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本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的能力。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
印巴分治。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讲授新: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
194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分析美苏对峙的原因。
“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
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
190年6月2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
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
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二、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
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
19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1、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
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
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事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
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
这一事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
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
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
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3、80年代的美苏关系,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
198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
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第1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
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
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各有攻守。
它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
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
回忆提问: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历史原因:
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
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
有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外部原因:
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导致了两极力量的对比失调,曾经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
)。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今世界的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当今的世界格局可以类比成一个五角形,不过其中的一角要胜于其他角,因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目前,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是本的重点和难点。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
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
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引导学生阅读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原因何在?
第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
第二,冷战后,世界大国彼此之间关系,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
第三,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
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主旨仍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美国的霸权野心还不断膨胀,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确立“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并不时大肆动用武力和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
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
从这一角度上看,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