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4245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三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阅读古代希腊的神话、故事,先哲的名言等材料,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历史地看待问题。

3、通过“小小辩论”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与人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体会希腊哲学机们对人生价值和幸福感的追求,培养学生拥抱知识和美德,坚持理性和真理,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设计思路

本课在教学思路的涉及上参考了徐赐成老师对本课主题的界定和教学思路的设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动和调整。

总体上还是想要追求哲学问题的生活化理解,力求引导学生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切入思考问题,因此,本课内容所设计的自然哲学通过观察来探索物理,试图解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消除对自然环境的神秘感,而获得一份内心的安全感;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把人之余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地位;

苏格拉底提出重视知识,人要不断提高内心修养,此处,课本没有涉及柏拉图,为了过渡自然,更方便于学生理解,把柏拉图对正义、智慧、幸福的追求做简单讲述,而亚里士多德在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他们三个人的主张都在强调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的内容也刚好为洞察和探讨什么才是幸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所以,这课的主题就界定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价值,才会获得幸福生活”,从人们对自然的安全感——智者学派辩论获胜的满足感和自我创造感——苏格拉底他们强调的道德感,使本课的主题得到升华,突出本单元”人文主义精神“的主题,为后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的教学课时为1课时,内容比较多,面面俱到也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采取的办法是紧扣“精神觉醒”,把重点放在了古希腊人从神话中的多神崇拜到认识自然、提出“认识万物的尺度”以及苏格拉底他们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自我意识是如何觉醒的。

通过选取的典型史料、中西对比和一些小故事来突破难点即对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的理解。

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要体现简单、优化,不能把复杂的哲学思想再复杂化,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活动环节设置“辩论’,以“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即美德;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主题,选出最欣赏的一句并结合实际说出理由,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哲学思想的把握和理解。

过程设计

导入:

(第1张幻灯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这张表格,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出版的《人民年鉴表格手册》列出了世界是大思想家,大家可以看到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位居前三位,通过第1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他重点在探讨怎样做人才能使得这个社会和谐、国家安定,因此,他要求我们做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哲学家则把他们讨论问题的重点放在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价值,才会获得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者古希腊先哲的脚步,共同探讨人生的价值,寻求人类的幸福感所在。

(第2张幻灯片,展示课题)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45,第11课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板书: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设计思路:

通过对比,复习旧知识,使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不感到陌生,并点明本课的学习主题“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才更幸福。

”)

解题:

“精神觉醒”实际上指的是古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来认识这个世界。

黑格尔曾说:

一提到希腊,让人就有一种家园的感觉。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古希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其精神财富对世界影响深远。

那么,在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古希腊人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片(第3张幻灯片,展示以宙斯为首领的诸神)其实,除了图片中大家看到的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灵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等,这些神灵他们分管不同的事务,说明了在古希腊人们把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都归结于一个由宙斯统领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然而,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伴随着希腊人知识和阅历的增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醒悟过来,开始怀疑用神灵解释一切了。

他们在想:

如果这个世界不是有神灵主宰和控制的话,那么,世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因此,关于探讨世界本源问题的“哲学”就应运而生了。

拓展:

要了解古希腊的哲学,我们就必须先追溯一个人:

他是一位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测出了埃及金字塔的高度;

他也是一位天文学家,第一次成功地预测了公元前525年5月25日的日食;

他还是古希腊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被誉为“哲学之父”。

在日月星辰的王国里,他顶天立地,万古流芳,他就是泰勒斯,他还是梭伦的好朋友,是其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第4张幻灯片)

简要介绍泰勒斯生平及其主要事迹,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哲学思想的来源,介绍泰勒斯与梭伦的关系,讲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不是很突兀,同时也为他们了解希腊哲学发展的社会政治原因做些铺垫。

过渡:

泰勒斯作为首先觉醒的的希腊人,他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好奇和不解,因此踏上了从自然界探索世界本原的历程。

一、 

探索世界的本原——自然哲学(板书)

学生活动:

