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6807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Word格式.docx

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交通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要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

2、关于交通安全,你们都了解哪些知识?

二、确定研究内容

1、谈话: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可以知道,大家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并知道了许多交通违规行为对于我们人身安全的危害。

但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呢?

现在我们用心想想自己经常违反哪些交通规则。

2、学生交流,并汇总。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可以知道我们违反最多的交通规则便是过马路不能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来做。

3、引入研究主题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班里的同学在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一条交通规则,全国各大、小城市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十字路口,行人冒着生命危险在车流中“穿越横行”,这形成了一个全世界较为独特的景观“中国式过马路”,引发大家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那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我们那些思考?

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吧。

三、研究准备

1、引发研究问题

关于将要研究的“中国式过马路”,你想提什么问题或者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说说面对“中国式过马路”你能做些什么?

2、学生发言

3、梳理研究内容

刚才同学们围绕“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到底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等,还有不少同学说自己要抵制这样的坏习惯,要呼吁更多的人遵守交规。

所有的这些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四、制定研究方案

1、回顾制定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份研究方案要包括哪些内容?

(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分工、时间安排……)

2、结合P4的研究方案表格,小组内进行方案制定。

3、集体交流方案制定情况。

1)指名展示(实物投影)

2)其余小组进行点评

(1)肯定哪些好的方面;

(2)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3)适时对学生制定方案情况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自学P5内容,在家长指导下学会上网查找资料;

在网络上查找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以及“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有哪些。

2、实地观察在父母的陪同下,在离家近的一个十字路口找一位交警叔叔了解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并按照P6的观察计划观察行人和骑自行车、摩托车的人是如何过马路的。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工整理学生实地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能进行实地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后,我们布置了实践活动作业,这节课我们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学会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1、上网查找资料

1)小组交流,组长整理本组网上查找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2)集体交流

A、首先整理我们共在网上获取了哪些方面的资料;

B、交流共性的资料,比对在收集时又有哪些资料是共性的,哪些资料属于个性的,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C、对查阅的资料情况进行相机总结。

3)交流上网查找资料遇到的困难

2、整理观察所得

1)汇总观察到的现象完成P7交流汇总表

以某个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为准,定为现象1,现象2……然后再对在其它十字路口发现的现象进行汇总。

2)通过交流汇总你发现了什么?

三、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我们上网查阅以及实地观察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以及这种现象在我县的实际状况,为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我县人民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我们就需要对周围的人进行一个调查,要对许多人进行调查,那就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计调查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

2、学习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

1)自学P9“方法引导”

2)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什么,并设计基本问题;

3)全班确定调查的问题并确定问题顺序;

4)写出调查问卷,并在校打印部进行复印。

四、布置调查任务

利用放学其间,对部分家长朋友进行调查,要注意有礼貌,并及时收回调查问卷。

第三课时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并整理出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编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

同学们,经过我们上网查询,实地观察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已经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手头的资料,重点归纳这一现象的成因。

二、调查问卷分析

1)首先我们先对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基本的分析

2)统计:

统计每个问题中各项选择的人数有多少;

3)分析:

通过每题中的各选项的人数,我们可以更为清晰了解中国式过马路行成的原因。

集体交流,并把调查结果记录在P9下面。

三、归纳成因

1、小组讨论形成这一现象的成因。

2、集体交流并记录

四、编写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以及危害,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的危害,一起文明过马路,所以我们就要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让全校同学行动起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编写一份倡议书。

2、编写倡议书的基本格式

标题.先在文章的正中央写“……倡议书”

称呼.可以写“亲爱的同学们” 

正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写明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发出什么倡议,倡议有哪些作用、意义。

第二部分写倡议的内容。

倡议书的发出旨在引起广泛响应,只有交待清楚举行次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信服并自觉地行动。

  

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

落款。

在右下方署名发出倡议的集体或倡议者的姓名,另起一行署上发出倡议的时间。

例:

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你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请全体同学过马路务必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隧道或走斑马线。

或许大家很赶时间,只为少走几步路节约几分钟,但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辆,即便你可以保证自己做到足够的快捷,避开一切车辆闯关成功,但你是否能够保证每一个司机都精力充沛、不打瞌睡吗?

可能因为有障碍物遮挡,司机没有及时发现你,这个时候,你就相当于把生死大权交给了别人,你能指望别人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你吗?

为此,我们发出安全过马路的倡议,请全体同学过马路务必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隧道或走斑马线,拒绝“凑够一撮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

对不文明行为自觉抵制,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亲戚朋友自觉规范日常交通行为,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争当文明守纪的小学生。

文明礼让从我做起,文明校园你我共建!

为了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请文明出行!

3、在下周一国旗下讲话时由班长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第四课时

本单元的总结与反思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本节课我们将回顾所经历的研究过程,对学习过程性资料进行展示,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进行一个评价。

二、汇报展示

1、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再次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讲授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

2)谈谈自己在十字路口观察到现象,以及当初的感受;

2、集体交流

各小组推选人员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

三、评价与反思

1、了解评价内容

自我阅读——指名交流

2、自我评价

3、同学评价

4、教师评价

四、总结

同学们,经过一单元的研究,我们增长了知识,了解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成因;

我们提升了技能,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和编写倡议书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和实地观察了。

希望这些提升能伴随大家走进下一单元的学习。

第五课时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革,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习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情况。

学习难点:

计算机发展4个时代的划分情况。

教学准备:

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视频资料;

电子元件实物、不同外形的微型计算机实物、视频资料;

任务等。

1.布置课前任务(为该课做准备)

教师:

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书上第一课探究活动的任务

学生:

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表

2.引入课题

检查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

倾听、思考

小结任务的完成情况,补充演示同学们所没有收集到的,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

提问:

刚才大家所看到的生活中的计算机,和大家在探究活动中所遇到的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

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

思考、讨论,发挥想象力,并试着回答问题

引入课题

板书:

计算机的种类及发展

3.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4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注:

意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分类情况,有一个总体的初步了解)。

看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教师补充讲解

按板书的流程,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倾听、提问。

5.学生自查、小结所学知识

请同学们自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检查自己探究活动任务的完成情况。

检查、订正、互相交流。

小结、评价

6.结束

第六课时

信息技术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

情感目标:

遵守公用机房的要求,不要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和文件夹,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文件及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难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操作、多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1.抛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课题教师:

提出任务,请同学们试一试将本机C盘上名为“壁纸”的文件夹,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并改名为“我的墙纸”。

通过看书或相互讨论,尝试完成操作。

观察、评价、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引出课题

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2.自主探索、倾听讲解学习新知

①通过看书、听讲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改名

评价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示范,让该生说说他的操作过程及理由。

不足之处由教师引导、补充部分

按老师要求进行示范并说明理由,其余学生倾听、观察、提问。

观察、引导、评价(指出操作中可以采用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如:

菜单、快捷键、右键等)演示:

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②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删除教师: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文件夹中“我的墙纸”中的不喜欢的图案文件删除掉,并增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文件。

按要求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完成操作。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布置任务,完成书上的探究活动。

按要求完成任务。

观察、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下次讲评做好记录。

4.本课小结:

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

特别指出:

“移动”和复制操作的区别。

③学习“回收站”教师:

请同学们通过看书、操作,学习“回收站的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