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12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1)及某地区气候资料图

(2),回答1~3题。

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②     D.③②①

2.我国H地形区在③所示的产业结构的经济带中,且该地形区的主要气候与图

(2)所示,则H地形区所在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多地质灾害           B.经济基础薄弱

C.交通不畅              D.政策失误

3.有关H地形区所在地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多地质灾害

B.本区矿产和能源丰富,有“江南煤海”

C.本区有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

D.加强资源和能源开发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读下图回答4~6题。

4.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图,a、b、c表示气压值,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①④点。

B.①②③④点中表示高空的是②③点

C.若①②③④点形成热力环流圈,则气流方向为③→②→④→①

D.①③③④点中,气温最高的点为②点

5.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等太阳高度线,则a=0°,b=30°,C=60°,P=20°,S,N=20°W,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上海夕阳西下

B.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C.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种植业的忙碌季节

D.摩尔曼斯克有可能出现极夜现象

6.如上题所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点自转线速度大于②点

B.①、③点位于大陆上

C.6月22日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为①>③

D.④处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东北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步伐相对滞后,面临衰落局面。

2003年8月,党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举措。

读后回答7~9题。

7.东北振兴的有利条件有(  )

A.原有基础好,是我国第二个重要工业基地

B.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C.铁路网稠密,交通发达

D.工业污染少,环境优美

8.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浙江温州市乡镇企业区相比较,其明显的特点是(  )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生产过程集中  ④资本高度集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区工业崛起的共同因素有(  )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  ③丰富的人力资源  ④广阔的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而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回答10~12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此次淮河特大涝灾的主因是2003年夏季风异常偏强  ②此次淮河流域降水属气旋雨  ③淮河以北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  ④此时日本自卫舰队自伊拉克撤离经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有关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03年控制我国南方的副高势力增强,持续时间长  ②北方南下冷气团偏强  ③台风数量偏少  ④梅雨期偏短  ⑤人为污染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这次淮河流域的暴雨还在一些山区诱发了泥石流、滑坡,这说明(  )

①暴雨与泥石流、滑坡间有必然联系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暴雨是诱发泥石流、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暴雨与泥石流发生的时间相同纯属巧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和对人民的控制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措施。

请回答13~15题。

13.秦朝掌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廷尉

14.关于两汉刺史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作为监察区  ②两汉实行刺史制度主要是为了监视人民  ③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④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明朝的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央的监察机关有御史台、六科给事中、厂卫特务机构;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

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明朝非常注意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B.人民对封建统治的反抗日趋激烈

C.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构成了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请回答13~16题。

16.近代英国和俄国侵华的要求不同,英国重在打开中国市场,而俄国重在割占中国领土。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与中国相距遥远,俄国则与中国接壤

B.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C.英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俄国则农奴制残余浓厚

D.英国已在亚洲拥有印度殖民地,俄国则在远东尚无出海口

17.百日维新时颁布的诏令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光绪帝从战略角度考虑,暂缓实行

B.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

C.光绪帝依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D.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还发展不充分

18.重庆谈判陷入僵局时,有人以“日本投降原因”作谜面,要求答一中国古代人名,共产党代表答“苏武”(意指苏联出兵东北),国民党代表答“屈原”(意指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原因是“苏武”

B.主要原因是“屈原”

C.“苏武”和“屈原”都不属于主要原因

D.“苏武”和“屈原”都属于主要原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回答19~21题。

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20.首次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21.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诞生,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①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理论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的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③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④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

回答22~24题。

22.下列说法与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历史状况不符的是(  )

A.法国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

B.法国资产阶级同人民结成了同盟

C.法国资产阶级即属于被统治阶级,又属于剥削阶级

D.法国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矛盾有:

农民同地主的矛盾;工人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的矛盾;工人城市平民同封建压迫的矛盾

23.关于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B.都有统一的领导和力量

C.独立后资本主义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D.革命力量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曲折道路才取得胜利

24.启蒙思想运动的新高潮出现在法国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更加腐朽

C.法国没有天主教会的束缚

D.法国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

2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描写的是初夏的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盛夏荷的风貌。

这表明(  )

A.要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C.要在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的特殊性

D.初夏的荷和盛夏的荷都是荷,要把握荷花的普遍性

26.我国的国土面积,人们总会脱口而出——960万平方公里,殊不知,我国还拥有38万多平方公里的内海以及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其中200米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40多万平方公里。

在陆地上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蓝色国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开发海洋资源。

这表明:

(  )

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表现出来

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

把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实行东西互动,形成地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据此回答27~28题。

27.把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东西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它所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D.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8.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原因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

B.工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C.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特别是重工业能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

D.在我国的三大产业中工业基础薄弱,整体素质不高

2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已经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这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所依据的哲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B.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存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0.年满18岁的私营企业家只要承认党的章程和纲领,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说明(  )

A.我党善于创造规律,与时俱进

B.我党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C.我党的性质随着客观国情的变化而变化

D.我党保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31.国家增发国债以拉动经济增长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有(  )

A.党和政府具有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

B.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主要职能

32.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谈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通过抗击SARS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