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79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docx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银行贷款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培育优质红地球葡萄标准化栽培基地,促进我县葡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把梨树县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葡萄产区,高质量完成我县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区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行的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栽培、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应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新成果,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科技含量高、果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基地,推动全县葡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围绕我县葡萄产业总体发展规划,规范红地球葡萄种植、管理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质量和品质,促进红地球葡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完善标准体系。

示范区围绕示范产品,按照目标市场要求,依照国家标准(NY5086-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农业行业标准)建立红地球葡萄生产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

进一步完善葡萄国家标准文本资料,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内容和相关制度,做到基本全面,具有标准性、技术性和操作性。

并制成通俗易懂的科教多媒体、操作手册等。

 

(二)加强技术培训、宣传与学习交流。

组织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举办3期培训班;每班培训100人,每班培训时间为10天,其中集中授课5天,现场实践5天;主要培训内容为栽培、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葡萄标准等内容。

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信息平台,开办农业标准化专栏,加强宣传,扩大示范效应。

学习与交流活动:

组织项目组成员和基地生产管理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和参加相关展览会、交流会、农博会等活动10次。

  (三)规范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示范区要实行投入品定点销售,建立档案制度,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等有害物品。

依法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四)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推行红地球葡萄生产、加工档案管理,引导葡萄生产企业逐步建立葡萄栽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五)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管理模式。

积极引导示范区内红地球葡萄生产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推广示范模式,探索创建“公司+基地+标准化+农户”的管理方式。

即:

以企业带动基地,基地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以基地联系农户,充分调动农民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六)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

结合需要购置电话、传真机、电脑、激光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自我监管的速测仪、条码机、病虫害防治专用工具等。

(七)建立稳定技术依托关系:

和吉林农大果树研究所签订技术依托协议书,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解决实验、生产技术管理等问题。

三、示范区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投资

(一)建设地点

示范区位于梨树县胜利乡关家屯村。

基地内道路两条,深水井4眼,围栏3500延长米,门卫和看护7座,供电线路2套,变压器1台,钢结构木结构水泥杆结构大棚64栋。

基地周围无工业企业,无三废排放;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符合NY5087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二)建设内容

1、制定基地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及管理标准(制度)(包括病虫害管理计划)

依照国家标准(NY5086-2002《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农业行业标准)建立红地球葡萄生产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

1.1园地选择与规划

1.1.1园地要求

园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灌水良好,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5087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1.1.2规划

葡萄园根据面积、自然条件和架式等进行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

作业区、品种选择与配置、道路、防护林、土壤改良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排灌系统等。

1.2设施建设与品种选择

大棚:

跨度9米,顶高3.5米,长度60~100米。

骨架为钢筋竹木混合结构。

棚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

温室:

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偏西0~10°;单栋长度80~100米,脊高3.5米,跨度7-10米,后坡仰角45°。

采光屋面骨架为钢架竹木混合结构或钢骨架,山墙高2.0米。

墙体构造为砖石结构。

选择耐弱光、易形成花芽、产量高、耐储运的红地球品种,以贝达为砧木。

苗木质量按NY/T369的规定执行。

1.3栽植方式、密度、时间与方法

1.3.1栽植方式、密度、时间

主要采用单臂篱架,南北行栽植,株行距0.5x2.0米。

根据梨树县县气候特点,宜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苗木栽植。

1.3.2栽植方法

1.3.2.1开沟、换土、施肥

栽植前,先按设计的行距挖深0.8米、宽0.8米的栽植沟,将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

回填时,沟底施20厘米的玉米秸杆或杂草,再将熟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鸡、牛、羊粪等)、少量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填入4厘米,每667米20.5~0.7万千克土肥、200千克左右磷肥。

再用熟土将沟填平,回填土高出地面10~20厘米,然后灌水使土壤沉实。

1.3.2.2栽植

栽植前,盖棚膜5~6天,待土壤温度升高后再栽苗。

栽苗前,先将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

栽前进行根系修剪,剪留长度15~20厘米,接穗基部剪留饱满芽3-4个。

栽时挖30厘米见方的穴,将根理顺分开,然后填熟土踏实,每穴浇水2-3公斤,回填熟土与垄面相平,再用少量细土培苗。

栽植后最好覆盖地膜,增温保湿,提高成活率。

1.4整形修剪

1.4.1整形

采用单龙干整形。

主要采用单龙干整枝。

栽植当年每株留1个健壮新梢做主蔓培养,新梢在8月上旬摘心促进成熟。

第二年芽眼萌发后,主蔓50~60厘米以下的新梢全部抹除,主蔓两侧分别每间隔20~30厘米留一个结果枝。

冬剪时,对延长枝留1~1.5米剪截,其余新梢留4~8芽中长梢修剪以培养成结果母枝,三年可成形。

1.4.2修剪

抹芽定梢:

