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0400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格式课件下载.ppt

形成咬肌间隙脓肿或边缘性骨髓炎下颌支内侧向后:

形成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或扁桃体周围脓肿向下方:

形成下颌下间隙脓肿及口底蜂窝织炎治疗急性期间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

急性期处理措施包括:

全身治疗应以注意休息,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口腔卫生;

局部冠周盲袋冲洗,烧灼盲袋及理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图9-4)。

慢性期:

应以去除病因为主,主要是消除盲袋(图9-5)或拔牙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弥散期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为脓肿。

相邻的间隙之间相互通连由于存在潜在的间隙,所以容易形成扩散根据解剖结构和临床感染表现的部位常见间隙有:

眶下、咬肌、翼下颌、下颌下、口底、咽旁、舌下、颏下、颊、尖牙窝、颞及颞下间隙等病因感染来源:

牙源性感染: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腺源性感染:

扁桃体、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在婴幼儿中多见。

创伤性感染:

继发于创伤血源性感染:

少见病原菌:

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色葡萄球菌。

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局部: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开口受限)全身:

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腐败坏死性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性休克等。

牙源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较为剧烈;

腺源性感染炎症表现较缓。

表浅的炎症化脓时可扪及波动感;

深部则出现凹陷性水肿。

治疗原则全身治疗:

支持疗法、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

消炎、消肿、解毒、止痛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消除病灶:

急性炎症消退后,应及时拔除病灶牙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1.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吸收;

2.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力,避免发生窒息;

3.可防止感染向邻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4.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1.发病时间:

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5-7天,经抗生素治疗后,仍高热不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者;

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者;

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5.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者。

脓肿切开引流的要点1.切口部位应在脓肿低处,尽可能在口内引流。

必须在面部作切口引流者,应顺着皮纹方向或在面部隐蔽处作切口,如发际内、下颌下区、耳屏前或耳后区。

同时注意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面神经、知名血管、腮腺或下颌下腺导管等)。

2.手术操作应准确、快速、轻柔,忌挤压。

3.保持引流通畅:

口内切口用橡皮片引流;

口外切开浅层脓肿用橡皮条引流,深部脓肿用凡士林纱条或橡皮管引流。

一、眶下间隙感染部位:

位于面前部,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

感染来源:

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临床表现:

眶下区红肿热痛最明显。

上、下眼睑水肿,造成睁眼困难。

治疗:

局部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液后,及时切开引流。

切口在上颌前牙或前磨牙前庭沟黏膜转折处。

二、咬肌间隙感染部位:

位于咬肌与下颌支外侧板之间感染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炎和下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

以下颌角区红肿,压痛明显。

严重的牙关紧闭和疼痛。

局部穿刺有脓液后,及时切开引流。

切口在下颌角下缘1.5-2cm,作长约5cm的弧形切口,以引流通畅为原则(图9-10)。

三、翼下颌间隙感染部位:

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内侧板之间,位置较深。

下颌磨牙的根尖感染或冠周炎临床表现:

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

口内可见翼下颌皱襞肿胀、压痛。

口外可见下颌支后缘及下颌角内侧丰满有压痛。

局部穿刺有脓液后,时切开引流。

口外切口:

与咬肌间隙感染相同。

口内切口:

从翼下颌皱襞稍外侧,作长2.0cm纵行切口。

四、下颌下间隙感染部位:

位于下颌下三角内感染来源:

牙源性(冠周炎、根尖周炎);

腺源性(下颌下淋巴结炎)临床表现:

颌下区肿胀、触痛、脓肿形成时可见凹陷性水肿,可触到波动感,有轻度的开口困难与吞咽疼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腺源性感染病程发展较慢。

切口在下颌角下缘1.5-2cm,作3-5cm长的平形切口。

五、口底蜂窝织炎口腔蜂窝织炎是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包括双侧下颌下、双侧舌下和颏下间隙在内的5个间隙感染。

下颌化脓性或坏疽性根尖周炎感染或第三磨牙冠周炎;

口咽部软组织损伤后继发口底多间隙感染扩散;

扁桃体炎、口炎、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炎五、口底蜂窝织炎临床表现:

化脓性感染出现高热、寒战。

舌抬高,影响语言、咀嚼、吞咽。

下颌下缘消失变粗呈牛颈状(图9-12)。

腐败坏死性感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可有捻发音。

晚期可出现窒息。

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全身支持疗法:

适量应用激素、输液、输血、吸氧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局部尽早切开引流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第四节颌骨骨髓炎定义:

