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0565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管理学02-第二章-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PPT资料.ppt

荀荀子子认识到“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荀子君道),用历史上朝代的兴替为例,说明有才能的君主的重要性。

孔孔子子提出“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认为任用贤能的人当政,可以使邪恶的人趋向正道。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一、儒家的一、儒家的“人本人本”管理思想与教育人本管理管理思想与教育人本管理(三)管理中的(三)管理中的“仁仁”思想思想管理中的“民本”思想与管理中的“人治”思想由“仁”这一儒家思想的核心统合起来,体现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强调以“仁”来为政、做人、处理人际关系等。

在为政方面,君主必须“爱人”,关心人民的疾苦,重视民心,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在做人方面,强调“仁”是君子必行之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必须以“仁”为准则,尊重别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壅也)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一、儒家的一、儒家的“人本人本”管理思想与教育人本管理管理思想与教育人本管理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为在教育管理中重视人本管理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与实践的可能。

教育组织作为培养人的组织,其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也是人。

教育管理的对象包括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的教师,还包括未来作为国家建设之栋梁的学生。

这都要求在教育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重视教师与学生价值的体现,重视师生的需要,按照管理对象的特点实施管理;

以“仁”为准则,协调师生间关系、成员间关系、教育组织与社会间关系;

重视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爱人,体恤师生,换得人心,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与氛围;

同时,在教育管理者的任用和教师的聘用上,任人唯贤,使有能力者得其位,人尽其才。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二、儒家的二、儒家的“礼治礼治”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

(一)宗教人伦等级秩序

(一)宗教人伦等级秩序以伦理为原则建立社会秩序,使社会有序运行,君臣各司其职。

(二)礼与仁相结合

(二)礼与仁相结合儒家强调以“仁”为依据建立礼的秩序,以礼为保障来实现“仁”。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二、儒家的二、儒家的“礼治礼治”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三)礼法结合(三)礼法结合儒家在强调礼的同时,从未忽视过法的作用,而主张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治理好国家。

(四)儒家的(四)儒家的“礼治礼治”儒家在强调礼的同时,从未忽视过法的作用,而主张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治理好国家。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二、儒家的二、儒家的“礼治礼治”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管理思想与教育组织管理儒家强调“礼治”的思想,主张社会组织的有序建构,强调管理中制度规范的作用,同时重视在清晰的管理层次之上,结合“仁”来进行管理等,对于我们的现代组织管理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教育组织管理中,我们必须重视:

1.在教育组织建构过程中,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

2.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重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

3.在组织成员的管理中,重视管理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三、儒家的三、儒家的“以教化民以教化民”管理思想与教育目标管管理思想与教育目标管理理儒家以培养“经国治世”的人才为目标,利用教育的手段,将领导者培养与人才的成长过程联系起来,强调“平天下”以治理好国家为前提,治理国家以“齐家”为条件,齐家以“修身”为基础,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统治人才,也使国家的统治得到稳固,达到了“以教化民”的治理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三、儒家的三、儒家的“以教化民以教化民”管理思想与教育目标管管理思想与教育目标管理理在管理的实践方面,孔子在开办私学时,将管理的目标与学生自身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想与教育的现实结合,激励学生注重理想并提高能力,为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打好基础。

其中隐含着浓厚的目标管理的思想。

因此,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1.教育管理目标的确定。

2.教育管理目标的细化。

3.教育管理的目标与教育管理对象的目标的整合。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四、儒家的四、儒家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管理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管理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理理

(一)重视诚信

(一)重视诚信领导者讲究诚信,这不仅是“仁”的表现,而且是实现民众归心、国家安定的必要条件。

(二)以德服人

(二)以德服人领导者必须追求“道”,秉持“德”,这是使民心归附的重要条件。

(三)言行一致,敏言慎行(三)言行一致,敏言慎行领导者言行对下属起着表率的作用,必须言行合一,言出必行。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四、儒家的四、儒家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管理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管理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理理(四)善于激励(四)善于激励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多处提到了激励的方法。

(五)谦恭慎重(五)谦恭慎重孔子指出作为领导者,即不要主观臆测,不要思想僵化,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唯我独尊;

而要身先士卒、任劳任怨。

(六)(六)“知人善任知人善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知人善任”,实现“人尽其才”。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五、儒家的五、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管理思想与教育过程管管理思想与教育过程管理理中庸之道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原则。

“中庸”即“中和”、“时中”,即适度、恰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凡事把握好分寸与尺度。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五、儒家的五、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管理思想与教育过程管管理思想与教育过程管理理其对教育管理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现为:

1.在决策过程中:

在决策过程中:

领导者必须重视决策的作用。

2.在组织、执行的过程中:

在组织、执行的过程中:

一方面,引导组织成员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

另一方面,应注意克服人性的缺点,掌握适度的原则,使组织的决策得以贯彻。

3.在协调组织中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时:

在协调组织中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时:

应该看到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4.在管理的过程中:

在管理的过程中:

一方面,应重视运用激励手段时的尺度,另一方面,应重视多样化的激励,将正反激励结合起来。

第二节第二节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儒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一、一、“重道重道”、“清净清净”与教育环境管理与教育环境管理老子在第一章中就开章明义地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并在其后的思想中,一直贯彻“道”为最上并遵循这一宗旨。

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道家遵循“道”的宗旨,主张“清静为天下正”,主张顺应规律,使人、事、物自然、和谐地发展,而不应该过分干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第5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第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老子第58章)第三节第三节道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道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一、一、“重道重道”、“清净清净”与教育环境管理与教育环境管理对于教育组织来说,第一,应该重视探究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规律,包括探究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教育管理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特点等,按照规律来进行管理。

教育管理者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学校有合乎教育规律的办学理念。

第二,应该注重“清静”、“自然”的管理环境的建设,创设民主、宽松的管理氛围,为组织成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节第三节道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道家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21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丛书二、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理思想与教育领导管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对领导者提出极高的要求,要求领导者不仅注重个人素养,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谋略思想,以此来领导好组织,实现“治理”的目标。

其具体要求体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