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2011-2013年广东高考-(生物)含真题+答案+对比解析(清晰完整版)Word下载.doc
《近三年高考2011-2013年广东高考-(生物)含真题+答案+对比解析(清晰完整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三年高考2011-2013年广东高考-(生物)含真题+答案+对比解析(清晰完整版)Word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几乎所有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都是蛋白质和磷脂。
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是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内合成,故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故B错误;
纤维素是多糖,起单体是葡萄糖,故C正确;
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的,故D错误。
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荚膜多糖
③
DNA
R型、S型
④
DNA(经DNA酶处理)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①、②组:
R+S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R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③组:
R+S型菌的DNA,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说明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④组:
用DNA酶将DNA水解,结果只长出R型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一个反面说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故C正确。
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
【答案】A
【解析】草莓植株分生区的细胞含病毒的量比较少,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脱毒幼苗。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吗,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
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st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3.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②核移植③体外受精④体细胞克隆⑤胚胎移植
A.①③B.①④C.②⑤D.③⑤
D。
人工将供体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然后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移植入受体,从而生产出各种动物。
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3、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
乙
++
甲、乙混合
注:
“+”显色,“++”显色更深;
“-”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答案】D
【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
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
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解析】该题目属于蛋白质工程,已经获得该目的基因片段,不需要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故A错误,是需要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但这不是第一步,故B错误;
蛋白质工程的第一步是根据蛋白质的功能,设计P1氨基酸序列,从而推出其基因序列,故C正确;
该基因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而目的多肽是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所以必需对其改造,保持其抗菌性强,抑制其溶血性,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属于中等偏上难度题.
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C
A.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故A错。
B项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
D项小脑司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
起跑反射涉及到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故C正确。
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答案】C
【解析】由于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布,所以A错;
土壤中动物的中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这些无主次之分,所以B错;
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所以D错。
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题目中的信息,去顶芽是抑制主根的生长,故A错误;
实验没有信息可以证明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故B错误;
实验没有信息可以证明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故C错误;
根据正常植株与去顶芽但施以外源生长素后,二者主根长度相当,可以说明外源生长素能代替顶芽促进主根生长,故D正确。
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D
D项考查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度越快,故D错误。
A正确,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是生理盐水,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能清楚的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
这使得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简化了操作。
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答案】B
【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所以A错;
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所以C错;
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答案】A
【解析】犹豫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但鱼a、鱼b为两种土著鱼减少,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
土著鱼在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
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正确;
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
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B
A错误,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
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II-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
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
D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
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D
【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故A错误;
透明带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故B正确;
由图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央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故C错误;
根据图中信息,该数据说明了酶的高效性,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的相关实验内容,属于容易题。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
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B
24、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