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分类: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发病率: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发病率明显下降。

口咽癌、鼻咽癌等放射治疗发生颌骨坏死并发骨髓炎逐步增加。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

牙源性(牙槽脓肿、牙周炎、第三磨牙冠周炎);

损伤性;

血源性下颌骨骨髓炎较上颌骨骨髓炎常见,病情比上颌骨骨髓炎严重。

原因

(1)下颌骨骨板致密;

(2)下颌骨血运差。

病原菌:

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链球菌。

常见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分类:

中央性骨髓炎;

边缘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期: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病牙周围的多个牙齿松动,跳痛,牙周溢脓,可有下唇麻木,继续发展出现颌面部弥散性水肿慢性期:

急性炎症两周左右,脓液因局部引流,急性症状逐渐消退,转入慢性期。

此时多有瘘管形成溢脓,并有大量炎症肉芽组织增生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多见于青年人。

由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引起的颌周间隙感染而来。

急性期不易发现,常为慢性期在下颌角区或腮腺咬肌区出现炎性浸润硬块、压痛、凹陷性水肿,并有张口受限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治疗急性期:

全身应用抗菌素;

局部切开引流或拔除松动牙;

支持疗法。

死骨刮除术及病灶牙拔除术。

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的幼儿。

感染途径:

主要是血源性、创伤性和接触性的非牙源性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起病急,先有全身中毒或败血症体征。

患儿有高热、寒战、哭闹不安、拒食等症状。

发生骨髓炎后,患侧面颊、眼睑和眶周组织红肿。

感染波及眶内时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

慢性期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若恒牙胚和颌骨受破坏,可影响发育,出现牙颌畸形。

治疗急性期以全身抗感染及支持疗法为主。

出现脓肿时,应立即进行切开引流术。

慢性期治疗一般为保守治疗。

冲洗瘘管,保持瘘道通畅。

如出现面部畸形应待青春期后进行整复手术。

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是因鼻烟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是目前较常见的疾病。

病因:

放射治疗致颌骨坏死,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

病变发展缓慢,放射治疗后数月致数年内发病。

与慢性骨髓炎病程相似。

诊断:

放射病治疗史、临床表现、X线片。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

放射治疗要掌握适应证、剂量和防护。

放射治疗前治疗病灶牙,拔除残根、残冠,洁牙,消除感染源。

保持口腔卫生。

放疗后3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

保守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局部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口腔卫生,等待死骨分离后手术摘除。

配合高压氧治疗。

第五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病因:

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临床表现:

发病急、淋巴结肿大、压痛。

化脓后可出现凹陷性水肿,全身症状明显。

症状、体征、超声波、穿刺等治疗:

消炎、镇痛。

全身应用抗生素。

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第六节颜面部疖痈疖:

单个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浅层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痈:

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感染而引起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颜面部疖痈病因:

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

全身症状疖早期表现为一个红、肿、痛的硬结,以后逐渐增大,出现黄白色小脓栓。

脓栓破溃、脓液排出,疼痛消失,破溃处愈合。

痈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上唇,称为唇痈。

炎症肿胀范围大,脓栓多。

脓头之间的皮肤常坏死,最后痈的中心区坏死、脱落。

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症状也较明显,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

颜面部疖痈并发症:

危险三角区不能挤压,否则感染沿面部静脉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主张保守疗法,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方法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

药敏试验全身支持疗法复习题:

填空题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属于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以金黄金黄色葡萄球菌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牙源性感染为主,婴幼儿腺源性腺源性感染较常见。

口腔颌面部一般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功能障碍障碍,腐败坏死性感染的局部红热体征不如化脓性感染明显,全身中毒全身中毒症状较化脓性感染严重。

切开引流时应注意勿损伤面神经面神经、知名动静脉知名动静脉、腮腺腮腺导管及颌下腺颌下腺导管,避免造成大出血大出血、面瘫面瘫、唾液瘘唾液瘘等并发症。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建立引流及对对症治疗症治疗为主。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慢性期以去除病因为主,消除盲袋盲袋或拔牙拔牙。

复习题:

填空题口底蜂窝织炎首先防治窒息窒息和中毒性休中毒性休克,可根据病人呼吸困难程度考虑做气管切开气管切开;

经静脉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适量应用激素、输血等以改善全身情况。

局部应早做切开引流切开引流。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是因鼻烟癌鼻烟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引起的颌骨坏死,继发感染感染而形成。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应以预防预防为主,放射治疗时注意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