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3621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最全题库试题及答案36章之第7章课程Word下载.docx

A.泰勒的目标模式B.惠勒的过程模式C.塔巴模式D.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

A.者“忠实”地落实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B.者忠于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实施课程;

C.者以社会目标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D.者以教参为依据来实施课程

6.第一次明确提出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的人是:

成一个整体。

(×

6.自我即课程,意味着以我为中心设计课程,关注自我的知识和文化。

7.课程设计主要是一个理论研究过程,以理念来统领实践。

8.课程结构主要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它涉及课程的基本学习范畴的确定。

(√)

9.在从事课程设计时,教师是最主要的资源开发主体,学生应该服从并顺应教师资源开发的要求。

10.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

1.某校地理教研组教师对本校地理课课程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地理教具只有挂图和地球仪两类,而且全校地球仪只有六个,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距离较大,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困难较大。

请用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1)课程资源的类型:

自然环境资源;

社会环境资源;

文化资源;

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人力资源

(2)对资源的评价: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课程资源的适合性;

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课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些都是传统教科书无法替代的。

(4)该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也未被充分认识和利用。

(5)教师不仅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而且是充分运用、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2.某人认为,课程设计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和学生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课程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的职责就是如何运用有效的办法学会课程的内容。

请结合课程设计的知识、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1)课程设计主体多元化

(2)课程设计取向多元化

(3)教师教授课程的过程既是一个领会专家设计的课程,同时也是一个在课堂层次设计的过程,学生就是在这两个交互的过程中建构的过程。

(4)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先后顺序和继先承后的行动过程,每一个过程中,都是课程设计主体的相互交流的过程,都有不同的设计主体的参与。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1)两极之间的对立: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点的矛盾冲突

(2)寻求两极之间的平衡:

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与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的融合趋势

(3)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的确立

2.试论述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及新的发展特点。

(1)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课程价值取向:

A、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

B、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C、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2)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

(5)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6)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

课程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B)。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B)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性课程 D.知识型课程

5.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B)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6.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

  A.教师 B.学生 C.教学 D.课程

7.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B)。

  A.斯密斯 B.泰勒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8.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C)。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9.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C)。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12.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13.学生的学习特点受(A)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14.课程实施计划展开过程是(D)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15.在1988年改革之前,(B)既没有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6.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1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C)。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9.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A)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20.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BCD)。

  A.政治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2.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ABCD)。

  A.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 D.学周安排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ABCE)。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E.操作性

4.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5.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ACD)。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

6.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ABCD)。

  A.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E.组织和实施活动课程需要一定条件

7.以课程任务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成(ADE)

  A.研究型课程 B.知识型课程 C.技能型课程 D.基础型课程E.拓展性课程

8.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ABE)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各门学科 D.课外活动E.教学计划

9.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ACDE)

  A.教科书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E.讲授提纲

10.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BDE)。

  A.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11.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科学性

1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ABCE)。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E.课程的基本结构

13.课程安排的原则是(ACD)。

  A.整体性原则 B.研究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性原则

14.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BCD)。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E.赞可夫

15.课的类型是根据(AB)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

课程论侧重研究________,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____。

3.____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____和教科书,其中,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和________基本部分构成。

5.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6.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的形式出现。

7.________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8.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____。

9.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________。

10.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为依据。

11.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类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等。

1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公民所必须的“三基”是指___、___、____为中心的基础教育。

13._____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14.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任务或环节。

15.____既是课程计划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计划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1.教什么2.进程3.课程实施4.教学大纲、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