知道学生从课本45页第3段小字部分找出泰勒斯的观点,即:

水是万物的本原。

(第4张幻灯片,展示泰勒斯的宇宙学图景)问题一: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为什么泰勒斯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第5张幻灯片,展示相关史料)

1、代表人物:

泰勒斯 

2、观点:

水是万物的本原)

材料1:

可能是泰勒斯看到了万物都要靠水来滋润……动物的生活更不可须臾离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I,3材料2:

泰勒斯观察到,“水的变化形式最明显:

河流聚成三角洲,水结为冰而后又化为水,水还能变为蒸汽,蒸汽成气,气以风的形式煽起火。

” 

——〔美〕唐纳德·

帕尔玛《快乐学哲学》

材料3:

泰勒斯可能注意到……水结成冰或化为蒸汽又变回水的现象。

 

——〔挪威〕乔斯坦·

贾德《苏菲的世界》

材料4:

泰勒斯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认识,第一可能是因为希腊人面向大海,什么事情动容易和水联系起来;

第二也许是因为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你要说世界万物是用水做成的,人们比较容易想象。

——清华大学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

总结:

这些材料虽然来自后人对泰勒斯的认识,但都认同的一点就是泰勒斯“试图不依据神话去说明事物的终极基础”,而是直接面对大自然,用观察等方法探索物理,虽然结果可能有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已经有了科学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自然哲学的特点,用自然的方法研究自然,目的在于认识自然。

这既与以往的神话传说不同(更科学),也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表现。

问题二:

在人们对自然界还不能准确认识的情况下,泰勒斯的认识具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还是先来把问题分解一下吧!

首先看这个命题试图在解释什么问题?

这种解释与过去的解释有何不同呢?

对世界的本原能作出解释又意味着什么?

(第6张幻灯片)

(第7张幻灯片)这一时期继泰勒斯之后,还有一大批人,也试图用观察的方法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做出回答,比如,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497)主张“万物都是数”,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主张“万物的本原是运动”,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尽管他们做出的解释是不同的,但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解释的。

能对人类生活的环境进行研究并做出解释,从而获得一种认识和智慧,这是人的精神开始自觉的表现。

这样,人类的精神就逐渐地从对自然的畏惧、崇拜中解放出来。

同时,对生存环境的认识所形成的安全感,会在内心形成并逐步增强,这是自然哲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3、影响:

精神觉醒-安全感)

介绍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并从中认识泰勒斯哲学思想的影响力。

一泰勒斯为代表的自然哲学流派的思想家们认识到了“万物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了人们的心中——“人在万物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人与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们慢慢地把他们的目光转移到了社会生活领域。

二、探究社会关系(板书:

二、探索社会关系——智者学派)

围绕这个问题(人在万物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的探索,在古希腊兴起了一个智者学派。

什么是智者呢?

即热爱智慧的人,这个群体有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特别的聪明,知识渊博,口才出众,经常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在社会上充当教师的角色,专门教授修辞学(说话的艺术)和辩论学的内容。

此处对智者学派的介绍,目的是为学生对智者学派强调的争辩,并力争取得争辩成功从而让人有一种满足感和创造感做铺垫)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

他和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年)是挚友,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他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论边学和修辞学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晚年因为不敬神灵罪而被驱逐出雅典。

普罗塔哥拉)

(设计思路:

通过介绍普罗塔哥拉生平,方便学生理解其哲学思想,介绍与伯里克利的关系,为探究其思想出现的政治背景做铺垫。

那么,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把他们的目光重点放在社会生活领域之后,他们的探索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同学们从课本P45倒数第一段找出来。

2、特点)

紧扣教材,让学生熟悉教材,通过自己动手,对智者学派的主张有所了解。

通过寻找智者学派探索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怀疑精神,大胆的去质疑,他们在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那么,人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

又是怎么样体现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普罗塔哥拉给出的回答。

(第8张幻灯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尺度)(要求学生集体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板书:

3、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问题三:

恩格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