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报告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报告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GIS土地适宜性分析报告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录目
1、项目名称·
·
1
2、项目目的和要求·
3、项目基本情况·
4、项目原理·
5、项目过程·
2
6、项目总结·
5
1、项目名称
2、项目目的和要求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
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3、项目基本情况
完成时间:
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
个人工作情况:
在实践期间对所给数据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操作,认真了解了ARCMAP软件的应用,熟悉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全过程。
方法和过程:
应用前期空间分析成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完成实验区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领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4、项目原理
土地适宜性分析过程是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将栅格用计算机计算。
添加已有的用于土地分析、评价的数据,如坡度、水系、土壤等;
将各个数据空间化,转为栅格模式,以此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可以满足农业用地在微观层面上布局的精度要求;
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权重;
应用SpatialAnalyst进行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Analyst)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执行空间分析操作,解决空间问题,主要有:
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等;
进行适宜度计算,主要采用SpatialAnalystrastercalculator工具;
最后以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为基础,提出建议,上交评定结果
5、项目过程
(1)建立TIN网加载高程点gcd.shp数据
通过ArcToolbox工具:
,如下图所示。
TIN创建->
TIN->
数据管理->
工具3DAnalyst
网生成栅格图2)由TIN(转栅格,生成栅格->
TINTIN转出工具->
转换->
由3DAnalyst通过ArcToolbox工具:
图,如下图所示。
3)由栅格图生产坡度图。
(->
坡度,生成坡度图,如下图所示。
工具->
栅格表面工具:
通过ArcToolbox3DAnalyst
)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
(4重分类,对坡度图进行重分类。
重分类->
->
SpatialAnalyst工具10-15坡度在5;
度时,70-5度时,单因子的权重为;
坡度在5-10单因子权重为其中坡度在对于农业用地的土地而言,,1度时,坡度在大于3时,单因子权重为;
15单因子的权重为坡度越高越不适宜农业用地的种植,最终生成坡度栅格分类图,如下图所示。
5)根据行政区划范围,对坡度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
(裁剪,生成裁剪后的栅格->
栅格->
栅格处理通过ArcToolbox工具:
数据管理工具->
2、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1)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
)trfl.shp把土壤归为黑土、褐土、沙土、水域四种土壤质地,加载土壤分类图(要素转栅格,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如下->
转为栅格ArcToolbox通过工具:
转换工具图所示。
要素转栅格,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转为栅格工具:
转换工具通过ArcToolbox->
如下图所示。
(2)对土壤分类栅格图进行重分类
根据土地对农业用地的适宜程度,相应的对土地的类型分配相应的权重,其中0得到的权重为7,褐土得到的权重为5,沙土得到的权重为3,水域得到的权重为1,如下图所示。
SpatialAnalyst工具->
重分类,对土壤分类图进行重分类。
3、生成水系缓冲区栅格图
分析工具->
邻域分析->
多环缓冲区,对水系进行缓冲区分析,如下图所示。
(2)生成缓冲区栅格图
转换工具->
转为栅格->
要素转栅格,生成缓冲区栅格图,如下图所示。
(3)对缓冲区栅格图进行重分类
根据土地对农业用地的适宜程度,相应的对土地的类型分配相应的权重,其中0~150米得到的权重为7,150~300米得到的权重为5,300~450米得到的权重为3,大于450米得到的权重为1,如下图所示。
(4)根据行政区划范围,对缓冲区栅格分类图进行裁剪。
栅格处理->
裁剪,生成裁剪后的栅格图,如下图所示。
4、三个成果相叠加计算
(1)对坡度重分类栅格图、水系缓冲区重分类栅格图、土壤重分类栅格图进行栅格叠加计算,土地适宜性评价图。
地图代数->
栅格计算器,生成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如下图所示。
(2)对土地适宜性评价图进行重分类。
按四级分类法表示,即最适宜性、次适宜性、临界适宜性、不适宜性四级。
综合权重分类在3~7为不适宜,分类等级为1;
综合权重分类在7~12为临界适宜,分类等级为2;
综合权重分类在12~16为次适宜,分类等级为3;
综合权重分类在16~21为最适宜,分类等级为4,如下图所示。
6、项目总结
到实践中去。
通过本次实践,在学习土地适宜性分析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动手进行了实践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GIS相关软件的应用,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模型的建模方法,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土地适宜性分析模型建立。
熟练使用ArcGIS软件的各种工具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叠加等。
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不实际操作是无法想到的。
例如在使用3DAnalyst工具创建TIN以及SpatialAnalyst工具时,必须先在自定义菜单的拓展模块中勾选对应选项,否则会显示无授权,不能使用。
裁剪时必须勾选用输入要素几何,否则会生成错误的形状。
在土壤分类中字段必须选择trlx。
修改路径后必须重新链接新的文件夹地址,否则会显示一个叹号。
生成土壤分类栅格图时,应点击ArcToolbox-转换工具-转为栅格-要素转栅格,右键点击此图层属性-符号系统-类别,将字段改为trlx,就能按黑土、褐土、沙土、水域显示。
通过此次实践,我对相关软件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入的了解了土地适宜性分析的整个流程。
同时也学习到一些快捷运用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