间,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杂交系80—7—3中选育出的一个晚熟梨新品种。

其特点为:

结果早、易丰产,在栽培后三年可结果;果面洁白如玉,外形漂亮,居梨中第一;果实肉质细脆,果心小,可食率高,味甜、汁多爽口,香味浓郁;抗病力强,栽培后无黑星病、锈病侵染;耐贮性强,在土窖洞简易贮藏6~8个月,耐贮性居中国梨中之首。

中华玉梨2001年5月18日经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中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多位专家学者评审后,首家推向全国。

2004年,富平中华玉梨荣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华名果”称号。

中华玉梨是晚熟梨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目前在我县王寮一带已有规模栽培,该品种将成为进入欧美市场的精品中国梨。

2.砀山酥梨 原产于安徽砀山,故名砀山酥梨。

果实形状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250克,近圆柱形或广卵圆形,大小整齐。

果梗中长,萼片多脱落,梗洼和萼洼均较深,有蜡质光泽。

果点小而密,果核较小。

果肉白色,石细胞多而大,酥脆多汁,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品质上等。

栽培特点幼树生长旺盛,萌芽率较高,成枝力中等,干性较强。

长枝短截后,剪口下可抽生2~3个长枝,分枝角度较小,幼树树冠直立,进入结果后的大树,角度仍不易开张,因而树冠较小。

副芽发育良好,易发更新枝,短枝转达化为中长枝的能力较强。

3、早酥梨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苹果为母本,另一不知名品种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

果实形状 果实倒卵圆形,胴部常有条明显的棱沟,顶部突起;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400克,果皮绿黄色,果点小,萼片宿存,闭合;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液多,味甜爽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1.5%—14.6%,品质上等。

果实成熟期为六月中下旬。

栽培特点 生长势强,树冠中等大,树枝半开张,萌芽力强,成枝力弱,结果早,丰产。

早酥梨大冠军型树宜采用疏层形或改良扇形,小冠型可用扇形或纺锤形、“丫”字形等。

对于强旺枝,在生长期采取拉枝、捋枝、环割和轻剪彩长放等方法,增加短枝,缓和长势,促花结果;对于长势中庸的中长枝,则长放不剪。

早酥梨的中长果枝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群结果能力强,故采用长放后,容易形成短果枝群。

利用枝组间交替结果,更新结果枝。

对衰弱的结果枝疏剪彩或回缩,促发新枝,更新复壮。

4、新世纪梨

日本品种,是二十一世纪和长十郎杂交育成。

果实形状 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50克,大果重250克,果皮绿色,均匀一致,果肉白色,肉质细而松脆,汁多味甜略淡,含可溶性固形物12%,品质上等。

栽培特点  同水晶梨相似,需套袋栽培。

新世纪梨萌芽率高,成枝力低,中长枝少,短枝多,并易转达化为结果枝。

幼树树冠开张,角度较大,干性强,3~4年生树短果枝开始结果,大树以短果枝群结果为主,中长果枝和腋花芽比例较少。

短果枝寿命长,果台健壮,易抽生果台枝,并容易形成花芽。

结果枝组较为紧凑,结果部位稳定。

第二章          梨树建园技术

(一)建园技术

梨园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梨树的成活、生长和发育,是否能早果、优质及高产、稳产有密切的关系。

建立高标准梨园应该抓好选择壮苗、挖大沟深施肥等关键技术。

1、选择壮苗

梨园要求苗木整齐健壮,要根系发达,品种纯正。

优质苗木标准是:

苗高1.4米以上,离接口10厘米处粗1厘米以上,芽眼充实饱满,有4个以上粗0.5厘米侧根。

不能选用不充实的肥胖苗、细弱苗、直根苗、伤口苗和杂品种苗。

据调查,栽植的壮苗当年总生长量309.2厘米,成花13.6个;弱苗当年部生长量74厘米,成花只有1个。

第二年壮苗每株结果4.3公斤,亩产1700公斤,并成花52.4个,为第三年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弱苗每株结果只有0.17公斤,成花13.8个,成花量只相当于壮苗在定植当年的成花量。

对外地购入的苗木,失水较多,要求栽前剪掉烂根、伤根,在清水中浸泡1昼夜,充分吸水后再栽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2、栽植密度和方式

