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381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文化常识Word下载.doc

富于戏剧性的故事

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

“互见法”

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的特点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类型丰富的特点

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个性较鲜明的特点

语言艺术

司马迁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抛弃了铺张排比,形成淳朴简洁、疏宕从容、变化多端、通俗流畅的散文风格。

《史记》中极少用骈俪句法,文句看起来似乎是不太经意的,偶尔甚至有些语病,却很有韵致、很有生气。

因为司马迁在叙述中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小说的体裁和叙事方式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

《史记》的故事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史记》的纪传体对后代传记文学影响深远

在史传以外的散文方面,《史记》的影响日益增长

“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共一百篇,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录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的史事。

其中写得最好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四书:

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

指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易》:

周易的简称,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礼、乐、射、御、书、数。

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田文、楚春申君黄歇、赵平原君赵胜和魏信陵君无忌。

合纵:

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

连横:

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

(张仪)

刀笔吏:

主办文案的官吏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叫牺牲

血食:

享受祭祀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字任好)和楚庄王

三代:

夏商周

三晋:

韩魏赵

秦汉以前以右为上。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注释中的一种说法)三皇:

天皇地皇泰皇五帝之前的三个帝王

古代乐律为五声”:

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

2.史记中的成语或典故

1.彬彬有礼:

彬彬:

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2.一饭三吐哺:

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

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3.平易近人: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4.约法三章: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5.运筹帷幄:

筹:

计谋、谋划;

帷幄:

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6.暗度陈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8.对簿公堂:

簿:

文状、起诉书之类;

对簿:

受审问;

公堂:

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9.韦编三绝:

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三:

概数,表示多次;

绝:

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读《易》,韦编三绝。

10.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11、破釜沉舟: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只要我们有~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12、劳苦功高: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劳苦功高如此。

13、作壁上观:

壁:

壁垒。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14、一日千里: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

后比喻进展极快。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

至其衰老,驽马先之。

15、一言半辞: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同“一言半语”。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6、虚左以待:

虚:

空着;

左:

古时以左为尊;

待:

等待。

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17、逐鹿中原:

逐:

追赶;

鹿:

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8、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

“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19、博闻强记:

闻:

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0、随波逐流:

追随。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3.史记中的名句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项羽本纪)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将军传)

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高祖本纪)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少卿书)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淮阴侯列传)

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

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10.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史记。

魏公子列传》

4.练习

1.下列成语不是全部出自于《史记》的一项是()

A.一家之言约法三章运筹帷幄破釜沉舟守株待兔

B.作壁上观衣锦还乡怒发冲冠沐猴而冠刎颈之交

C.对簿公堂背水一战韦编三绝图穷匕见胯下之辱

D.安堵如故画地为牢博闻强志四面楚歌多多益善

2.下面《史记》中司马迁人物评论的对象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

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李广

C.语曰: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蔺相如

D.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

3.下面对《史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尤其在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B.《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

C.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D.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

《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4.《史记》选读名句填空

(1)一沐三捉发,。

《鲁周公世家》

(2)大风起兮云飞扬,,。

(3)其身正,,其身不正,。

(4)桃李不言,。

(5)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6)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

(7)高山仰止,。

(8),,上服度则六亲固。

(9)方正之不容也,故。

离骚者,。

(10)人穷则反本,,未尝不呼天也;

,未尝不呼父母也。

(11),,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

(1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13)推此志也,。

(1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15)上联:

,,,。

下联: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此鸟不飞则已,;

不鸣则已,。

(1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8)陷之死地而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