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22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docx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策划报告

1.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

1.1.2项目选址

XX市XX大道西侧(XX市武装部与XX市民政局办公楼之间)

1.1.3建设性质及规模

新建

拟建项目用地2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

1.1.4建设单位

XX市国土资源局

XX市国土资源局位于107国道旁。

该局成立于1987年,内设下设机关科室15个:

办公室、政工股、规划股、财务股、地籍股、用地股、耕保股、地产股、矿管股、地环股、测绘股、法规股、纪检监察股、政务信息中心、办证大厅等,二级机构10个:

储备中心、交易中心、后勤中心、执法大队、研开中心、土整中心、征拆中心、地籍中心、地理信息中心、地环站。

20个乡镇国土所,现有干部职工328人。

国土管理事业呈现出科学规范有序的新局面。

一是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成效显著。

1998年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分别树立标牌,按丘块造册建档,在耕地保护上,该局大力开发整理土地,新增粉地1000多亩。

二是盘活国有土地资产,努力为市财政创收,通过发展小城镇建设,加大土地有偿使用力度,为市财政土地创收3000多万元。

三是严格监察执法,依法依序行政。

1998、1999、2000年度连续获得“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市”称号。

四是加大基本设施建设,全市20个乡镇国土所大部分都建了办公楼。

五是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证,为市财政节省用地投入资金1000万元。

1996年以来,市国土局连续被岳阳市国土局评为先进单位。

1.2报告编制依据

⑴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⑶《XX市城市总体规划变更》(2005-2015年)

⑷《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⑸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⑹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

1.3编制范围

本可研报告以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具体包括: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的确定、项目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项目实施进度、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用地面积

20

2

总建筑面积

2800

3

道路及停车场

3000

4

绿化面积

4666

4

绿地率

%

35

院内规划指标

5

总投资估算

万元

2000

5.1

工程费

万元

1054

5.3

工程建设其他费

万元

850

含土地费

5.4

基本预备费

万元

96

6

建设工期

12

即2011.3-2012.2

2.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的背景

本项目为XX市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地质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

2.2XX市地质博物馆建设必要性

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

加强地质工作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延长现有矿山服务年限意义重大。

⑴提高地质基础调查条件。

地质基础调查是提高国土调查程度的基本手段。

在重要经济区域、重点成矿区带、重大地质问题地区,按照多目标、多学科、多技术的要求,系统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调查,建立地质图文更新机制,为社会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质信息服务。

⑵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

地质环境特别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

实施地质环境保障工程,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和过量开采与污染的监测。

尽快完成重点地区地质灾害普查,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前期地质勘查,搞好交通网络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地质基础工作。

强化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全面推进XX地质环境调查工作。

⑶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

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

全面公开地质资料目录,推进地质图书档案、重点实验室等向社会开放,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

XX市地质博物馆建设是在基础条件上得到改善,更是在合理的利用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3.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1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配套用房等主体新建工程以及室外道路、绿化、消防、水电安装等配套设施。

3.2建设规模

3.2.1建筑规模

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共二层;

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三层

道路及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666平方米;

水、电、通信、绿化、消防安全及环境保护等配套设施

水、电、通信、消防安全及环境保护等配套设施;

围墙等附属设施;

3.2.2楼层面积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共2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3层,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

各楼层面积为:

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

1层:

建筑面积均为1000平方米;

2层:

建筑面积均为800平方米。

配套用房:

1层:

建筑面积均为400平方米;

2~3层:

建筑面积均为300平方米。

4.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1.1选址原则

⑴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

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

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具有前瞻性。

⑵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⑶项目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的性质,最大限度地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和服务环境。

4.1.2地理位置

XX市境地处湖南省东北角,东经113°15′~113°45′,北纬29°10′~29°52′。

市域西北滨长江水道与湖北省监利、洪湖隔江相望;东南依幕阜山与本省岳阳县和湖北省通城、崇阳、赤壁毗连;东、西、北三面嵌入湖北省境,是湘鄂两省交界之地,扼控由湘进鄂、由鄂入湘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北门户”之称。

全市共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1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10170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

4.1.3建设地点

本项目选址于XX市XX大道西侧(XX市武装部和XX市民政局办公楼之间),北临XX公路,东临XX大道,南临京珠高速公路,占地面积13333平方米(折合20亩)。

该地区为微丘地形,交通便利,环境安静,适合项目建设。

4.2建设条件

4.2.1气候条件

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

年日照1722-1816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kcal/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d;年降雨日141-157d,降水量1469mm。

4.2.2地形、地貌

全市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境内最高海拔点为云溪乡上清溪村之小木岭,海拔497.6m,最低海拔点为永济乡之臣子湖,海拔21.4m。

一般海拔在40-60m之间。

本项目位于XX市城区,项目用地为微丘地形。

4.2.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质结构相对简单,地基土层层位比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适宜建构筑物的建造。

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流经市境西北边沿,全长32.7公里。

境内河流众多,桃林河、坦渡河、源潭河蜿蜒北注长江。

4.2.4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XX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10,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

4.2.5外部协作条件

⑴交通:

本项目选址于XX市XX大道西侧(XX市武装部和XX市民政局办公楼之间),北临XX公路、东临XX大道,南临京珠高速公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⑵电力:

XX市供电主网距本项目场址较近,本项目供电由该市供电公司供给。

⑶供水:

XX市总体规划中的给水管网已到达该项目场址,本项目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可由XX市供水公司供水。

⑷建筑材料和施工力量:

XX市内建筑材料供应有保障且价格较稳定,水泥及钢材市场供应充足,砂、砂砾可从附近河床中采集。

XX市具备二级和三级市政工程施工的企业有多家,完全可以承担起该项目建设的重任。

⑸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周围无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生产、贮存场所、食品和饲料生产、加工、贮存,家禽、家畜饲养、产品加工等企业。

对周边建筑物的建设不会造成影响。

⑹区域性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XX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满足城市景观、绿化景观设计、消防、交通等规范的要求。

本项目选址符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场址建设条件较好。

项目场址符合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无需进行场址方案比选。

5.工程方案

5.1总平面方案

5.1.1规划设计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⑶地形图及《XX市总体规划》;

⑷现场勘测调研。

5.1.2规划设计原则

⑴建设用地应根据批准的建设计划,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⑵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应明确,各分区之间既应相邻,又应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⑶院内的道路应使各功能分区联系畅通、安全;应有利于各功能分区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应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安全、便捷、经济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5.1.3总平面设计构思

项目区位于XX市XX大道西侧(XX市武装部与XX市民政局办公楼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