㈠栽植密度:

综合考虑梨树栽植密度,肥水条件好的平原地区,乔化密植园,栽成枝力弱的品种,株行距2—3×3.5—4米,亩栽55—95株。

成枝力强的品种,株行距3×4—5米,亩栽44—55株。

矮化砧苗每亩可栽111—222株,株行距1—1.5×3—4米。

梨属矮化砧每亩可栽83—111株,株行距1—2×3.5—4米。

㈡栽植方式 栽植方式要考虑光能利用率,便于机械作业和管理为前提。

应根据果园的地形、道路、小渠走向而定。

一般多采南北行向。

因为南北行间较东西行向光照时间长。

栽植方式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带状栽植(又行或多行宽窄行)等。

生产实践证明,采用长方形栽植最好,即宽行密株,行距与株距相差2米左右,这种栽植形式,行距大于株距,通风透光良好,受光面大,果实质量好,便于管理,适于机械作业。

㈢挖定植沟

为了给梨树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栽植前要结合平整土地,按行距的宽窄进行挖沟,沟深宽度一般为0.8—1米。

挖时将表土放一边,心土放另一边。

挖沟以夏秋为好,冬季次之。

挖沟的时间越早,土壤熟化的时间就越长,效果就越好。

回填时,沟底先填40厘米厚的秸杆、树叶、杂草等物,再将表土与有机肥、磷肥、油渣等迟效肥混匀后填入50厘米。

每亩用土粪5000公斤左右,表土不够时可取周围的表土填入。

最后将生土填入10—15厘米并灌水下沉,促使土壤熟化。

无灌水条件的地区,可及时回填或随挖随填,以保证栽时有足够的底墒。

㈣栽植技术

①栽植时间 分秋栽、早秋栽和春栽

秋栽:

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这段时间期栽植为秋栽。

此期土温较高,湿度较大,断要根很容易愈合,新生根发育早,缩短了缓苗期,第二年春天发芽早,生长旺盛。

秋季栽植时期长,有利于劳力安排。

在冬季干燥寒冷的地区也可实行秋季栽植,栽后在上冻前将苗木顺行拉平埋入土中,厚度约20—30厘米,第二年萌动时刨土,扶直苗木,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早秋栽:

在秋季多雨地区,早秋栽植效果最好,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抢墒栽植,成活率高,缓苗轻,生长旺。

自育自栽的梨园在早秋墒情好时选阴天或雨前,带土带叶栽植,效果更好。

春栽:

土壤解冻后,树苗未发芽前栽植为春栽。

这时期栽植也宜早栽,否则,缓苗期较长,发芽迟,生长弱。

若灌水不足,有可能影响成活。

②栽植方法 栽植时将苗木按大小、高低、粗细、根系好坏进行分级,然后按苗木类别依次栽植,有利于园貌整齐一致,便于管理。

外地调购的苗木或失水较多的苗木应先把烂根、伤根剪掉,放水中浸泡一夜。

待苗木充分吸水后,蘸上泥浆再栽。

在填好肥料和土的沟或坑内再挖坑栽植,坑的大小较苗木的根系略大。

栽时将苗木扶正,纵横对端,填入表土,并轻提苗干,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内,然后填土踏实,使根系和土密接。

填土时苗干接口要高出地面5—10厘米,以防灌水后下陷。

③栽植深度 乔砧苗木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

矮化砧苗的中间砧应埋入地下5—10厘米,使部分中间砧生根,增强固地性。

梨属矮化中间砧接口应高出地面5—10厘米左右。

以防因灌水后土壤下沉,使矮化中间砧埋入土中接穗生根,影响矮化效果。

④在栽植的同时,还应在行间加密栽植10%左右同品种、同质量的预备苗,如有未成活的或损坏的植株可于秋季补栽,以保保证园貌整齐。

㈤栽后管理

⑴栽后灌水 苗木栽植后要立即灌透水,待表土活墒时,扶直苗木,培土保墒,若遇到干旱,过20天再浇一次水,促苗早发,提高成活率。

⑵定干 栽植后按60—70厘米定干。

亩栽150株以上的可以不定干,将苗木从50厘米处顺行斜45度弯倒拉成70—80°角,以利促生短枝形成花芽。

⑶覆膜 灌水后及时覆膜,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

农膜选用80—100幅宽,以树为中心,两边用湿土压严。

覆膜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根系早期活动,提高成活率,增加当年生长量,为早结果、早丰的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不覆膜的梨园浇水后或雨后要及时松土保墒,除去杂草,以保证苗木旺盛生长。