抹芽时根据萌芽状况除去弱芽、无头芽、隐芽、双生芽或三生芽,选留一壮芽。

在新梢长10厘米左右时定梢,去除过强过弱枝梢,抹去重生枝、过密枝,新梢量每亩2500个左右。

摘心:

结果枝摘心因品种而异,一般在花前5~7天进行,在花序以上留4~6片叶摘心,摘心后萌发出的副梢除留顶端2个延长,其余的全部抹去。

以后发出的二次、三次副梢留1片叶摘心。

发育枝留8~10片叶摘心,以后发出的副梢留1片叶摘心。

延长枝在8月20日左右摘心,其上的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

果穗管理:

花前本着健壮枝留一穗,纤弱枝不留穗的原则疏除多余花序,留下的花序还要根据情况进行修整,修整后的花穗可进行套袋。

冬剪:

11月上旬在落叶后至扣棚前进行。

除主蔓延长枝适当长剪外,对其它的结果母枝一律采用短梢修剪,即每个结果母枝留2~3芽短截,留枝数要适当增加一些,即每平方米架面留10~12个结果母枝。

1.5温度、湿度及光照管理

温、湿度控制主要靠通风换气、灌水增湿来调节。

不同物候期葡萄植株对温、湿度的要求不一样。

催芽期:

缓慢升温,使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

第一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二周白天15℃~20℃,夜间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间10℃~15℃。

从升温至萌芽一般控制在25~30天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

新梢生长期:

白天20℃~25℃;夜间10℃~15℃,不低于10℃。

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40~60天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

花期:

避免夜间低温,其次还要注意避免白天高温的发生。

调控标准:

白天22℃~26℃;夜间15℃~20℃,不低于14℃。

花期一般维持7~15天。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65%~70%为宜。

浆果发育期:

白天25℃~28℃;夜间20℃~22℃,不宜低于20℃。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70%,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

着色成熟期:

白天28℃~32℃;夜间14℃~16℃,不低于14℃;昼夜温差10℃以上。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60%,土壤相对湿度要求55%~65%为宜。

使用无滴膜,及时清除棚膜灰尘污染,加强夏季修剪,减少无效梢叶的数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照强度

1.6 土肥水管理

1.6.1土壤管理

中耕与深翻。

葡萄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

1.6.2施肥管理

肥料要求。

按照NY/T496—2002规定执行。

根据葡萄的施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使用的商品肥料应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使用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包括:

有机肥料(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饼肥、腐殖酸类肥、人畜废弃物加工而成的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料等)、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及复合(混)肥等)、叶面肥(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腐殖酸类肥料)。

限制使用的肥料包括:

限量使用氮肥;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

施肥的时期和方法。

葡萄一年需要多次供肥。

一般于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腐熟的圈粪、鸡粪、豆饼等)为主,每666.7m2施入1000kg~1500kg有机肥,并与磷钾肥混合使用,采用深40cm~60cm的沟施方法。

萌芽前追肥以氮、磷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为主。

微量元素缺乏的园片,依据缺素的症状适量增施微肥。

最后一次叶面肥应距采收期20d以上。

依据地力、树势和产量的不同,参考每生产100kg浆果一年需施纯氮(N)0.25kg~0.75kg、磷(P2O5)0.25kg~0.75kg、钾(K2O)0.35kg~1.1kg的标准,进行平衡施肥。

1.6.3水分管理

萌芽期、浆果膨大期和入冬前需要良好的水分供应。

成熟期应控制灌水。

地下水位较高时,需要有排水条件,雨季及时排除积水。

补水时期。

一是萌芽到开花期,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75%时;二是新梢生长期至果实膨大期,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时;三是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及新梢成熟期,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四是果实发育后期傍晚或清晨,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80%,少量补水。

补水方法。

以采用滴灌法为宜。

加强葡萄生产周边水质的监控,以免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无公害葡萄生产。

排水时期和方法。

进入雨期,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5%时,通过畦沟、排水沟、出水沟进行排水,达到雨停畦沟内不积水,大暴雨不受淹。

1.7花果管理

1.7.1调节产量

采用疏花、疏果、疏穗、疏粒等常规方式对葡萄果穗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品质。

红地球成龄园每667m2的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

1.7.2果实套袋

疏果后及早进行套袋,一般在花后15d~25d(6月中下旬),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套袋。

但需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套袋时间不宜过晚。

套袋前全园喷布一遍内吸性杀菌剂。

红地球葡萄品种采收前10d~20d需要摘袋。

为了避免高温伤害,摘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先把袋底打开,逐渐将袋去除。

1.8病虫鸟害防治

1.8.1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应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距离果实采收的时间)要求使用。

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

加强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