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067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家长会(小四上2015)文档格式.doc

会议内容:

一、老师主讲

老师: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都不熟悉,不适应,也不习惯按相对一致的要求去行动,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

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耐心的教育。

我们针对各项活动中的常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实施教育,并注意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示范、模仿法

在进行礼貌教育时,要求幼儿来园时要对老师说“老师早”,待幼儿知道此规则后,在平时要注意每天早晨接待幼儿,先向幼儿问早,以提醒、启发幼儿,逐渐养成主动地与老师问早的好习惯。

在教幼儿正确搬椅子时,教师边说边示范,要两手握住椅子两边,使小椅子的腿朝下,不至于碰到其他幼儿。

幼儿的模仿力是很强的,看到老师正确的搬椅子,他们会学着做,且很快记住。

2、语言指导法

 

如何教会幼儿正确的用肥皂洗手,并遵守洗手不玩水的规则。

我们运用语言指导,每次洗手时念: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的儿歌。

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学会了洗手。

为了安顿幼儿上课前的情绪,常以对答式儿歌进行指导:

小脚——拼拼拢、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

3、情景教育法

情景表演可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做等感官活动,使幼儿在榜样的影响下,行动的实践中逐步理解和遵守规则。

如通过“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我跟你一起玩好吗?

”、“你能借我一个玩具吗?

”、“我玩一会儿再给你行吗?

”等礼貌语言。

情景表演使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在生活中愉快实践的愿望,从而在实践中掌握了一系列的规则要求。

4、游戏练习法

在教育幼儿玩具玩后要放好,整理好时,进行“给玩具找到家”的游戏,请幼儿将混乱的玩具宝宝分类,并送回家。

从而让幼儿知道每次游戏结束后,都要将材料收拾好。

平时教师要时常提醒、督促幼儿,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5、表扬、激励法

平时表现好的,遵守一日常规的幼儿,我们用小红花来表扬他。

然而也可以用先表扬激励的方法来促使幼儿去做好。

如吃饭时采用“临时小组长”制,选吃饭慢的幼儿做组长,说“今天老师选***做组长,他肯定吃得又快又干净,一会儿就会把自己的一份吃完。

”果真,效果还真不错。

二、家长谈谈听后的感想,或提提自己的建议。

朱歆予妈妈:

我觉得孩子的行为习惯要遵守一定的教育原则,如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原则:

我们成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常规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步增加;

常规的要求由简到繁,逐步提高。

如刚开学我们要求幼儿先学会自己穿鞋,然后学会穿裤子,过一段时间要求他们会穿单衣,逐渐要求会穿毛衣,外套,能力强的要求会塞衣服。

顾紫安妈妈:

我认为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存在着个别差异。

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教育。

有的幼儿不会拿勺吃饭;

有的不吃这,不吃那;

有的自控力差;

有的理解力跟不上;

有的口齿不清,都要老师耐心地去教,使个别幼儿也逐步统一、溶入在集体之中。

张锦恒爸爸:

我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往往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一日活动中,早上来园这个环节是与老师充分接触的有利时机。

我们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同时也从老师口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

并利用《家园联系册》充分交谈、交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努力,改掉幼儿不良习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三、老师小结。

常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

这样,常规就不会被当作限制、约束幼儿的“紧箍咒”。

在用餐时,总有吃得快和慢的现象。

我们不强求吃得快的幼儿一定要坐着等吃得慢的幼儿。

而让他们到室外安静地自由活动,从而激励了吃得慢的幼儿加快速度,同时也减少了老师不必要的管束。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

幼儿的眼睛是反映老师行为的镜子。

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幼儿帮老师做了事,老师也要主动地说谢谢。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漫长的,艰苦的动态过程。

有的看似小事,却对幼儿个性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持之以恒,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动型。

作业(主要是传话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争取家园双方共同教育和培养。

吴红霞

2015/9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行为

王允哲妈妈,姜禹瀚妈妈、姜涵玥爸爸、祝瑞晨妈妈,傅雅爸爸、郑妮奕妈妈、李沁轶爸爸、郑文钧妈妈、刘预东妈妈、毛羽贤妈妈

一、老师主讲《浅谈交往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影响》

新生入园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是他们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也明确提到: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结合我园实验课题《“建立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研究方案》的开展,在这里谈谈我们对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几点体会。

(一)小班阶段是常规教育的重要时期。

1、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2、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要容易得多。

3、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会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幼儿是做好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必要前提。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

有的可能什么也不会做,有的可能乐于助人,有的可能大方、活泼,有的可能胆怯、孤僻……因此,教师要迅速了解班上每个幼儿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三)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

1、抓住“入园”契机,为幼儿上好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韧而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

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泪汪汪,更有甚者,提出要将小孩接回去,过几天再送来……总之家长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

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孩子来一个就微笑着叫着乳名或“小乖乖”接过来,不要家长进教室,并劝说家长离开,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

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因为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让孩子心中形成一个概念——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作为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

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

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

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我们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

二、家长谈谈听后的感想,或提提自己的建议。

毛羽贤妈妈:

建议老师在进行常规培养时运用榜样示范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说教,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在进行晨间入园时和点名这一常规上,教师主动向幼儿打招呼和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老师或幼儿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傅雅爸爸:

老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教育。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极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们在网上看到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就拿洗手来说吧,单独指导幼儿洗手,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记住洗手的步骤:

“左冲冲,右冲冲,手心手背搓一搓,洗手缝,洗手腕,甩甩小手毛巾擦。

”洗脸时念儿歌:

“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

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蛋笑哈哈,最后洗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逐步掌握了洗手、洗脸的方法。

我们文文在家就是这样学的。

刘预东妈妈:

我觉得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做得出色就用红花或五颜六色的不粘胶来鼓励,可以大大地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贴纸我会去买来送给小朋友。

王允哲妈妈:

我认为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各个幼儿又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规则意识处在形成阶段,为了使幼儿常规成为持久的、自觉的行为,老师可以采取定期检查、巩固幼儿已获得的规则经验。

祝瑞晨妈妈:

小班幼儿年龄小,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保姆等,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

他们会苦哭闹不止,或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等行为,这时老师如果用一些触、摸身体的语言如:

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每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渐渐地孩子们就会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

三、老师小结

培养孩子是长期坚持的事,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的坚持中,幼儿将获得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以及良好的规则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