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67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精选提分练含最新模拟题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四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整洁完整。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7·石家庄二模,24)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

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  )

A.社会功能逐渐减弱B.政治功能趋向增强

C.主体呈平民化趋势D.始终坚持儒学主导

2.(2018·山西五校联考)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

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

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

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

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

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

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

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

3.(2017·长沙高三期末,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

这主要表明当时(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

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

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

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

4.(2018·石家庄一模,27)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

相对于明代,清代(  )

区分

前三代无任

何功名者

前三代有生

员功名者

前三代有高于

生员功名者

明代进士总数

47.5%

2.3%

50.2%

清代进士总数

19.1%

18.1%

62.8%

A.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

C.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

5.(2018·桂林高三模拟,27)明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

栽桑以四年起科。

不种桑,出绢一匹。

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明太祖这一规定客观上(  )

A.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

B.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

C.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

D.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

6.(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一,26)明朝许孚远在《疏通海禁疏》中指出:

“守汛兵众数千,年费粮赏五万八千有奇,内二万则取足于商税,若奉禁无征,军需缺乏,势必重敛于民,民穷财尽,势难取给。

”这表明(  )

A.明朝商税收入成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

B.明朝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C.明朝军费开支巨大造成财政入不敷出

D.国家征收商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7.(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26)明代大学士徐阶说:

“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

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

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B.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8.(2017·商洛二模,24)古代中国的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导致其历史趋势是在冲突中(  )

A.版图扩张B.间歇互动

C.走向融合D.相互对峙

9.(2017·郑州三模,26)王阳明曾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清代大儒李绂认为“圣人之学在于躬行心得,学必躬行而后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李绂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说

B.两人都无限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

C.两者都是理学走向僵化的表现

D.反映了思想文化的“逃世”趋向

10.(2017·达州二模,27)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其主要用意在于(  )

A.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

B.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

C.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

D.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11.(2017·太原三模,26)“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12.(2017·常德二模,29)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钗为弁,文武双全。

这反映出(  )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成了男女平等

13.(2017·三明二模,27)《启祯野乘·徐文定传》中载:

“(徐光启)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

”这表明徐光启(  )

A.强调精耕细作B.主张发展水利事业

C.重视经世致用D.致力于西学东渐

14.(2017·德州高三期末,5)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兆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

又如“众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

这些说法(  )

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

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

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

15.(2017·天门、仙桃、潜江高三期末,2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指整个中华民族

B.“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

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D.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态

16.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应该是(  )

A.王守仁B.李贽

C.顾炎武D.王夫之

17.清代学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位学者比较接近(  )

A.朱熹B.陆九渊

C.李贽D.顾炎武

18.(2017·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4)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站在顾炎武的角度来看,下列不属于“亡天下”的是(  )

A.秦国统一六国B.满清入关

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19.(2017·佛山高二第一学期期末,3)黄宗羲说:

“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

”赵翼说:

“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

”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

A.改革科举制度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20.(2017·雅安三模,25)李贽在被捕后接受讯问时说:

“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

”与此思想精神类似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打倒孔家店!

C.“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D.“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1.(2017·云南二模,27)张集馨,清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

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

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

此事例反映了在清朝(  )

A.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

B.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

C.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

D.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

22.(2017·韶关二模,27)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

这反映了(  )

A.佃农身份地位提高B.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C.佃农风险意识增强D.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23.(2017·天津红桥二模,3)下图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

A.对外开放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

24.(2017·佛山二模,27)清初,思想家唐甄说:

“人之情,孰无所欲!

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

”陈确说:

“真正无欲者,除是死人”,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

费密说: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

”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

A.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

B.理性地把握人欲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C.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D.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构建新思想

25.(2018·湖南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26)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

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

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2018·黄冈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

……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

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宰相)为重。

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繄宰臣是系。

其贤邪忠佞,清正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零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臣备员(谦称,即凑数)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卷五零一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1)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变迁过程。

(1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叶向高评论内阁的观点。

(8分)

 

27.(2018·成都一模,21)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