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488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新编Word文档格式.docx

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①组织华兴会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组建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是针对:

()

A.慈禧

B.段祺瑞

C.袁世凯

D.溥仪

6.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主要基于人民解放军()

A.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D.和平解放西藏

7.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

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

8.1937年8月,淞沪会战时,率领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三天,最后壮烈牺牲的是

A.姚子青

B.杨虎城

C.佟麟阁

D.赵登禹

9.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涌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不包括

A.洪秀全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11.“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

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

”上述才俩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2013年4月,法国皮诺先生表示,今年内将下图文物归还中国。

该文物流失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

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南昌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遵义会址——见证了生死攸关转折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4.以前那些对我军能够有效抗击侵略者尚心存疑惑的思想,全部在这次“百团大战”的背景下消失殆尽。

这说明百团大战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粉碎了敌人的“囚笼”

15.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发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说:

“中国人民听到了高兴,世界人民听到了高兴……这是中国的一件喜事。

”“人民高兴”的原因是

A.终于能见到毛泽东

B.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C.看到和平民主的希望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6.英国两次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为打开中国大门、夺取中国市场

B.将大量鸦片卖给中国

C.为侵占中国的领土

D.勒索大量赔款

17.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

A.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18.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你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由青年学生最先掀起的爱国运动是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思想启蒙运动

1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0.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百团大战——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21.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22.“历史选择了重庆。

在近代若干重大历史关头,重庆都成为历史漩涡的中心。

”归纳近代重庆发生的大事,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商埠

B.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C.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

D.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23.1936年,红军长征中三大主力会师于

A.吴起镇

B.会宁

C.延安

D.遵义

24.编口诀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口诀“东北林罗四十七”、“徐州大地显民力”、“北平解放庆胜利”分别对应解放战争时期的()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百团大战、平津战役

D.平津战役、台儿庄战役、辽沈战役

25.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26.材料一: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

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为“卖国贼”。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列举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各一例。

(2分)

(2)在材料二中,19世纪最后几年康有为等领导了哪一场运动变法?

拉开此次运动变法的序幕是哪一历史

事件?

(3)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最核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开始?

(3)你认为中国能改变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8.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知图片、获取信息)

(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关于“虎门销烟”的一块浮雕,该事件向列强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认识英雄、积累知识)

(2)某班同学编写近代侵略英雄手抄报,某同学收集了如下三位人物的图片,请帮他完成简介。

(感悟英雄、学习精神)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洪秀全:

“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日兄弟,女日姊妹。

李秀成:

“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

(3)读了这些言论,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9.《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

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

上述这些城市在中国历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起了重大作用。

(8分)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位于湖北的有哪些?

(1分)请说说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

(2分)

(2)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

(1分)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分)

(3)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为了践行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毛泽东在湖南组织和领导了什么事件?

30.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史实来源于史料。

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

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甲: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2)史实提炼为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洋务运动”:

“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写出“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具体表现(各一例),并依照这一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定义“戊戌变法”。

(3)史实形成于节点。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

从图一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

简述三幅图片反映历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图一:

运动中的口号

图二:

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图三:

获释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4)上述特性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