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47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docx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

学号:

1462001457161

 

枯萎病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光合生

理特性和产量的比较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

园艺专业

研究方向

蔬菜学

 

甘肃电大甘南分校

摘要

随着设施园艺的不断发展,设施内蔬菜栽种面积逐年增加。

西瓜(CitrullusvulgarisSchrad)作为设施内主要栽培种类,其连作问题十分严重,由此产生的连作障碍日趋明显,枯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嫁接西瓜根系发达,改善了嫁接苗根系生长的条件,致使植株生长健壮。

同时,利用不同用途的砧木可以使西瓜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如利用具有耐低温、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的砧木。

其次,砧木根系的强吸水吸肥能力,促使嫁接西瓜植株生长旺盛,西瓜果实个大、产量高。

另外,嫁接西瓜幼苗前期生长快,对于早熟栽培和克服无籽西瓜前期生长缓慢的缺陷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选用南瓜做为西瓜的嫁接砧木,可有效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效果。

为进一步研究西瓜的光合特性、抗病育种和有效防治此类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本试验以对枯萎病抗性不同的西瓜品种丰乐甜妞(抗性)、丰乐小天使(感性)、博强一号南瓜(砧木)为材料,系统研究了抗、感枯萎病西瓜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特性的变化。

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抗病品种对西瓜枯萎病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随着西瓜成长抵抗作用愈显著。

2.西瓜嫁接后,抗、感病品种的抗病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感病品种尤为显著。

3.嫁接对西瓜生理特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光合速率、气孔呼吸导度以及少量产量。

综上所述,嫁接使西瓜生长得到促进、生理特性指标上升。

嫁接抗病西瓜品种(博强一号南瓜为砧木、丰乐甜妞抗性西瓜为接穗)各项指标最优。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生育期;生理特性

 

1前言

1.1引言

西瓜(CitrullusvulgarisSchrad)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草原,是一种世界性园艺作物,是大众化夏季水果,其栽培面积与总产量在世界十大之列,中国是世界西瓜的第一种植大国。

每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为300多万公顷,西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蔬菜作物之一(王鸣,侯佩等,2006)。

西瓜忌连作,西瓜枯萎病病源在土壤中存活可达10年以上,故轮作周期要长。

目前,随着轮作周期的缩短(许如意等,2007),枯萎病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产量逐年下将。

西瓜一般要求至少6年以上的轮作,但是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和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西瓜生产无法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轮作年限越来越短,而保护地西瓜生产则不可避免地连作重茬(吴凤芝等,2004)。

由于西瓜多年连作,地力衰退,生产力降低,病虫害加剧,导致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产生连作障碍。

据上海调查,近几年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病棚株率在50%(郭超,1995),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农民为了控制病情只好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同时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关军锋,2001)。

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生主要同土壤传染性病害、土壤理化性状劣变以及由根际分泌物和残茬分解物等引起的自毒作用等有关,而这些因子均不同程度地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关(吴凤芝等,2004)。

近年来,在一些西瓜产区病害频频发生,并有蔓延趋势,西瓜枯萎病对植株的侵害严重地影响了西瓜产量和品质。

目前,对于西瓜连作障碍的研究,土传病虫害一直是国内外西瓜研究的重点,并在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类鉴定,致病机理及西瓜种质资源的筛选、抗病遗传规律、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类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范红伟等,2004),虽然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选育抗病品种所需时间长,而目前选用的抗病品种一般在连续种植3-4年后,其抗病性迅速下降,而失去商品价值(蒋有条等,1998)。

此外,目前选育的抗病品种品质往往商品性差。

生产上采取嫁接栽培技术,对克服镰刀菌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物土传病害与土壤性质关系密切,在与病害有关的土壤因子当中,土壤微生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传病原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微生物群落抑制土传病原菌的能力大小与作物病情指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各种手段培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西瓜品种,是解决商品瓜标准化、优质化和多样化的根本途径。

在西瓜的引种、育种及嫁接的过程中,选择一些生长生理指标作为这些过程的参考指标,是采用的基本手段,可以为研究高产优质西瓜的生长及生理特性能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蒋有条等,2000)。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提高西瓜产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它的光合产量。

但在已有的研究中,采用施肥和田间栽培技术来提高西瓜产量的报道较多,而对西瓜的光合强度和产量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

西瓜在伸蔓期和座瓜期,主侧蔓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本蔓的生长(徐坤等,1999),在果实生长盛期,光合产物主要是供给果实(刘文革等,2003)。

因此,对西瓜进行光合强度测定的研究,可以为生产者选择品种、合理密植和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试验探索西瓜枯萎病致病菌对西瓜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西瓜的产量与连作障碍的关系奠定基础,探究嫁接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为指导生产中缓解西瓜枯萎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践依据,以及西瓜不同抗性品种对枯萎病病原菌的抗病性,为进一步研究西瓜的光合特性、抗病育种和有效防治此类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1.3关于本实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

1.3.1西瓜抗病性研究

我国是西瓜栽培大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的嫁接技术起源于自然接木现象的启示、插条繁殖技术的发展和自然界中半寄生植物种间关系的启示。

其中瓜类嫁接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历史,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嫁接技术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其后代有演进。

最早关于葫芦科植物嫁接的记载是西汉的《氾胜之书》,“下瓠子十颗,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茎。

