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4959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文档格式.docx

) 

热忱(shé

n)

D.贮蓄(zhù

羞怯(què

怅然(chà

狭隘(yì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

B.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随手可及的是充满静美的细腻文字,因为静的心态和美的意境,早已融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C.即使困难和风险多大,曾在“大航海时代”落后的中国,就不会在“大航天时代”再被困在孤岛。

D.我国首只系统野化培训大熊猫放归自然,标志着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新纪元,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3.下列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底星期二去不去长沙龙头井春游呢?

小华踌躇了半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B.五一佳节,千家万户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共享天伦之乐。

C.离中考还有最后30天,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们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D.林老师的为人和学识,深受全校师生的爱戴,这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维(qiān) 

濒临(bīn) 

杳无消息(yǎo)

B.楠木(lá

n) 

鲜腴(yǘ) 

惟妙惟肖(xià

o)

C.屏息(bǐnɡ) 

轩榭(xiè

春寒料峭(qià

D.遁形(dù

n) 

鳞峋(lí

摩肩接踵(zǒnɡ)

5.下列口语交际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她家具体住在什么地方,于是见人就问:

“喂,我姑姑家住在哪里?

B.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

“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

你管得着吗?

C.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笼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堆在阳合上的蜂窝煤,她气冲冲的跑上去说:

“哼!

真没素质,淋坏了人家的煤球也不管!

D.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

“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二、现代文阅读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

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

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

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

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

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

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

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

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

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

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

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

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

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

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

“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

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

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6.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按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7.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形“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判断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是()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代表着山,体现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上方是漏斗形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强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8.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的主要艺术风格。

(2分)

壮丽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古巴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①⑤两个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中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0.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撰写一条关于“三峡博物馆”的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

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

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

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

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

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

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

是不屑?

还是不以为然?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

“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

”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

“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

“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

“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

“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

“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

“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

“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

“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

“您画得真好!

”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

“好什么呀!

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

“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

”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

“你猜。

“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

“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

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

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

1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偶遇老太太

画像被发现

老太太画花

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12.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14.第⑨段划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三、对比阅读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安丙,字子文,广安人。

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

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

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

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

上闻之,诏加一秩。

——节选自《宋史·

安丙传》

(注释)①白:

禀告。

②振:

通“赈”,救济。

③徙:

移走,改道。

④知:

做知军(知军是宋代军队长官)。

⑤籴(dí

):

买粮食。

⑥秩:

官职级别。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且焉置土石(_________) 

(2)始一反焉(________)

(3)自是无水患(_________) 

(4)上闻之(_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益其所不能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又凿石徙溪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D.跳往助之/发常平粟振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

18.衣、食、住、行是人们关注并解决的民生问题:

愚公为家人解决行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