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3371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心理韧性为中介作用Word下载.docx

Objective:

Thisstudyattemptstotakepsychologicalresilienceasanintermediaryfactortoexploreitsrelationshipwithruminationandloneliness.Methods:

Arandomsamplingmethodwasusedtoinvestigate400studentsfromfreshmentoseniorinLinyiUniversity.ThePsychologicalResilienceScale,lonelinessscaleandruminantthinkingscalewereemployedintheinvestigation.Results:

①Thepositivecorrelationwhichfoundbetweenruminantthinkingandlonelinesswassignificantwhilethe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ruminantthinkingandpsychologicalresiliencewasdistinct.Andlonelinessandpsychologicalresilienceweresignificantlynegativelycorrelated.②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rvesasanintermediaryinruminantandloneliness.Conclusion:

Thepsychologicalresilienceofcollegestudentsisdirectlyboundupwithruminantthinkingandloneliness.Itispossibletoreducetheinfluenceofruminantthinkingonlonelinessbyimprovingpsychologicalresilience.

KEYWORDS:

Rumination,Loneliness,Psychologicaltoughness

引言

在日常中,当遭遇如下雨忘带伞、与好朋友争吵等负性事件后,许多人不会很快把这些事抛之脑后,而会常常反复想起,“为什么我会这么倒霉”“我当初要是不这么说就好了”等想法会时时出现。

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刍思维(rumination)。

对于反刍思维,以往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其消极意义。

前人研究发现,反刍思维对孤独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症状反刍维度对孤独感的相关度最高,强迫思考紧接其后,反省深思稍弱一些[1]。

在遭受外界压力和面临威胁时心理韧性可以成功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且心理韧性对孤独感有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消极反刍思维概念,多关注反刍思维的消极面,并尝试将中介因子定为心理韧性,探究其在反刍思维与孤独感之间的作用。

本研究将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心理韧性在消极反刍思维与孤独感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

有利于拓宽对消极反刍思维的理解;

有利于探究消极反刍对处理孤独感的影响。

1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文献综述

反刍思维是指当人们在日常中遭遇一些负性事件时,久久沉浸在这种情绪中,不能很快摆脱事件情绪的影响。

通俗来说,比如堵车结果导致错过重要的考试后,自己会反复想“为什么不早点出门”“要是走另一条路就好了”等想法,以致于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事件中不能好好的活在当下。

Nolen-Hoeksema曾对反刍思维(rumination)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发现,反刍思维是指个体在面临负性情绪时过度考虑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而不采取有效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这种应对模式可能会导致适应不良[2]。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反刍思维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反刍思维会引发、延长或加重个体的抑郁情绪[3][4]。

后续的研究进一步关注反刍思维与具体负面情绪的关系,例如:

焦虑,研究发现反刍思维较多的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感到更多焦虑,甚至试图逃避的人际交往[5]。

由此可见,反刍思维会引起个体的社交焦虑,使个体对社交情境和社交关系产生抵触情绪,试图回避社交情境,避免与他人的人际互动,而社交焦虑又会进一步诱发个体的其他消极情感,如孤独感等。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与孤独感成正相关[6],但是少有研究关心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关系。

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是当个体自身对交往的渴望程度与实际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7]。

与平日所提及的孤单不同,孤独感是个体即使处于一群人的陪伴当中,仍然会有自己和他人的距离很远的感觉。

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有很多:

个性因素、儿时对父母或抚养人的依恋方式、个体消极的认知及应对、社交能力的缺乏、社会性忽略等[8]。

目前研究多围绕以上原因进行,年晶、刘爱书(2009)等人认为:

儿童被忽视与其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心理韧性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9]。

郭素然等人(2014)认为反刍思维总分及不同的维度都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1]。

但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孤独感与单个变量的关系研究,鲜少将反刍思维、心理韧性等变量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个体可以成功应对严重的压力事件并且避免未来消极事件的有害影响的能力[10]。

心理韧性如同弹簧,它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拥有更多对抗逆境的底气。

关于心理韧性的定义学界的观点不一。

心理韧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程度[11]。

积极反刍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反刍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

心理韧性的各维度与反刍思维各维度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12]。

总体来说,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心理韧性和反刍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

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多数以探讨反刍思维与消极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为主要方向,对抑郁的探讨为研究重点,其中大多数研究探讨了心理韧性、孤独感两两相关的关系,少数探讨了两者与其他中介因素的关系。

但鲜有研究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研究,且少有考虑到心理韧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反刍思维、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及心理韧性在反刍思维与孤独感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1.2问题提出

1.2.1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采用更为合适的测量工具,随机抽取临沂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以下问题:

(1)反刍思维、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2)心理韧性在反刍思维与孤独感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1.2.2研究假设

(1)反刍思维、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2)心理韧性在反刍思维与孤独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从临沂大学抽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共4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此次发放问卷共计400份,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58份,有效率89.5%。

样本具体构成情况见表1。

表1样本构成情况表

变量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125

34.9

233

65.1

年级

大一

106

29.6

大二

80

22.3

大三

88

24.6

大四

84

23.5

城乡来源

城镇

149

41.6

农村

209

58.4

独生子女

124

36

229

64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由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了该量表,包括了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五个维度。

共27个条目,使用1~5分5级评定,1代表“完全不符”,5代表“完全符合”,共11个条目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韧性水平越高。

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697。

2.2.2孤独量表

采用1978年由Russell等人编制的孤独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定,1代表“从不”,4代表“总是”,其中有9个条目负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高。

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1。

2.2.3反刍思维量表

采用Nolen-Hoeksema(1991)编制的量表,该量表包括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强迫思考三个维度。

共22个条目。

采用1~4分4级评定,分数越高,表明反刍思维程度越高。

本研究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1。

2.3研究程序

根据研究内容,挑选合适问卷,并构成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一律采用匿名形式进行自我报告。

主试为受过培训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

问卷数据收集工作完成于2019年11月中旬。

收集工作完成后使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输入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5.0软件和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所涉及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中介模型分析等。

3结果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个体进行自我报告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社会期望效应、好被试效应等),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共同方法偏差影响。

为降低该影响,在问卷调查阶段进行了事先控制,如不同的问卷使用不同的指导语。

除此之外,事后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明显,三份问卷的KMO值分别为反刍思维量表0.94、心理韧性量表0.85、孤独感量表0.89。

因此可判断,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所得数据效度高,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数据分析。

3.2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4反映出反刍思维和它的三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在2.03-2.24之间。

总体反刍思维的均值为2.07+0.49,说明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处于平均水平,并且各个维度的差距不大。

同时可知心理韧性和它的五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值在3.13-3.90之间。

总体心理韧性的均值为3.48+0.49,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比较高,且各维度数值相近。

最后从表2中可以看出孤独感的均值为2.12+0.45,表明大学生在孤独感方面处于一个正常稳定状态。

表4各变量描述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偏差

症状反刍维度

358

1.00

4.00

2.03

0.53

反省深思维度

2.06

0.50

强迫思考维度

2.24

0.60

表反刍思维

2.07

0.49

目标专注维度

5.00

3.61

0.71

情绪控制维度

3.13

0.75

积极认知维度

3.90

0.77

家庭支持维度

3.51

0.54

人际协助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