留强者,余悉掐去。

引蔓结子。

子外之条亦掐去之。

勿令蔓延。

近年来,西瓜病害(尤其是枯萎病)成为威胁我国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对于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一是靠轮作倒茬,但由于土地面积的限制,难以实现;二是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土壤,价格昂贵,污染环境,效果甚微,至今无理想药剂;三是选用抗枯萎病的西瓜品种,由于育种技术的限制和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多样性致使育种难度很大。

据近年实践证明,选择适合的砧木品种,采用嫁接技术是生产中解决西瓜枯萎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因此,对西瓜砧木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西瓜易感染枯萎病,因此目前瓜类嫁接的砧木大多抗枯萎病,但其抗病机理尚不明了。

研究嫁接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表明,嫁接西瓜的抗病效果与POD同工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抗病性越强的砧木,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越大,表现为“抗病”特征带的出现与“感病”带的消失和减弱(郭传友等,2004)。

在感病条件下,嫁接植株的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程度极显著低于自根苗,说明嫁接可有效阻止病原菌的侵染及在体内的扩展,致使积累脯氨酸来缓解病菌侵害的作用减弱。

嫁接后植株体内PAL活性明显升高,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郑群,2000)。

也有人认为在砧木根系中可能有抗病物质的合成,这种物质能运至地上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陈俊伟等)。

1.3.2西瓜嫁接研究

人工嫁接是一项世界性的园艺技术。

西瓜嫁接研究起始于1925年的日本和朝鲜,最初主要是利用葫芦砧木防治西瓜保护地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但是由于嫁接技术不够完善,当时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直至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子叶苗嫁接体系,简化了嫁接技术,提高了效率,加之日本西瓜枯萎病严重发生,使得这一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川田武男,1985)。

西瓜的嫁接栽培主要集中于砧木材料的收集、研究和利用,以及嫁接方法的探讨、嫁接苗的管理等,力求抗病增产。

两个不同的植株嫁接在一起,产生成功的结合部,同时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嫁接是亲和的,否则就是不亲和的。

因此,嫁接亲和力的探讨很有价值。

目前对嫁接愈合过程比较明确,Jeffree认为嫁接成活过程首先是使穗、砧断面的形成层互相密接,之后两者分别产生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相结合后,经细胞分裂、分化而使形成层连接起来,完全形成愈合组织。

Moore等用电镜详细观察了嫁接愈合过程的细胞学变化,并将其分为5个阶段:

(1)切断面形成坏死层;

(2)由细胞质活化而导致高尔基体的累积和砧穗间的密接;(3)砧穗愈伤组织形成和坏死层消失;(4)砧穗间维管束的分化;(5)嫁接愈合和成活。

对嫁接亲和性机制,虽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仍不清楚。

Jeffree等注意到嫁接后细胞膜有变薄的现象,推测愈合过程可能涉及细胞识别机制。

Moore认为愈合过程与愈伤组织和细胞壁形成的前体物质的聚合有关,但这种前体物质是什么尚不清楚。

有关嫁接不亲和的机理,提出了很多假说。

Jeffree认为嫁接不亲和的主要原因是接穗和砧木接合面的组织形态不同,从而阻碍了养分、水分从根部向茎叶运输和同化产物从茎叶向根部运输。

同时认为,砧木对养分的供给力同茎叶部的养分要求度,在质或量上产生过量或者不足;砧木对同化产物的要求度同接穗的供给力不平衡时,也产生不亲和。

Moore等认为伤害和木质化是不亲和的机理之一。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亲和毒物是控制亲和力的重要因素。

嫁接成活后砧木与接穗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如矮化砧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果、增强抗逆性、提高果实品质;接穗也会在生长势和抗寒性上影响砧木。

砧木与接穗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有:

(1)砧木与接穗间基因型的差异;

(2)对营养物质吸收和利用的不同;(3)光合产物的形成与养分运输的不同。

但是亲和性机理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

1.3.3西瓜生理特性研究

光合速率以单位时间、单位光合机构(干重、面积或叶绿素)固定的二氧化碳或释放的氧气或积累的干物质的数量来表示。

从表面上看,光合速率不是一个效率指标。

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重要的光合效率指标。

它是光合作用不受光能供应限制即光饱和条件下表明光合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高光合速率总是导致高产量、高光能利用率。

因此,人们常常把高光合速率说成高光合效率。

现在的绝大多数文献报告的光合速率都是以单位叶面积表示的。

因此,用单位叶面积表示的光合速率和有关参数,例如叶片的叶绿素、光合产物等含量和酶活性等,不仅便于不同文献资料之间的相互比较,而且也便于综合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它们变化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用单位叶鲜重表示各种有关参数是最不可取的做法,因为用这种单位表示的各种参数很容易受叶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涉及不同水分处理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和不可比性就更大。

植物总是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由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在一天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因此,植物光合作用也呈现出日变化规律。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程有两种典型的方式。

一种是单峰型,净光合速率在上午随着太阳光强的增加而升高,中午达到最大值,然后在下午随着太阳光强的减弱而逐步降低。

另一种是双峰型,在净光合速率变化日进程好中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上午的晚一些时候,另一个在下午的晚一些时候,它往往比上午的第一个峰低一些,在这两个峰之间有一个中午的低谷,即所谓的中午降低或“午睡”现象。

对于光合“午睡”现象来说,强太阳光、低空气湿度和低土壤水势可能是主要的环境因子,气孔导度的降低可能是重要的生理因子,而ABA合成的增加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的降低可能是重要的生化因子。

这些因子相互密切联系引起生理和生化的变化。

陈年来等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宝冠”和“新金兰”两个品种西瓜冠层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