⑷除萌 苗木成活后,对从砧木上或接近地面处主干上萌发的芽或枝及时抹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第三章  梨树各物候期管理技术

 

梨树在一年中的生命活动,有两个明显的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

在生长期中地上部有明显的形态变化:

萌芽、开花、结果、枝条生长、芽的形成和分化、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

其一年中的生长发育有规律的变化和季节性气候的变化相吻合,称为“物候期”。

树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呼吸、光合、积累、消耗等,都是相到促进和相互制约的。

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着树体内一系列的变化,必须以物候期的变化作为制订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休眠期(落叶后到萌芽前)

1、冬刮树皮

刮除主干、主枝等骨干枝粗老翘皮,并集中烧毁,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害虫;彻底刮治腐烂病病斑,立即烧毁。

2、冬剪整形

通过冬季修剪,合理整形,培养优质丰产的树体结构。

3、细致清园

结合冬剪,疏除病虫枝,摘除病僵果,清扫落叶落果,并全树喷布一次铲除剂。

4、巧疏花芽

梨树的花芽容易辨认,冬剪时对大年树提前疏除花芽,可按树龄、树势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疏除过多的花芽。

5、冬季灌水

掌握昼冻夜消时,果园灌水,可消灭大量越冬害虫,有利于梨树安全越冬。

二、萌芽期(萌芽后到初花期)

1、清园喷药

萌芽前,全园细致喷布一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黑星病、黑斑病和轮纹病严重的梨园,可改喷40%杜帮福星乳油8000倍液。

梨木虱、梨二叉蚜、梨黄粉蚜危害严重的果园,可加喷90%杜帮万灵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注意连喷两次。

2、追肥灌水

上年秋季末施肥的果园,应在早春追肥,干旱时还应结合灌水进行。

3、早疏花蕾

在能辩清花芽和叶芽时,开始疏蕾,以集中营养供给所留花芽。

方法是:

在显蕾期,疏除腋花、次花和病虫花。

4、捕杀害虫

梨花芽萌动期是梨大食心虫、梨木虱、梨星毛虫、梨茎蜂、梨实蜂等害虫出蛰盛期,可摘除虫芽、虫梢,或人工捕杀。

5、摘除病芽

黑星病初发期,病芽鳞片松散不落,很容易辨别,可及时摘除病芽梢。

6、灌水防冻

梨花期易发生霜冻的果园,可在临近开花期浇一次透水,减轻霜冻危害。

7、花前复剪

大年时,对衰弱树上的超长花枝、细弱花枝、过量花枝进行花前复剪,疏掉过多的花芽,更新复壮,有利于优质丰产。

三、开花至展叶期

1、及时疏花

在花序分离期,按间距一次到位疏花,原则是选留壮枝花、中短枝花,不留长枝花、背上花、病虫花,每花序留两朵边花(即先开的花)。

2、人工授粉

缺少授粉树或授粉不足的果园,或坐果率低的品种和地区,应因地制宜进行人工授粉或插花枝,果园放蜂等,提高坐果。

3、叶面追肥

花期结合人工授粉,喷布硼肥加葡萄糖,促进坐果。

4、严格疏果

疏果时间以幼果脱去花萼时为宜,疏果按枝果比或叶果比进行,合理负载,适量留果。

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和无果台副梢果等。

5、巧防病虫

此期是梨大食心虫、梨茎蜂、金龟子等害虫危害期,可通过摘除梨大食心虫危害的虫果和梨茎蜂危害的虫梢,并在花期震树,捕杀假死的金龟子等。

结合花期管理,发现黑星病病梢及时摘除烧毁。

6、保花保果

主要是花前灌水、树干涂白,及早疏花疏果,配合花期放蜂、辅助授粉,对旺长树环切、环剥,果台副梢摘心,以及加强肥水管理等。

四、新梢生长及生理落果期

1、严格定果

在疏果的基础上,选留果柄粗壮、果形长、萼端紧闭而突出的幼果,不留病虫果、小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