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721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生物解析版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学年下学期第一模块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验证()

A.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F2遗传因子组成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本质)。

【详解】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A正确。

故选A。

2.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堆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

1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

3

D.含A基因的雌配子:

含a基因的雄配子=1: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据此可知,杂合子(Aa)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A∶a=1∶1)和雄配子(A∶a=1∶1),但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该植物群体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

【详解】A、由分析可知,雌配子比雄配子的数量要少很多,A错误;

B、对于自然界种群来讲,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B正确;

C、雌配子雄配子无比例,雄配子的数量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C错误;

D、含A基因的雄配子∶含a基因的雄配子=1∶1,D错误。

故选B。

3.已知小麦的抗锈病对易感锈病为显性。

现有一些抗锈病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与纯合抗锈病小麦杂交B.与纯合易感锈病小麦测交

C.与杂合抗锈病小麦杂交D.自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麦的花为两性花,即同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

因此,要确定这些抗锈病的小麦种子是否纯种,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详解】A、与纯合抗锈病小麦杂交,后代一定均为抗锈病小麦,无法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种,A错误;

B、与纯合易感锈病小麦测交,后代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是杂合子,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代是纯合子。

测交可以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种,但进行测交时需要准备易染锈病小麦且需要进行人工授粉,而小麦自然状态下倾向于自花传粉,测交比自交复杂,B错误;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杂交,若小麦是纯种,则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若小麦为杂种,则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后代的表现型判断该小麦是否为纯种,但这种方法相对于自交来说要复杂,不是最简单的方法,C错误;

D、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

自交时,后代若产生性状分离,则说明亲代为杂合子,后代若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4.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B.e与EC.b与bD.D与D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详解】A、A与b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B、e与E属于等位基因,B正确;

C、b与b属于相同基因,C错误;

D、D与D属于相同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睛】

5.下图是同种生物的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个体杂交可得到2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子代()

A.图①、图④B.图③、图④C.图②、图③D.图①、图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后代出现4种表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两种表现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也产生两种表现型;后代出现6种基因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两种基因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三种基因型。

识图分析可知,图1能产生4种配子,图2能产生2种配子,图3能产生2种配子,图4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详解】A、图①和图④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2=4种基因型,A错误;

B、图③和图④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1=1种表现型、2×1=2种基因型,B错误;

C、图②和图③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2=4种基因型,C错误;

D、图①和图②所示生物杂交即AaBb×AABb,后代出现1×2=2种表现型、2×3=6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D。

6.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10粒种子,有9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

第10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A.9/10B.1/4C.1/2D.3/4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每一粒种子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与其它种子无关,所以应是3/4开红花,1/4开白花。

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遗传和变异

C.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实现了融合,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即A正确。

故选A。

【点睛】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亲子代个体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有关某二倍体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有丝分裂分裂的中期

B.图②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图①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A错误;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内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9.受精作用过程中不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细胞融合

C.基因的表达D.DNA的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详解】A、受精作用过程中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属于细胞融合,B正确;

C、受精作用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表达,如一些酶的作用,C正确;

D、受精作用过程不发生细胞分裂,所以没有DNA的复制,D错误。

故选D。

10.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A.80、80、40、40B.40、40、20、20

C.40、80、40、20D.80、80、40、2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卵巢里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

所谓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受精卵及体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指的是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

【详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卵母细胞内,导致次级卵母细胞核内DNA含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姐妹染色体平分到两个细胞内,导致卵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再次减半;根据题意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故含有的核DNA数也是40,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80、80、40、20,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理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1.父母的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孩子。

从根本上说,其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

发生在什么时期?

()

A.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

【详解】父母的染色体组成均正常,即母亲是XX,父亲是XY,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孩子,必定是含X的卵细胞和含Y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而来的,而YY精子的形成必定是父亲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造成的。

即B正确。

故选B。

【点睛】

12.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

下列有道理的指导应是()

A.不要生育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C.建议生男孩D.建议生女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

1.人群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一倍,前者病情常较轻;2.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名是该病患者;3.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4.女性患者(杂合子)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是该病的患者;5.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详解】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的男子,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致病基因会随X染色体传给女儿,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因此不会传给儿子,故建议生男孩,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