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2243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州市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5认识人民币第5课时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杂志。

生2:

4本杂志的钱分别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

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买其中的哪两种杂志”。

“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正好”就是“恰好”。

这里“正好”就是用13元买两种杂志,钱刚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也就是13元钱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

讲得很好。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我们组认为用13元钱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我们是随便选两种试一试,试出来的。

能介绍一下你们的“试”的方法吗?

先试5元和6元的。

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换成贵一点的试试。

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还是少了一点,把7元的换成8元的再试,5元+8元=13元,正好合适。

这种方法好,但有点麻烦。

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组是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出来。

用13元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能说说怎样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的吗?

先选定5元的杂志,再把5元分别与6元、8元、7元的杂志试,看哪个合适。

板书:

 

这种方法很好!

它能帮我们有顺序的思考,能较快地找到答案。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我们组是先选定6元的杂志,再把6元的杂志分别与其它的3种杂志分别试,试出的结果是:

用13元正好可以买《画报》和《连环画》两种杂志。

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找到了几种答案?

生:

两种。

对!

第一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买5元的《我是小学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

第二个答案是用13元正好可以买《画报》和《连环画》。

3.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答案,这两种答案是否正确呢?

可以怎样检验一下?

把选定的两种杂志的钱加起来,看是否等于13元。

很好!

那谁来算一算?

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3)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检验。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第8题。

本题主要是练习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重点指导学生明白先要算出什么,再选择答案。

答案:

1.7元的车和9元的书。

3.有两种答案:

(1)2元的球和8元的铁环;

(2)7元的跳绳和3元的羽毛球。

3.篮球的价格是59元。

【课堂小结】

4.师: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5课时练习题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通过课件,创设动态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了新知。

在学习新知部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提出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2.进一步掌握1~5各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重点

1.巩固对1~5各数的理解。

2.会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1~5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第1题。

看数涂色。

分析:

看数涂色就是用涂色的方式表示数量的多少,例如看到2就要给2个气球涂色,依此类推。

在题图中涂色。

1.看数涂色。

提示:

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涂几个。

知识点2:

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7题。

填一填。

两个数比较大小,哪个数大开口就向哪个数(哪个数小尖尖就向着哪个数)。

4大于2,开口向着4;

2小于4尖尖向着2。

2<

44<

55>

41<

3

3>

1

2.填一填:

3>24>22<51<3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8页第2、3题、第19页第6、8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

谈谈你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了1~5各数及其大小比较。

1~5的认识及其数序的学习是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符号“>”“<”和“=”。

在知识点2的例题中,通过3组比大小的算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两个数位置不同,所用的数学符号改变,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变。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填出□中的数。

14+3=2+44=

25+6=36+4=

59+2=59+20=

答案提示:

14+3=172+44=46

25+6=3136+4=40

59+2=6159+20=79

解题思路:

先看个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不满十,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同步试题

一、填空

1.23与2的和是( 

),差是( 

)。

2.

3.计算70—45+2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得( 

4.按规律填一填。

(1)28,32,36,( 

),( 

),48,( 

(2)65,56,47,( 

),( 

),20,( 

5.把24、25、26、27这4个数填入下面括号中。

( 

)—( 

)+( 

)=( 

 

考查目的:

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1.25 

21 

2.63 

40 

3.减 

加 

50 

4.

(1)40 

44 

52

(2)38 

29 

11 

5.27—26+24=25 

25—24+26=27 

(答案不唯一)

解析:

第1题是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算起。

第2题是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相减时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并且高位相减得0时,0不写。

第3题要求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括号时,从左往右计算。

第4题通过计算找到规律:

(1)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4;

(2)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9。

而后利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依次找到答案。

第5题为开放题,突破的难点在于学生要知道哪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另外两个数相加的和,也可从加减混合运算的角度尝试练习。

二、选择

1.下列竖式计算正确的是( 

C

2.下面算式中,得数比30小的是( 

24+6 

9+22 

37—8

3.要使+18>

32,最小填( 

13 

14 

15

4.比32个少8个,是( 

)个。

24 

34 

5.表中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漫画书

科技书

故事书

总计

31本

9本

( 

)本

100本

69 

60

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算法的运用以及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1.B 

2.C 

3.C 

4.A 

5.C

第1题在理解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基础上进行选择。

第2题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比较。

第3题可以直接将选项代入式子中比较,也可以通过计算32减18等于14,再用14加上1求得结果。

第4题可以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比多比少”的知识,从而正确解决。

第5题做题前应看懂统计表,然后搞清解题思路。

本题有两种解决方法,既可以用连减又可以用加减混合,即用总本数减去漫画书本数,再减去科技书本数,或者先算出漫画书和科技书的本数和,再用总本数去减。

三、解决问题

1.

12元 

38元 

69元 

25元

(1)买一条围巾和一顶帽子,一共要用多少钱?

(2)买一条裤子比一双手套多花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1)38+25=63(元)答:

一共要用63元。

(2)69—12=57(元)答:

买一条裤子比一双手套多花57元。

(3)例如:

买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共多少元?

(1)题和第

(2)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3)题是个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刚买一根长40米的铁丝,用了一些后还剩26米。

他用了多少米铁丝?

  考查目的:

检测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退位减法算法的掌握情况。

40-26=14(米)

试题解析:

让学生根据题中已有的条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再根据数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3.一本《安徒生童话》优惠7元后售价是18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优惠”这个词数学含义的理解,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7+18=25(元)

讲解时注意给学生分析,原价减少7元后是18元,即现价增加7元才能得到原价,所以用加法计算。

4.停车场有35辆客车,货车比客车少6辆,小汽车比货车多7辆。

(1)货车有多少辆?

(2)小汽车有多少辆?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信息,灵活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1)35-6=29(辆)

(2)29+7=36(辆)

注意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选择需要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